首页 > 穿越架空> 带着警花闯三国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145节

蔡琰沒想到刘欣一见到她,却问出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題,虽然觉得有些奇怪,还是笑着说道:“王允我当然认识了,他和我爹原先同为东观侍郎。”

刘欣点点头,又问道:“东观侍郎是做什么的。”

蔡琰捂着嘴笑道:“难怪姐姐常说你不学无术,连东观侍郎是什么官职都不知道,东观是皇上收藏典籍的地方,东观侍郎的职责就是帮皇上整理典籍。”

刘欣这下明白了,原來蔡邕和王允都曾经是国家图书馆的高级研究员啊,现在两个人早已经分道扬镳,蔡邕在荆州做了受人敬重的书院院正,而王允更厉害,他先是做了豫州刺史,现在又担任尚书右丞,以后还会升任司徒,那可是位列三公了,沒想到蔡邕和王允还是老同事,蔡邕无论才学还是名气都要远远大于王允,想必当时在东观,蔡邕始终都要压着王允一头,难怪王允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蔡邕这个老同事痛下杀手,蔡琰见刘欣沉默不语,推了推他问道:“老公,你怎么想起來问这些啊。”

刘欣回过神來,笑着说道:“我只是随便问问,你们家和王允家是不是很熟。”

蔡琰的思绪不由回到了童年,她从小聪颖好学,父亲经常带她参加各种文人聚会,王允在洛阳的府邸也是他们聚会地点之一,王允也是洛阳的士族世家,蓄养了许多歌伎舞姬,每次聚会这些年轻漂亮的女人便会出來伴歌伴舞,那时候,蔡琰年纪还很小,但她对艺术天生有一种敏锐的感觉,不仅音律,对歌舞也非常有兴趣,经常跟在后面唱唱跳跳,在蔡邕一家被流放前的那段童年时光,蔡琰的生活绝对是非常幸福,想到这里,她的脸上不禁露出淡淡的笑容,刘欣看着她的脸上泛起的阵阵红晕,问道:“想到了什么,这么开心。”

蔡琰羞涩地说道:“沒什么啦,就是小时候的一些事情,那时候我也常到王大人家去玩,王大人家有许多女孩子唱歌跳舞,那时候我玩得好开心啊。”

刘欣心头一亮,王允果然喜欢蓄养舞姬,随口问道:“那这些舞姬里面有一个叫貂婵的,你可认识。”

蔡琰两眼瞪得大大的,嘴角浮出一丝坏笑,说道:“老公,你快如实交代,你是怎么知道有个人叫貂婵的,难怪姐姐总说你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刘欣摸了摸头,这还真沒法和她解释,只得板起脸说道:“那你就别管了,你只告诉我有沒有这个人。”

蔡琰看他变了脸色,小嘴一嘟,气呼呼地说道:“当然有啦,我最后一次去王家,还是随父亲刚刚流放结束,回到洛阳,那时候王大人也刚刚从谯县回乡过春节,他那一天请了好多客人,还有许多大人的家眷也在他府上做客,王大人就将我一家也请了过去,还请我在内宅为他们弹琴助兴,就是那一次,我见到一个叫貂婵的小女孩,大约十岁左右年纪,听说两岁的时候就被卖到了王大人府上,一直在他们家里学习歌舞,你怎么想起问她來了,不过,当时她虽然年纪还小,却掩不住天生丽质,现在五年过去了,应该出落成一个大美人了吧,要不要我写封信给王大人,将她讨了过來。”

刘欣听到她的话里酸溜溜的,不觉又好气又好笑,说道:“你别胡思乱想的,平时多散散步,不要老是坐在哪里不动,免得过几个月又像上次那样叫人担心。”

蔡琰俏脸一红:“不要你管。”

嘴上虽然如此说,蔡琰的心里却泛着丝丝甜蜜,就在刘欣转身的一刹那,蔡琰冲着他的背影一吐舌头,狡黠地一笑,就在这几天,京城里不断有消息传过來,先是何进召各镇精兵进京勤王,事机不密,反为张让等人设计斩杀,后來袁绍、袁术、曹操又率军杀入皇宫,将宦官几乎诛杀干净,刘辩和刘协全都走失,结果半路上遇到了凉州牧董卓,刘欣到这时才知道,不是何进的檄文还沒有发出,而是人家压根儿就不想发檄文给他,他这段时间做的准备都成了无用功,沒过多久,董卓提出废刘辩,立刘协,与并州牧丁原发生火并,丁原的义子被董卓收买,杀死丁原,转投董卓,董卓再提废立之事,一直闹到九月,他终于掌握了朝廷大权,废了刘辩,改封他为弘农王,奉陈留王为帝,听说京城大乱,沮授、田丰又动开了脑筋,先帝给刘欣的遗诏是让他辅佐刘辩,现在刘辩已经不是皇帝了,看样子金甲神人说的事又有了希望,一起劝刘欣起兵讨伐刘协和董卓,刘欣明白,刘协不过是董卓手里握的一枚棋子,其实他是无辜的,而刘辩母子不久就会被董卓谋害,想起刘宏在世的时候对自己不薄,现在眼看着他的老婆孩子受了欺压,马上就要性命不保,刘欣心中有些不忍,对沮授、田丰说道:“公与、元皓,先帝遗诏让我辅佐新帝,谁知新帝已经被董卓这个恶贼废了,刘某觉得有愧先帝重托,你们看看有沒有什么办法将何太后母子接到襄阳來,我想好好照顾他们的余生,以安愧疚之心。”

第163章 蔡琰的嘱托

沮授、田丰都是聪明人,董卓自封太师,自号“尚父”,剑履上朝,赞拜不名,哪里有半点做臣子的模样,朝廷自此已经名存实亡,刘协这个皇帝只不过是个摆设而已,既然如此,金甲神人说过的请刘欣善待天下百姓这件事,那就更加值得玩味了,但是在刘欣提出的将何太后母子接來襄阳这件事上,沮授、田丰二人却意见相左,田丰觉得董卓已经立了刘协,如果把刘辩这个废帝弄到襄阳,反而会成为累赘,做起事來缚手缚脚,沮授觉得废帝也是帝,将來完全可以在襄阳重竖一杆大旗,与董卓分庭抗礼,这两个人,田丰恨不得刘欣现在就即位称帝讨伐董卓,而沮授却摆不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老路子,刘欣听了他们两个的话,不由得直挠头,干脆板起脸來说道:“我想接他们母子來襄阳,沒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就是想让他们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余生,你们只要帮我想想怎样将他们接來,至于要不要接不是你们应该考虑的。”

刘欣这次要接何太后母子來襄阳确是真心,历史上这对母子死得很惨,何太后在谋害王美人的事件上确实心肠歹毒了些,但刘辩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确实是无辜的,见到刘欣少有的拉下脸來,沮授、田丰沒有感到丝毫难堪,反而心中窃喜,在他们看來,这才是一个将要成为君主的人应有的表现,如果刘欣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一定会痛骂一声,这两个受虐狂,刘欣的话果然起了作用,田丰欠身说道:“回主公,董卓既然将何太后母子软禁在宫中,就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利,主公受先帝重托,一心维护他们母子周全,这便是情义。”

沮授接着说道:“这些年,朝廷能够周转,全赖我荆州按时纳税,如果董卓不肯将何太后母子交出來,从此荆州不再缴纳钱粮,这就是利。”

刘欣点点头,说道:“二位先生好好考虑一下,写一封奏表,只要董卓肯让何太后母子來襄阳,我愿意这个月就将全年税收如数奉上。”

沮授、田丰刚刚离开,蔡邕便來求见,说道:“主公,属下有一事相求。”

刘欣笑道:“丈人不必多礼,你我是一家人,有什么事直说无妨。”

蔡邕一本正经地说道:“上下尊卑,礼不可废,属下想接昭姬母子回家小住,还望主公应允。”

也就在两个月前,卞玉、蔡琰各自产下一子,朱倩又为刘欣生了个女儿,卞玉给儿子取名卞彰,随母姓是刘欣早就答应下的,朱倩对生儿生女现在已经看得淡了,刘欣对她的两个女儿都很疼爱,她也沒有什么好遗憾的,何况她只是个妾的身份,即使生了儿子也是个庶子,还不如生个女儿,而且女儿将來是要嫁人的,随了母姓将來可不太风光,所以她还是坚持给这个小女儿取名刘珊,蔡琰上次生的是个女儿,这次终于生了儿子,她本來沒指望刘欣会答应让这个孩子随母姓,但是,刘欣知道蔡邕的心思,毫不犹豫地让儿子随了母姓,而且亲自给儿子取名蔡懿,刘欣取这个名字有点恶趣味在里面,他已经知道蔡琰本來字昭姬,后來是因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所以现在干脆给儿子取名懿,恶心恶心司马一家,蔡邕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一向是反对女儿无故回到娘家,这一次竟然主动提出來接她母子回家小住,倒令刘欣颇感意外,不过,刘欣很快便想通了,蔡邕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在那个年代算得上老年人了,接蔡琰母子回家小住只是个借口,他想孙子了,对于蔡邕的这个要求,刘欣当然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而且还让蔡琰将四岁的女儿也带了过去,过了两天,沮授已经将解缴到洛阳的钱粮都准备妥当,一共七亿钱,主要是些铜钱、粮食、布帛,将了五百辆大车,对于出使洛阳的人选,刘欣亲自圈定了韩嵩,一方面,韩嵩在士林当中颇的些名望,另一方面,刘欣也知道董卓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他可不放心让沮授、田丰去冒险,韩嵩对洛阳之行不太情愿,对刘欣说道:“回主公,属下此去京城,如果天子有所差遣,则属下从此不能再为主公效力了。”

刘欣不以为然地说道:“你只管去就是了,其它事情以后再说。”

但是刘欣对他的安全也不能不予重视,命令赵云率五百飞虎亲卫护送他进京,考虑到吕布号称三国第一战将,西凉军向來又蛮不讲理,刘欣不敢让人直接将钱粮解往洛阳,免得到时候人财两空,他命令黄忠、许褚率两万人马押送钱粮到颍川一带驻扎,摆出副一手交钱一手交人的架式,等候董卓派人交接,又命令徐晃率部前出南阳,以为接应,刘欣并沒有隐瞒要将何太后母子接來襄阳的事,不仅他手下这些官吏们,就连城里的许多百姓都听说过这件事,何太后作为先帝的皇后,是不可以随便离开皇宫,更何况被一个外臣接到襄阳,但是刘欣在荆州一带声望有如日中天,只要是他做出的决定,大家都理所当然地觉得那就是对的,蔡邕在家中说起这件事,竟然也对刘欣的做法表示赞同,因为他毕竟为官多年,也知道官场有多黑暗,何太后母子现在被软禁宫中,日子过得肯定十分凄惨,听说刘欣要派人去京城接何太后母子,蔡琰动起了脑筋,她悄悄吩咐丫鬟,去将赵云将军请來,赵云正在收拾行装,听说蔡琰相召,匆匆來到蔡邕府上,拱手施礼道:“末将赵云参见主母,不知主母相召,有何吩咐。”

自从与沮授、田丰、徐晃一起听刘欣说了金甲神人的事以后,赵云再不肯称呼刘欣为大哥,人前人后都以主公相称,不管刘欣怎么相劝,赵云只是不改称呼,刘欣也只得作罢,就连马芸也已经习惯了“主母”的称呼,蔡琰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与赵云并不常见面,对这个称谓反倒十分不适,赶紧还礼道:“子龙将军勿需多礼,贱妾请将军前來,有一事相托,这里有一封信,烦请将军到京城之后交与尚书右丞王允王大人,还有些礼物也是送给王大人的,还请将军向王大人讨一个人。”

赵云自从进了蔡府大厅,始终目不斜视,拱手应诺道:“主母吩咐,赵云自当尽力,只是不知主母所讨的是什么人,那王大人肯不肯放。”

蔡琰见赵云对她如此恭敬,不觉好笑,说道:“将军不用这么紧张,贱妾所讨的只是儿时的玩伴,她是王允府上的一名舞姬,我所送的礼物是襄纸和瓷器,见了这些东西,我想王大人断然沒有不允的道理。”

赵云这才明白,她是想用襄纸和瓷器去向王允换一名女子,这件事情自然不会有什么难度,立即答应了下來,刘欣对这次接何太后母子來襄阳的事十分重视,一直将赵云、韩嵩他们送到了十里长亭,千叮咛万嘱咐,这才与他们分别,却说董卓废了刘辩,大权在握,他听了女婿李儒的劝说,为了收买人心,一方面大肆抄沒宦官家产,一方面搜捡名士,将刘宏在位时空缺的官职全部补齐,刘岱、孔伷、张邈等人并非董卓的亲朋故旧,也都得以外放为官,就连逃离洛阳的袁绍,也被任命为渤海太守,京城乱局慢慢平静了下來,然而,好景不长,董卓为人贪财好色,他现在志得意满,渐渐露出本相,开始纵容士兵搜索富豪之家,见财便取,见色便虏,洛阳城中富豪贵戚本來就很多,这些人资财无数,拥娇妻,蓄美妾,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谁知道祸从天降,倾刻间弄了个家破人亡,就连床头的美人儿,也被众军士抢了送入相府,不知生死,董卓每天坐在府中,等士兵们抢掠归來,他便亲自查验,将最好的珍宝送入库房,最美的女妇女送入后宅,其余财帛女子尽数分赏给手下将士,美其名曰“与众同乐”,京城中一时又闹得乌烟瘴气,即使如此,董卓犹嫌不足,又到皇宫中检视那些宫娥彩女,但见姿色可人的,也不管有沒有被刘宏宠幸过,一律送入相府供他取乐,何太后当时年未及三旬,保养得宜,姿容秀丽,董卓见了不觉流涎三尺,竟然也要将她奸淫,李儒再三苦劝,这才打消了他的念头,正在此时,刘辩身边的内侍悄悄送來一首诗“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这首诗是刘辩所作,董卓不怒反喜,说道:“刘辩心怀怨望,如今杀之有名了。”当即命令李儒去杀被软禁在永安宫中的刘辩,李儒进到宫中,取出三样东西,对刘辩说道:“相国立等回报,这三件东西,你自取一样。”

那三件东西分别是,一杯酒,一长白绫,一把短剑,何太后母子以及刘辩的妃子唐娴全都大惊失色,何太后现在早已经沒有了当初毒杀王美人的凶悍模样,瑟瑟发抖,苦苦哀求,倒是唐娴临危不惧,愿代刘辩一死,李儒哈哈大笑,用手指着刘辩说道:“他死了以后,你们难道还想活命吗,你不愿意自己选,那就我替你选吧,來人,用白绫勒死他。”

左右士兵早就不耐烦了,将刘辩按住,用白绫缠住他脖子,死劲一勒,刘辩两眼翻白,双腿乱蹬,只一会儿功夫便沒了气息,何太后与唐姬失声痛哭,想要上前相救,却被士兵们死死捉住,动弹不得,李儒看着这两个女人,一个是帝后,一个是王妃,现在被士兵按着跪在他面前,不由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得意地说道:“你们两个贱人,尽情地哭吧,我马上就送你们上路。”

第164章 瓷器换貂婵

士兵们死死按住何太后的脑袋,用力撬开她的嘴巴,正要将那杯毒酒灌下,却听身后有人大喊:“李大人且慢动手。”

李儒回头看时,却是吕布,诧异道:“我奉相国命令來取他们性命,奉先为何要阻止我。”

吕布拱手说道:“李大人,相国吩咐将他们先行押下,请您去前厅议事。”

來到前厅,只见董卓肥大的身子坐在矮榻之上,正在看着一封书信,见到李儒进來,招了招手说道:“文优,你來得正好,荆州牧刘欣派人送來书信,要接刘辩母子去襄阳。”

李儒接过书信匆匆看了一遍,说道:“他这封书信來得晚了些,刘辩已经死了,不过,何莲和唐娴倒是可以送给他。”

董卓沉吟道:“刘辩死了,只怕刘欣不会再答应将七亿钱粮交给我们,而且他将何莲握在手里,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吕布大声说道:“一个小小的荆州牧,怕他作甚,给我三千兵马,我一定生擒他过來。”

李儒笑道:“奉先勇冠三军,天下莫敌,但是天下诸侯无数,怎么可能杀得尽,这件事需要从长计议,我曾听人说过,刘欣此人贪财好色,何莲、唐娴都美貌非凡,就将她二人送于刘欣,我们再命人散布流言,就说刘欣恣意玷污帝后、王妃,用不了多久,他必为士林所唾弃,至于刘辩已经死了,我们收他一半的钱粮就是了。”

就在董卓、李儒在那里商议的同时,赵云带了数十个亲卫,押了两只箱子,寻到了王允府上,王允听赵云说明來意,又看了蔡琰写的信,踌躇起來,蓄养歌伎舞姬,是王允最大的业余爱好,他家中的歌伎舞姬有一百多人,貂婵自从两岁來到府上,王允便让人教她歌舞,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貂婵不仅歌舞俱佳,而且生得花容月貌,在这些歌伎舞姬中有如鹤立鸡群,如果蔡琰索要的是其他人,王允毫不犹豫便会答应,但是貂婵,他还真有些舍不得,赵云见王允迟疑不决,朝后面挥了挥手,几名亲卫将那两口箱子抬了上來,赵云轻轻打开第一口箱子,王允看得眼前一亮,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一叠叠的襄纸,这么多纸张在洛阳价值何止千万,王允见到这么重的礼物也是吃了一惊,抬头看向赵云,只见他俊逸潇洒,英气逼人,好一个威武的少年将军,他不由动起了脑筋,如今董卓专权,视人命如草芥,朝中方武百官稍有忤逆,便会落个身首异处,王允虽然心胸狭窄,却也是个正直的好官,对于董卓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是,董卓不仅手握重兵,而且他的义子吕布更是武艺高强,无人能敌,王允只好一直隐忍,虽然不知道这个赵云武艺如何,却像个英雄的模样,王允便生了接纳之心,赵云却不知道王允在想些什么,只以为这些襄纸他还看不上眼,于是又将另一只箱盖轻轻打开,阳光从窗户照射进來,落在箱子上,发出刺眼的光芒,王允只以为里面装的是什么金银珠宝,心中不屑,走近一瞧,不由瞪大双眼,说不出话來,过了半晌方才喃喃地问道:“这些是什么做的。”

赵云见他的表情,便知道有戏,于是笑着说道:“这些都是瓷器。”

王允满脸不信地说道:“瓷器,不可能,哪有这么精美的瓷器。”

瓷器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只是那时候的瓷器十分粗陋,到了东汉时期,瓷器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也只是一些青瓷,这只箱子里装的也只是些普通的碗、碟、盘、勺之类的餐具,但都是些白瓷,而且上面还画着许多精美的纹饰,有花卉,有人物,有鸟兽,无不栩栩如生,这些白瓷器自然也是研究院的成果了,刘欣和马芸來到这个时代以后,发现吃饭大多数用的是铜器,偶尔也会用到金银器皿,他们知道,这些器皿中,难免含有一些对人体不利的重金属,所以一直想使用瓷器來作为餐具,但是,当时能找到的瓷器都是一些粗糙的青瓷,刘欣來到荆州以后,组建了研究院,便将研究白瓷的任务交给了工匠,白瓷和青瓷其实只是使用的釉色不同,但要想生产出符合刘欣要求的瓷器,却需要在胎和釉上下很大功夫,经过四年多的不断试验和摸索,研究院终于生产出了好几种不同的瓷器,上面也画了各种纹饰和图案,这些瓷器虽然还达不到“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罄,明如镜”的程度,但在王允眼里,这些瓷器绝对都是世间难得一见的珍品,确实,这些瓷器在外面是见不到一件的,这些都是研究院生产出的样品,还沒有开始批量生产,这一次蔡琰回娘家,刘欣特意让她带上一箱瓷器,送给蔡邕,以表孝心,结果全被蔡琰送到这里來了,赵云见到王允眼睛里的异样神采,知道他已经完全动心了,故意说道:“王大人,如果您对这些还看不眼的话,那末将只好全部带回去,向主母说声有辱使命了。”

王允头也不及抬起,慌忙说道:“将军且慢,这些东西我都收下了,一会我就将貂婵交与将军,到时候还烦将军替我谢谢蔡家小姐,不过,老夫这里还有句话想要问将军。”

首节 上一节 145/7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超级富二代

下一篇:重生大牛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