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08之钢铁雄心

1908之钢铁雄心 第903节

俄国的局势。

“俄国人还能撑多久?”

“恐怕没多久…”

蒋百里摇着头道。

蔡锷已经乘飞机前往南俄了,所以现在是他留守国内。

“一个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这件事情对俄国人的打击非常的大,虽然没多久斯大林就像巴巴罗萨时一样,重新让朱可夫成为了新的指挥官,但是失去了一整个方面军,哪怕是朱可夫恐怕也不会有多大的…”

这么说的时候,蒋百里多少有些可怜朱可夫。

毕竟同为军人,朱可夫的遭遇实在是糟糕了一些。

而在想到这里的时候,看向严光时蒋百里多少也庆幸了一些。

虽说严光很多时候相当的不可靠,但是严光对蔡锷还有蒋百里等人却并不怎么猜忌。关键时刻放权的时候也相当的爽快——————当然事情结束的时候收权的动作更加迅速。

不过这也和国内的大环境有关,虽然秦记严光的人都很清楚,严光这个人的性格其实很糟糕,尤其是私生活方面更是如此。不过三十多年来他的执政结果却是人所周知,再加上很多时候严光还是愿意按照制度办事的,像是总统的职位上,不得连续超过两任的规定就是他自己亲自定下的,而他也的确做到了——————虽然两任过后,他做的和后世的普京差不多。

真正让蒋百里和蔡锷等人庆幸的是,严光并没有像历朝历代的那些开国之君一样,等到国家创建、政局稳定后,就将那些当初一起打天下的铁哥们杀个干净…

同时也没有像宋太祖一样,来一个杯酒释兵权…

这点,却是蒋百里和蔡锷最庆幸的…(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最新最全/

第四百九十二章 战斗

.虽然在交涉的时候,国社政府总是一副如果英美不同意将索马里割让给中国,国社政府就绝对不会出兵的姿态,但是实际上在南俄国社政府却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这点从蔡锷已经乘机抵达南俄就能看的出来

甚至国社政府这边已经决定好,无论英美答不答应,最终国社政府都会出兵,而且为了这个出兵的时间国社政府还制定了一个底线

当然,这些英国人和美国人是不知道的...

另一方面,国社政府也开始对美国人的情况展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警惕和担心

自珍珠港事件美国人损失惨重后,美国人一直在尽心尽力的恢复着往日的实力而到了现在,美国政府多多少少也算是恢复了一些虽然想要达到一定程度的话,还需要等到43年才行,但是哪怕是这样国社政府也是相当担心了

毕竟眼下国社政府才刚刚占领了菲律宾,距离澳大利亚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如果能安然度过的话到还好说,如果要是不能...

当然,这也是国社政府索要索马里的另一个理由

“没有足够的利益,政府是无法两面作战的...”

虽然这只是诈术,但在谈判的时候,顾维钧的姿态无疑是相当认真的

于是,就在距离国社政府底线时间只剩下不长的时间,国社政府一边甚至已经准备好出兵的事项的时候英国人和美国人终于低头了

虽然丘吉尔和罗斯福也想赌一赌,最终中国究竟会不会出兵,但是局势危机,他们不敢赌

真要是让德国人将莫斯科占下的话无论最后他们是否能赌赢,因此而付出的代价也实在是太大一些了

于是在考虑了良久后,英国政府和美国政府最终还是妥协了

本以为英国人和美国人不会妥协的国社政府,在这两个国家妥协后都大喜过望而在和两国的大使签订了协约后,早已准备多时的国防军开始出动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英美政府才明白,原来国社政府早就已经做好了出兵的准备...

————————————————————

虽然国社政府也想敲诈一下俄国政府,但是现在俄国的处境毕竟不是很好再加上多次的战败弄的斯大林这个小胡子的权势也下降了许多,因此敲诈俄国的想法最终也就放弃了

而另一方面的,对俄国政府的援助却是不能迟疑的,于是...

“我也知道诸位不愿帮助俄国佬但是眼下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大局,所以希望诸位能够尽力奋战,将我国防军的...”

就在南俄的一处空军基地,基地的指挥官站在讲台上,对着台下的诸多国防军飞行员哇啦哇啦的说了一大通的话

国防军的第一条铁则就是绝对的服从命令

因此当命令下达后,基地的飞行员们也就点头听从命令了

但是还是有个问题存在...

虽说是上面的命令,但是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中国和俄国时常会发生边境冲突甚至在二战发生前的时候,两国还曾多次发生武装冲突而基地内的不少飞行员是参与过此类冲突

因此暂且不提两国的关系如何,基地内的飞行员们对俄国却是真的没多少好感

而为了能够让飞行员们尽量放下心灵负担去参与这次任务基地的指挥官们也只能在这里做做动员工作了——————认真的讲,其实这些指挥官也未必就喜欢俄国人

毕竟基地的指挥官也都是从基层上来的,而南俄这边的军官晋升什么的,都是对实战方面的经验相当要求的高,不少的军官甚至都是从南俄服役一直上来的

所以心里对俄国的偏见,自然也就不用提了

“行了,长官,放心,我们会分得清的...”

首节 上一节 903/9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最强星帝

下一篇:大唐神级太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