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回到三国变成蟒

回到三国变成蟒 第303节

一年后,不管大蛮子让不让交趾,林北都得逼大蛮子让出来,他都想好了,如果大蛮子不让,那他就跑到蛮城去蹲守,天天骚扰蛮城,蛮城紧邻汉江,林北的优势简直无人可及。

“别想在水里或是水边跟本神作战。”林北得意洋洋的道,在这点上,林北太具自信了。

船队在路过海牛岛的时候,林北让船停了一下。

海牛又聚在了那个岛上的沙滩,在晒着温暖的太阳,林北没有让船靠近,而是偷偷的潜进了海里,围着海牛岛游了一圈,他是想找那条神秘的大鱼,不过最终还是没有发现它的踪迹,或许这条大鱼已经离开海牛岛了。

有些失望的林北回到船上,船队重新启航,很顺利的回到了望海城,不过林北一见站在码头的安忠直,林北顿时就头大了,这个家伙怎么阴魂不散。就不能让他有点独立的空间么?

“大人,你可回来了。”安忠直很幽怨的道,他也不想来自找没趣儿,但是却没办法啊,许多事情都需要林北这个首领拿主意。

“安忠直,我现在看着你我就头大。”林北直言道。

安忠直只能无语...

林北上了码头:“说吧。啥事儿,还是月例一事?”

“那个稍后再言,是新抓回来的黄巾和庶民一事。”

“他们怎么了?难道在闹事儿?”

“大人,他们有许多人的家眷都在蛮城,虽未闹事,却人心浮动,尤其是那些黄巾军,虽然有我方军士看管,不过他们数量甚众。颇为吃力。”

这次抓回来的八千黄巾可不像合浦县那些,这些黄巾如今已多在蛮城娶妻生子,华夏人对家人都是相当看重的,如今分隔两地,人心不浮动才怪呢,那些庶民也是如此,这次来的庶民有一万,也大都是蛮城的青壮。这些人也多已娶妻生子,家中有父母孩子。

“那怎么办?难道还能放他们回去?”

“由大人决定。小人不敢多言。”安忠直垂眼低眉。

“安忠直,你是要疯啊,快说,有什么办法。”

安忠直撞天叫起屈来:“大人,小人是真不知道办法..”

崔巍兰在边上听着呢,听到这里。开口说了一个方法:“大人,如今我望海城和蛮帅已经定下了盟约,既如此,大人何不试试跟蛮帅说下,让蛮帅把这些军士和庶民的家人送到望海来?”

林北瞅瞅崔兰:“崔兰。你也要疯啊?那蛮帅又不是傻瓜,这种事情他能做?”

崔兰无奈的一笑,早知道就不趟这浑水了,龙神大人一回到望海便脾气暴烈,崔兰看了看安忠直,安忠直苦着脸正希冀的瞅着她呢,崔兰只能硬着头皮道:“大人,蛮帅连一州之地也能让出,何况一些庶民?这些人人心浮动,蛮城又何尝不是如此?我觉得可以一试,实在不行,便用我望海的货物与蛮帅交换人也可。”

安忠直赶道:“大人,崔兰言之有理,我认为可以一试。”

“行吧,那你便告知那些人,言本神正和蛮帅说起事呢,让他们稍安毋躁,耐心等候便是。”

“诺。”安忠直赶忙去了,至于别的事情,安忠直可不敢现在就说,安忠直心里打算着,等啥时候龙神大人心情好了再说不迟,到时候龙神大人想必就不会怪责于他了吧,做人属下真难啊。

“大人,你可把安司农逼得够呛。”崔兰笑道。

“我这是在训练他的能力,身为司农,他这样可不行。”

“哦,原来如此,我还以为大人是想偷懒呢。”

“崔兰....”

“崔兰告退..”崔兰说完,也赶紧走了。

安忠直走了,崔兰也走了,卞吉也一直没来,估计也是怕了林北,林北当下反倒觉得不太自在,想了想,就算再烦燥,该做的事情还得做,现如今耽搁了许多时间了,当下林北吩咐军士:“把崔将军,安司龙以及夫子都给我叫到城主府,有事相商。”

卞吉,崔兰,安忠直齐聚城主府门前,个个脸色都很无奈,尤其是安忠直和崔兰,卞吉小心的问道:“看你们的脸色,大人回来的时候是不是又发过脾气了?”

安忠直和崔兰默默点头。

“唉,大人不通内政,却又得事必躬亲,忠直,你辛苦了。”

“你们在门口说什么呢?还不快进来。”城主府内传来林北的暴喝声。

三人都一哆嗦,怀着慷慨赴死的心情,纠结的踏进城主府内。

不过这次,林北却没乱发脾气,而是很心平气和的和他们商议事情。

ps:...

第291章各种政令发布

林北这次发挥了他一贯的好脾气。

对不懂的事情,林北绝对不干涉,先让安忠直记下来,然后再张榜通告全城,让望海人自己去体会,如果望海人觉得不对劲,那便再研究修改,如果都不反对,那就先定下来,当然,这个定下,也不是说以后就不改了,人会进步,条款也得进步。

工作量既繁琐又很大,一样样的张榜全城,几乎把张贴布告的地方铺了几层了,最前面张贴的布告根本看不到了。

林北一看这样不行啊,布告贴到下面,庶民们看过便忘,于是林北干脆把报纸这个行业提了出来,在城中发行报纸,名为望海日报。

望海日报暂时只是通报的意思,也就是说把城主府中定下的决定和政策通过望海日报通报于全城,虽然叫日报,其实发行时间并不确定,如果前日商议的事情多,那么第二天就会发行望海日报,如果好几天都没有什么事情发生,那么望海日报也可以不发行。

这就跟张榜告知全城一样,只不过要略微晚一些,所以安忠直他们也都没反对,就是造纸坊的工人要累一点了,好在现在许多字已经都雕刻好了,只需要把日报上需要的字列出来印刷就可以,另外,速度也要更快,所以发行日报这件事情,其实在间接的推动造纸术和印刷业。

除此之外,报纸的发行,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映,比如望海城许多庶民的家外多了一件新鲜的物事,那就是报箱,用木箱制成的,由各家自制。以便于军士们把望海日报放置于报箱之中,除了报箱外,望海城率先为各家各户增添了门牌号,而且门牌号也开始编入望海城的户籍当中。

以前可是没有门牌号这一说的,如果是住在村里,一般会说什么村什么姓氏。比如说大山村的王家,只会这么说,现在有了门牌号,望海人得慢慢习惯记住门牌号,这样可以方便以后寄信写信,另外,因为门牌号和路都是在连在一起的,要找陌生人也比较容易一些。

首节 上一节 303/4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者公敌

下一篇:我老婆是花木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