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83:重回港岛当导演

1983:重回港岛当导演 第111节

“别站着了,快坐,快坐!”。

部长秘书,见两人有事要谈,给钟林倒了一杯热茶,就关上门离开。

钟林端起热茶,小口抿了一下,之后关切的问道:“朱总,您这个点了,还不休息,这身体容易吃不消啊!”。

朱麟之听完,笑着摆摆手,自嘲道:“我这把老骨头,就算是回家了,也是睡不着。”

“纪律是不允许将文件带到家里,我不能明知故犯。”

“你也知道我家里的情况,孩子哭,老伴闹,还不如在办公室里面待着!”。

钟林听出朱麟之话中的苦涩,也是在心中叹息一声。

人不管拥有什么样的权利,都无法左右生死,阻止亲人们接二连三的离开。

朱麟之只有一个女儿,女儿女婿在朝鲜双双牺牲,只留下一个外孙女。

这小姑娘从小就跟启功学画,是这位西冷印社社长,最后一个徒弟。

但她的文化课实在是太糟糕了,已经参加了两回高考,都名落孙山,无缘美院。

其实按照朱家的能力,安排个孩子上大学是轻松之事,更何况孩子的父母,还是烈士,组织上会酌情处理。

这小姑娘天生一股倔脾气,说什么都要自己考上大学,这两天正日夜复习,准备参加新一届高考。

“洁洁还在家复习高考那?”钟林试探性地问道。

朱麟之听到钟林的询问,也是苦笑一声,不愿跟下属谈论自己的家事,岔开话头道:“好了,不谈这档子乱事了!”

“我们这位老朋友,对我们的款待,是否满意?”

“很满意,为了方便,我把人安排在香山饭店了!”

“老李的计划我也听他说了一遍,我个人认为是不错的,在京城偏僻处,建设一座影视基地。”

“会在里面建出各个朝代标志性的建筑物,用做以后电影拍摄。”

“并且还会在附近开发相对应的附属建筑,电影院,艺术馆等等设施。”

“老李那个关门弟子,也给出了建议,说是影视城的项目用工用人,都雇佣当地企业,保证当地的就业率!”钟林说道。

朱麟之听完之后,也是很感兴趣,之前的会议讨论,已经确定国家未来的方向,就是恢复经济发展。

并给每个部门都下发了相应的任务。

这点任务,在朱麟之眼中,根本不成问题,堂堂文化.部,连这点问题都解决不了,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更别提他还兼着中.宣.部.的头衔,整个文化系统,那个敢不给他面子。

但越是这样,越不能敷衍了事。

文化部门,就应该干一些文化部门的工作,不能脱离自己的老本行。

港岛的商人手中,有着大量的资金,但他们都是盯着房地产使劲。

华夏地大物博,但能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就那几个,一旦放开,这些城市的经济体量,一定会得到快速的增长。

就算是三岁的娃娃,也知道地皮一定会涨价,不会是现在的白菜价。

而这个李翰祥不同,他是第一批回来拍合资电影的导演,就算回来投资,也是投资电影相关的产业。

像这个影视城的计划,就很对朱麟之的胃口。

第89章 狂热的房地产

商人逐利,无可厚非,但不能短视。

港岛商人只有少一部分的商人,把自己制造工厂北移,安家在内地。

制造业才是国家发展的第一利器,华夏十几亿的民众,需要源源不断的商品,来改变相对匮乏的生活。

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因为东北亚的局势好转,日韩的产品正在源源不断的涌进内地市场,填充内地巨大的市场。

但原本的存在的民族企业,也被抢了不少订单。

邓老爷在看完计划委员会送上来的报告,看完沉默良久,用笔将日韩商品营销数目上,画了一个大大圆圈。

同时下令几大国营制造厂,必须进行技术革新,快速抢占国内市场。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但技术封锁,一直制约着内地的发展,港岛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并不在技术封锁的名单之上,可以正常使用先进技术和最新的机器。

但港岛的顶尖的商人,并没有涉足这些高科技产业,而是将自己的全部资金,都投入到房地产当中。

这是多愚蠢的决定啊!

首节 上一节 111/4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我真的不是谋士

下一篇:重生到港岛之商业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