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回到三国变成蟒

回到三国变成蟒 第114节

“对,此物就是翻车,用于汲取河渠之水。”卞吉肯定的道,周围人也都是理所当然,显然这根本不是稀罕之物。

“我能看出此物的作用,我是问此物为何人所制。”

“哦。”卞吉哦了一声,脸上显出敬佩之色:“大人,发明翻车之人名为马常,大人或许没有听过此名,但是他们的祖师大人却肯定知晓,马家供奉的祖师名为公输班,马常之后人现在青州,机关之学无人不知其威名,对了大人,冯娘子的娘家就是青州马家。”

公输班?林北恍然,这名气太大了,公输班可能知道的不多,但是说起鲁班却肯定无人不知了,公输班就是鲁班,因为他是鲁国人,所以后世一般称为鲁班,这是一位木匠宗师,发明了许多东西,锯子尺子墨斗等都是由这位木匠宗师发明的,连人们日常所用的雨伞也是他弄出来的。

徐庶也在边上言道:“大人,马家的机关之学确实无人能出其左右,据传就算是马家的三岁小童也对机关之学有很深的造诣,当今天子曾征召过马家之人入宫,演示其机关之学,他们削木为鸟,在天上飞了三天三夜都没有落下来,神妙之极,天子称赞马家为天下第一机关大家。”

上一次林北听匠人们说起马家,当时并没有什么感触,现在再听徐庶和卞吉所言,林北心中真的很震惊,怪不得匠人提起马家都佩服得紧呢,原来还有这个缘故,连冯娘子只知晓一鳞半爪他们也不敢轻视,实在是因为马家的名气太大了。

“那这翻车为何时所制?”

“马常为前汉时人,现在翻车已经为庶民所共知,有些手艺的匠人也都能制得出来,这两具翻车却是我西山乡匠人所制。”

原来这个翻车西汉时期都有了?那为什么会称为孔明车?难道是因为孔明兄改良过,又因为蜀汉之地孔明威望极高,所以人们便称之为孔明车,林北表示有些糊涂。

走进翻车,林北看了几眼,才发现这个翻车甚是粗糙,这翻车倒是跟后世的水车一样,也有一个转轮,上面镶木叶子,能随之转动,但是轴心却是一根三丈长的巨木,农夫们踩踏巨木这边,另一边挂着一个大斗,大斗沉在水里,农夫们一踩踏便能把大斗踩起来,大斗里的水便倒流,再由木叶子带动流入水槽中的水向外。

“这种翻车每日能汲水几许?”林北问。

“约五十方。”汉朝已经有计算水量的单位了,也是论方,一方差不多也是一吨。

林北算了算,五十吨真心不多,而且看农夫踩踏的时候需要用上很大的力气,所以肯定是要轮换人的,这样一日不停才能汲水五十吨,效率真心低下。

不过虽然林北觉得不行,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别看翻车的技术水平很低,林北也有点弄不明白,他倒是知道用风力来带动水车或是电力来带动,但是这里没有风也没有电,所以完全白费。

于是林北悻悻然的离开,想着如果有机会,把孔明兄也带来南越,别做什么蜀国的丞相了,木匠其实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林北登上了水坝,朝外望去,外面就是沟渠,先是一条主沟渠,然后分成数条小沟渠,周围就是灌溉的农田,有田有地,其中田里已经变成了绿色,栽种的是水稻,此时才近四月,所以水稻并不高,但是生机勃发,农田间能看到一些农夫在田间劳作,而地里栽的却是青麦,麦苗的栽种时间比水稻要早,已经时已经快近一尺高了,小风吹过,麦浪趴伏,极为醉人。

“开垦了许多农田出来啊。”林北道,涪山外面就是平原,林北一眼望,绿意几乎看不到边,恐怕不下几十里。

“还得多亏了大人。”卞吉笑道。

“哦?这跟我有何干系?”林北疑惑。

“大人,这些田地可都是用长鼻兽犁出来的。”

“真的?”

“当然,学生不敢欺瞒大人,长鼻兽极有伟力,比家牛好用多了。”

原来因为久不下雨,所以地面显得很干燥,而古代用的犁却不是现代的那种独角犁,而是钉耙的造型,这种犁就需要家畜使用极大的力气,但是比力气,牛怎么可能比得过大象,一条牛拉上几百丈就会力竭,而大象却可以拉上数十里,单论效率而言,用大象拉犁比用牛拉犁提高了数十倍,之所以有林北现在看到的无数农田,还真亏了西山乡这十一头大象,所以卞吉才说是林北的功劳。

“长鼻兽都驯服了?对了,那个阿哩呢,他现在何处,是否已经离开了?”

“大人,阿哩并未离开,他现在可是我们西山乡的长鼻倌,管理那十一头长鼻兽,阿哩好几次都说要谢谢大人,说如若不是大人,他也当不了官..”崔兰忍俊不禁的道。

“长鼻倌?也算是官儿吗?”

“手下也有十来人,是专门照料那些长鼻兽的,都归阿哩管辖,所以也可以说是个小吏..”卞吉也笑道:“大人,阿哩此时已经能说一些汉话了,而大人两字说得尤为熟练。”

林北哑然失笑:“看样子阿哩倒是在这里活得挺有滋味,甚好。”

林北一行人绕过水坝,朝外面的农田行去,未到农田,边上就是一大片菜地,种着青瓜,韭菜和大葱之类的蔬菜,这些已经跟后世并无区别了。

林北挑的是没有农夫劳作的农田,田间是有田梗的,不过田梗太小,林北体型却甚大,所以必须得小心翼翼,免得跌入田中把水稻给弄死,爬得甚是费劲,不过林北却很欢喜,因为这就是林北向往的大自然。

南越因为地广人稀,所以很少有这种大范围耕种的情况,现在这里却得用来养育西山乡寨里的万余人吃食,所以耕作面积大得惊人,行走其间,林北心旷神怡。

几只早蛙被声音吓住,卟嗵卟嗵的跃进了田里,林北突然停了下来:“这田里没养鱼?”

林北心说他怎么觉得挺别扭的呢,原来是没有鱼游动时的哗哗声,现代水田里没有不养鱼的,这古代显然没有这个概念。

养鱼啊,必须得养鱼。

第一百四十四章底气十足

回到古代的穿越者应该怎么带领古代人致富?许多书里已经对此事津津乐道,比较高大上的就是造玻璃,玻璃一出,哇,古代人都亮瞎眼了。

如果你穿越成了一个皇帝或是皇子,那么恭喜你,不光玻璃,你还可以开高大上的酒楼,洗浴,可以办银行,甚至可以造火药到别的国家去抢,这些都是疯狂来钱的道,分分秒就是几百万上下,你发了。

不过玻璃怎么造?林北真心不知道,火药倒是能记住点,但是其中的比例林北却记不太住,再说了,林北不怎么想让这个时代提前出现火药,所以压根儿以来,林北一直没有想过,那么高大上的赚钱方式搞不定,就得来点低端的,比如摊煎饼,比如眼前的养鱼。

养鱼在现代其实也很挣钱,尤其是可以养一些观赏用鱼,一条几千几万的,以前双牙山附近就有一家养鱼专业户,承包了近百亩鱼田,养的不知道是从泰国还是老挝的一种泥鳅品种,这种泥鳅一条比普通泥鳅大三到四倍,价格也是如此,火得不得了,在全国都有买家,就这么一家养鱼场,一年能创造产值近两千万,林北去过一次,那泥鳅的味道真的很棒,吃起来嫩得很,就是太贵了,林北都不能常去。

所以说,养鱼其实也是很有前途的,当然,稻田养鱼的规模一般并不大,稻田嘛,主要还是种水稻,不过养鱼就是属于额外收入了,一块水田,一年养鱼怎么着也得百来斤吧,过年的时候捞起来当作年货,那么这个年也能过得美滋滋的。

不过首先,林北得弄清楚这些古代人吃不吃鱼,林北记得某本书里好像说过,古代人其实并不怎么吃河鱼的,一是河鱼多刺,这要是喉咙里进了刺,有时候感染了就会死掉,二是河鱼很腥,需要用盐袪除腥味,但是盐在古代却是属于价格很高的一种食物,所以平民几乎不怎么吃鱼。

听到林北问话,卞吉等人都摇头,表示没有养鱼,看样子古代确实没有在水田里养鱼的概念。

“你们吃鱼吗?”林北问,先把这个事情搞清楚再说,如果古代真都不吃鱼,那么养出来还得推广,太累了。

这下卞吉等人都点头,崔兰道:“大人,我们也吃鱼的,鲤鱼极为味美,以前春水河涨水之时,能抓住金黄的鲤鱼,有一年甚至抓到了一条鱼妖,比人都长,我们用大火给烧死了,现在春水河断流,鱼也很少有了。”

呃,那不是鱼妖好不好,林北对他们无语了,难道是因为林北这个‘妖物’的出现,所以让他们下意识间就把体型大一点的野生动物都当成妖?这个习惯得改好吧。

首节 上一节 114/4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者公敌

下一篇:我老婆是花木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