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回到三国变成蟒

回到三国变成蟒 第395节

最后,这些人歃血为盟,各自发了一番誓言,襄阳之盟才算是定下了。

襄阳之盟主要是因为林北而定的,蛮帅想以此盟约约束群雄,让彼此精诚合作,还真别说,有此盟约之后,真和林北对抗了几十年,直到这些人逐渐老去,接替他们的后代却良莠不齐,最后才被打散。

后世的史学家认为,襄阳之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盟约,也是东汉末年的一次大转折,以蛮帅和袁绍为首的盟军领袖在眼看不敌护国神教的时候,成立襄阳联盟,果断的转移域外,是一次相当明智之举,不光使华夏大地的战乱迅速的平息,更因为襄阳之盟的存在,陆续有中原群雄奔赴域外,加入这个联盟,这些群雄才华横溢,战略手段惊人,让襄阳盟军在域外的声势越来越大,威慑欧亚大陆,为今后大雍帝国的入主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因为当大雍攻入域外的时候,整个欧亚已经呈汉夷同化之势,这种民族这间的融合,最少把大雍统一全球的步伐节约了二十余年。

不过,对于襄阳盟军是否真能抵挡大雍史学家却相当怀疑,因为经过史学家细心的研究,当时大雍统一了华夏后,龙神军的战斗力已经是所向无敌了,更有无数种堪称强大的武器,那个时候只要大威龙王一声令下,襄阳盟军必败无疑,可是很奇怪的却是大威龙王当时并未下令攻打域外,而是转战其余各洲,才给了襄阳盟军喘息之机,所以许多史学家言称这必是大威龙王的仁慈之心,不忍域外生灵涂炭,这个说法几乎赢得了大雍帝国子民一致的认同,因为大威龙王的威望实在太高了,高到了大威龙王所有的决策都是英明而正确的,不会出现一次失误,除了仁慈,不想域外生灵涂炭显然是一个理由。

而此时,林北茫然不知蛮帅等人正在缔结这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襄阳之盟,昨夜襄阳城有千余庶民跳河过来投奔于他,他正满心欢喜呢。

林北捉鱼之举本是随心而起,原意只是想让跟随他的庶民吃得好一些,让这些庶民知道没跟错人,却想不到还有这等附带的福利,林北尝到了甜头,这一日,林北又让卞吉通知庶民,言今天还是吃鱼...

ps:....

第359章沿江而下

不过这一日,林北却失望而归。

在襄阳城东和城北,除了零散的几个军士外,林北居然连庶民都看不着一个了,显然,联军已经把庶民迁走了,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庶民看到林北捕鱼。

这种情况下,林北也是醉了,联军这得对他是多么的严防死守。

于是这一天,林北抓鱼都显得没啥兴致,而且昨天抓了一天鱼,所以今天樊江的鱼少了许多,毕竟樊江虽然和长江相连,却还是不是长江,没有那么多大鱼从长江里游过来。

“等抓完这天,今后可能好几年内,樊江的大鱼都会变得稀少。”

连着两日,跟随林北的庶民倒是极为欢喜,鱼肉管够的杀伤力确实很大,许多庶民一次吃个三四斤鱼肉真不是问题,这是因为他们长期缺乏油水所致,如今敞开了肚皮吃,个个吃得是肚满肠肥。

同时,制船一事也并未落下,孔明和徐庶挑选了一些强壮的庶民前去砍伐竹子,随后,这些竹子便被制成木筏。

如果单做木筏,其实是相当快的,因为木筏需要的制作水平并不高,哪怕是几岁的孩子也能搭把手,庶民们吃得好,干活热情就高,只是昨天一天,便制出了近千条木筏,可惜周遭的竹子都已经被砍伐一空了,现在需要庶民前去更远的地方砍竹子。

这种情况下,林北原本准备不让庶民奔波的决定自然就不能执行了,庶民必须得迁移,最少需要迁移到有足够树木或是竹子的地方。

第三日,林北不再抓鱼,而是沿着樊江往下,先路过了麦城。随后又到了沔阳,这两城挨着樊江的码头都变得人丁稀少,几乎看不见船只。

“看来联军是不会从这两城绕路渡江了。”

随后第四日,林北又沿江往上,去了瓒城,房陵和南乡。同样,这些挨着樊江的城池也几乎都没船。

“从南乡到沔阳,差不多都快两千余里了,都没有什么船只,莫非联军真的放弃了追击?”林北很纳闷,毕竟襄阳之盟以及蛮帅等人的决定都是异常机密的,虽则襄阳城里有隐龙军战士潜伏,这种机密的事情却肯定打探不出来。

林北想不出原因,但是联军不追击对他来说也是好事一件。迁移庶民会变得更加从容,庶民也不会受到的太多的奔波之苦。

局势就这样的诡异的平静了下来,林北除了知道联军仍在襄阳城以外,联军的动向却扑朔迷离,联军好像分了许多人出去,奔赴各处,具体地点同样没探查出来,

随后的第八天。一艘大威龙王舰带着五条大船从樊江而来,这是望海城新制出来的大船。而经过这几天日夜不停的制造木筏,木筏已经足够承载十五万人了。

“大人,船已造好,我等是否离开?”

“联军动向如何?”林北始终觉得不对劲,联军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却不追击。好像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这不符和林北熟悉的那些诸候的风格。

“还是未知,不过大威龙王舰沿江而来,一路上却没有遇到一丝阻挠。”

“如果我等沿江而下,最有可能遇袭的地方是何处?”林北问。

“江夏!!”孔明和庞统齐声道。

林北想了想江夏的位置。随后恍然,江夏就是樊江和长江的交接口,两江交汇,形成一个三角地带,在那个三角地带,周边一共有三个城池,分别是江夏城,汉阳城和石阳城。

虽然交汇地带江面广阔,但是如果联军在三城之地各架强驽,到木筏经过时,强驽齐射,庶民肯定伤亡惨重。

“不过江夏离襄阳城极远,我等虽然觉得联军会在江夏设伏,但是以近些时日联军的动向,又觉得大不可能,”

确实,如果联军大规模的前往江夏,肯定会被探哨知道,但是联军除了小部队离开外,真没有所谓的大军离开,另外,强驽大都在城外呢。

林北想了想后,断然道:“再准备两日,这两日再造一些木筏以做备用,两日之后,便启程顺江而下,由我在前面打探。”

众人纷纷应诺。

众人忙着迁移一事,林北也没闲着,这两天,都在樊江里晃悠,除了偶而抓条大鱼外,便是朝襄阳城中喊话,蛮帅出来答了两次话后,就再也不理林北,而袁绍等人也未见。

这种情况下,林北不得不怀疑袁绍等人是不是已经赶到了江夏了,不过就算袁绍等人已经赶至江夏,林北也丝毫无惧,他只是担心庶民的伤亡。

时间很快便过了两天。

第三天天刚擦亮,庶民们便都起了身,然后收拾东西登上木筏,准备离开。

只要是大船,载的都是军士,大船需要在船队的前面和后方,护策安危,庶民所乘的小船居于其中,而林北自然是在最前面,这两天的安定,再加上并无联军追赶,让庶民都自发的守着规矩,又有官吏维持,一切显得井井有条。

在庶民们登船的时候,蛮帅等人在襄阳城中的某个高楼神情复杂的看着这副情形,他们有不甘,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因为妖蛇终于要走了,如果妖蛇不走,他们迁往域外的大计也成不了,蛮帅等人不能让林北知道他们的心虚。

十五万庶民和军士各自登船,只到中午,便全都上了船,随后,便开始沿江而下。

十五万余人所乘的船队是相当长的,从前到尾几乎有近四十里,林北看到船队终于出发,朝孔明等人点了下头,回头看了下襄阳城,随后潜入了江底。

他需要游到最前方,随时观察樊江两岸的动静,如果有军队阻挠,林北还得把那些敌军打散。

从樊江到长江,再到东海海域,一路上都是顺流而下,就算是木筏,速度也是很快的,到的这天深夜,船队便已过了麦城。

首节 上一节 395/4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者公敌

下一篇:我老婆是花木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