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第144节

不得不说,华夏那些流传了几百年的士族干啥啥不行,扯犊子第一名。在这帮人的眼里,有家无国,节操什么的各种稀碎。

有人说花木兰之所以女扮男装是因为被抓到之后要杀头,实际上根本没有这种事儿!她之所以女扮男装只是单纯的为了方便罢了。不这样的话,她想上前线肯定是不行,因为没有合适的位置安排她!

“莫慌...山叔你先回忆一下你的军帖上边集合位置是哪?”杨鸿儒淡定地问道。

花木兰不替父从军那还是花木兰吗?这只是基本操作罢了!不过既然花木兰去了军营,他也是时候参军入伍了。

木兰山大叔思量一会儿说道:“武川镇!”

“明白了!山叔你回去歇着吧!我去武川找花,带肯定是带不回来了,我只能照顾好她的安全了。”杨鸿儒郑重地保证道。

木兰山大叔感激地道:“实在是太感谢了。”

“不用客气,花是为看着长大的...而且她又是我没过门的婆姨,我必须要保护她。”杨鸿儒一边说话,一边去祠堂收拾兵甲武器。

有杨鸿儒的照看,木兰山放心多了。树(杨鸿儒)可是木兰氏族的大巫祭,有祖先神的保佑一定会平安无事。

不打扰杨鸿儒收拾东西,木兰山悄咪咪地回家了。

杨鸿儒的这些武器装备被包养得相当不错,不管是外甲还是内衬都时常打理,一点异味儿都没有。最后他从兵器架子上取下一杆精铁马槊,此槊是杨鸿儒找铁匠精心打造,用料瓷实,锋锐无比。

马槊说白了就是一种骑兵长枪,这玩意的长度一般两米起步,更长的还有三米、四米...杨鸿儒这杆步骑两用槊长度并没有那么夸张,仅有单节长度两米三,如果不够长还可以再拧上一节。

没错!杨鸿儒发明了螺纹技术!他的马槊长杆是可以拧下来的!听起来是不是很low?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暖气管子?但是这玩意放在这年头就是神兵利器!

别人家的马槊造出来多长就是多长,像杨鸿儒这样想多长就拧多长的玩法简直就是开挂!敌军将领探听情报的时候得知对方主将兵器长两米二,你转头拎着五米长大马槊就出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是不是很过分?

一般士兵用的马槊重量约为5-8千克,巨大多数重量都集中在金属制造的枪头上边。但是杨鸿儒这玩意少说40多斤(不算杆),如果再加上长杆的重量直接过五十。这就十分过分了!骑兵冲锋的动能本身就强大,再加上如此重量...顶尖战将莫过如此!

普通的马肯定是载不动一身盔甲加兵器的杨鸿儒,但是他有自己的专有坐骑--混沌食铁兽,阴阳大熊猫啊!

杨鸿儒一边饲养这胖乎乎的大家伙,一边往它的身体中输送灵气强化它的肉身。不愧是蚩尤大佬曾经的坐骑,这胖乎乎的熊猫的灵气吸收能力极强,经过多年温养,它已经能轻松生撕虎豹,日行千里。

实际上,这个时代的战马也比未来精良的多。这年头的骑兵连人带甲少说二百斤(马身上也披着马甲),驮着这么多重物战马都能迅速发起冲锋,可见优等战马有多么强悍。

杨鸿儒觉得未来重骑兵的没落未尝没有战马退化的原因,在战马驮不动重甲骑士的情况下,只能牺牲防护重量提升冲锋效果。

此时他这一身装备都是“将领标配”--特殊坐骑,特殊武器,特殊铠甲。这样的家伙在战场上明摆着是活靶子。

好在这年头士兵的兵甲武器都得自备,在大家的装备五花八门无法统一的情况下,杨鸿儒这一身除了胯下的大熊猫比较特殊之外,也没啥太显眼的。

一直熊猫混在战马里冲锋确实有点违和,这种情况放在封神大战里头才比较符合画风。

杨鸿儒收拾好东西之后便带上武器装备、已故老爹的“阵亡通知书”和军职证明,骑上熊猫胖胖奔着武川镇飞奔。

别看熊猫胖,但是小短腿跑起来也挺快。他家的熊猫比正常型号大不少,杨鸿儒坐在熊猫背上的高度并不比骑上战马的骑兵低,反倒还能高上一头,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别人开轿车,我开suv的感觉!

有了老爹的阵亡通知书和军职证明,杨鸿儒才能顺利加入军队并从小军官起步。

这个起步不可谓不高,像花木兰这样的参军起步就是个小兵兵,需要屡立战功才能被提拔为伍长什长。至于想像杨鸿儒一样成为幢将...少说需要努力一年半载的--这还是看在木兰武艺高强、弓马娴熟的份上。

普通小兵想实现这种跨越?下辈子见吧!

7017k

第二百七十九章--新兵新将

“借过!我是来参军的!”杨鸿儒骑着胖胖在路上走的回头率超高。这年头熊猫虽然不是国宝,但依然不在正常坐骑序列之内。

见识广博之人倒是见过这种东西,这确实是一种猛兽,老虎看了都得退避三舍。

以前好几百年前的熊猫在华夏分部很广,不仅仅是四川地区,往北的甘肃、陕西、宁夏、甚至山西少部分地区都有野生熊猫出没。

杨鸿儒养的这只就是从离他家不远的地方被抓回来的。本来猎户是想养着玩的,但是最后却被杨鸿儒要走了。

哪个种花家的少年没梦想过养着只熊猫过过瘾?杨鸿儒这一次算是得偿所愿了。

入伍登记的书官看杨鸿儒之后吓了一跳:“敢问阁下是哪个氏族的?”

“木兰氏,木兰树...”杨鸿儒豪爽地笑道。

书记官赶忙翻查资料:“原来是木兰氏的子弟...你带文书和军帖了吗?”

杨鸿儒把相关佐证材料交给书记官,他检查一遍之后立刻派人带着杨鸿儒进入营帐找将军。

像杨鸿儒这种功勋入伍的都得面见将军统一分配兵卒和岗位,得亏现在士兵多的是,不然杨鸿儒只能当个空头幢将。

就像北魏的皇城守备军,那里的一个幢将手下只有十二个兵卒,仅仅相当于一个什长。但是在这里就不一样了--百人为一幢,幢将可以率兵百名!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骑兵--能统帅百人骑兵在战场上纵横是何等的威武?

在小兵的带领下,杨鸿儒被带进了将军的营帐。大帐里边将军正在审阅一些资料。虽然北魏很多将军都是文盲,但是也有一部分认识字的。至少将军的识字率要比士兵高得多--这么说吧...花木兰就是文盲!

“拜见将军!”杨鸿儒抱拳行礼,他的盔甲还在身上呢,跪下可就不好起来了。而且这年头一般见人不必跪拜,除了有限的几次礼祭之外,很少有跪下磕头的机会。

将军一看杨鸿儒这小伙子身体强壮,兵甲保养妥当,再加上容貌帅气,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喜欢子侄那种喜欢)。

“是木兰氏的儿郎?”将军看了一眼名册之后问道。

杨鸿儒应承道:“正是!”

“木兰弘毅还好吗?”将军问道。

“族长大人安好,劳您挂念!”杨鸿儒客气地说道:“不知将军尊姓大名。”

“我叫丘林沽。”将军微笑道:“如果不介意的话,你可以先从我的亲兵部曲做起。”

“禀将军,家父战死沙场,为继承先父遗志,我想统一幢之军上阵厮杀。”杨鸿儒掷地有声地说道。

跟在将军身边混上位会很快,但是这也就意味着他没办法照顾花木兰。妹子和位子哪个重要?当然是妹子了!

将军一听杨鸿儒竟有如此志向深受感动(古代人老单纯了):“既然如此,本将就不勉强你了。就给你一幢兵马让你统领,但是能否服众就要看你的本领了。”

“谢将军!末将必不负将军之恩!”杨鸿儒开心地道。

“来人!带木兰幢将去挑选自己的人马!”将军向帐外喊道,立刻便有亲兵带着杨鸿儒离开。

“认字吗?”亲兵问道。

杨鸿儒点点头--开玩笑!他堂堂部落大巫祭能不认识字?虽然这年头的字很抽象,但是再抽象也离不开象形、形声、指示、会意等造字基本方针。这年头的字儿,杨鸿儒早就能读能写!

亲兵给了杨鸿儒一份名册:“这些是新来报道的新兵,他们都是接替父亲来打仗的。这些新兵肯定不能第一批上战场,他们必须要经过训练才行。你可以从这些人当中选出你的士兵。”

新幢将带新兵的情况再正常不过了,归队的老兵有属于自己的队伍,就这些新兵才需要集中起来训练呢。

当然,将军也不可能让一个娃娃去训练另外一堆娃娃,必然会给他派几个老兵帮忙操练新兵。

新兵训练的过程就是他这个幢将不断刷威严的过程,如果他不能让士兵们信服,他这个幢将也就当到头了。

能自己选士兵也算是将军给他的一点优待,这就是长得帅的好处。这种隐性福利走到哪可以吃到哪,可怜的杨伟早已哭晕在厕所。

花木兰妹砸必然要在自己的队伍里边,如果她被分到其他幢将手下,杨鸿儒还怎么保护她?

杨鸿儒挑兵以木兰氏族为主,占了百人中的三分之一。剩下的士兵也是来自和木兰氏族比较亲近的氏族。就像项羽跟着打天下的江东八千子弟兵一样,这些部曲以后将成为他的铁杆。

这种天然的氏族亲近能让杨鸿儒更好的统领他们--尤其是木兰氏的子弟们,敢不服自家大巫祭管理?以后回家会被长辈吊起来抽啊!

杨鸿儒的身份极其特殊,他既是北魏军中一幢将,同时也是木兰氏族的大巫祭。按照征召规则,杨鸿儒是可以免除入伍的,但是他自己要入伍也没人敢拦着。

能被自家大巫祭统领,木兰氏族的新兵们绝对能开心死。大巫祭的治疗术可是一绝啊!自打杨鸿儒的《九转金身决》入门了以后基本就不怎么缺法力了,给父老乡亲们治治伤也费不了多少法力,所以他的治疗巫术也成为了木兰氏族的外交手段之一。

和我木兰氏族关系不好?占我木兰氏族草场?有本事你别找我们大巫祭疗伤啊!

这年头的医疗条件极度落后,小小的外伤都是可以死人的!但是杨鸿儒的治疗术治愈率极高,深受木兰氏族上下的追捧。

一百新兵很快就被通知集合,每个幢都有自己的营地。杨鸿儒就在自己的营地那边等待自己的士兵集合。

当花木兰看到杨鸿儒的时候脑瓜子嗡一下--这家伙怎么追到这里了?而且看样子他竟然是自己的上官!夭寿啦!

杨鸿儒似笑非笑地瞥了一眼花木兰,然后又把目光离开了这个战战兢兢的姑娘。其他木兰氏族的子弟看见杨鸿儒之后连忙打招呼:“大巫祭万安!”

其他氏族的子弟有点蒙圈--大巫祭?哪来的大巫祭?面前的将军是哪一族的大巫祭?我敲!要发达了啊!跟着大巫祭打仗岂不是小母牛坐飞机--牛批上天了?

在场之人,除了花木兰面色诡异纠结之外,其他人都跟过了年似的。

没错!大巫祭仨字就是这么管用!要不然杨鸿儒为啥不惜暴露送子术也要成为大巫祭?

7017k

第二百八十章--下马威

虽然杨鸿儒麾下的士兵都是骑兵,但是骑兵和骑兵是不一样的。

这年头最厉害的骑兵当属具装骑兵,就是连人带马都装进铁罐头那种超级重骑兵。这种具装骑兵只需要几千人马就能打赢一场超大规模的野外战役。

但是吧...这种具装骑兵好用是好用,但是贵也是真的贵。北魏全国七、八十万大军,骑兵能有三十多万(少数民族的骑兵比例高属实正常)。这三十万骑兵能称得上具装骑兵的只有不到五万...这五万具装骑兵有一万在国都负责守卫,还有三万多在南边、东边的战场。

杨鸿儒他们是西线战场,五路大军直插柔然却只有不到一万具装骑兵。具体分散到他们这里,千人当中也就不到五十...

作为一个新组建的幢,他们这一百多号人能称得上重骑兵的只有杨鸿儒一个...没错!只有他一个人的装备算是合格!

花木兰从家里穿来的是皮甲,她的随身武器也是马刀。这就是典型的轻骑兵装备,这种轻骑兵在战场上的折损率是非常之高的。

你以为装备制作出来就高枕无忧了?每年养护都是需要花钱的!木兰氏族那么多人,能养得起具装骑兵铠的家庭也没多少。

杨鸿儒的老爹给他传下来的甲胄和花木兰家的差不多,他的这套重骑兵装备是自费制作的。他们是军户,可以自行更换、更新装备而不会受到朝廷问责。

重骑兵的武器一般都是加重长枪也就是马槊,这种武器破甲能力极强,哪怕前方有重步兵也能撕开一个大口子。

具装骑兵在古代战场就是一辆辆土坦克,在机关枪没发明出来之前,能阻止具状重骑兵进攻的只有城墙、壕沟和劲弩。

弓箭射在具装骑兵身上就是挠痒痒,只要不是太倒霉几乎都会平安无事。

这一场战争,他们面对的敌人是凶残狡猾的柔然汗国。这帮犊子不敢跟北魏硬碰硬,只能趁着北魏跟其他国家打仗的时候暗戳戳的偷袭。一点都特么不讲武德!

首节 上一节 144/13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揍了何雨柱我成了四合院霸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