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第819节

但是你架不住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啊!

中原内斗,胡人入侵...于是就有了五胡乱华之黑暗时代。

这段历史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出现在初高中的历史书。但是但凡有点见识、上过网的人都知道那段时间华夏民族有多狼狈。

神话版三国的主角--陈曦是个好同志。他以绝强的实力的化解了华夏民族的内斗,把目光从中原这一亩三分地跳到整个世界。

以整个华夏之国力创造出一个大吃货帝国!

这种胸襟气魄确实是穿越者当中的典范...

如果有可能的话,杨鸿儒一定要和他好好交个朋友。

至于送他回家?他肯定不想回家!

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陈曦才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和价值,回到他的母星干嘛?继续卑微的活着?

绝大多数的穿越者一般都会例行惯例,简单地缅怀一下地球母亲之后在新的世界生根发芽、增光添彩并创造属于自己的传说。

而且穿越者最好不要王见王--当然,杨鸿儒表示无所谓。他就是来观光旅游顺便见证故事的。

孙家能辅佐就辅佐,辅佐不了咱就白日飞个升--爷不伺候了!

不过跟罗马、阿三、啊喇伯打跨国战争还是很有意思的。格局顿时就大了起来--以后陈曦打西边重建西域都护府,杨鸿儒打东边开设海上丝绸之路顺手收复一溜小弟。

苏伊士运河该开还是得开--不过在这个人均千斤顶的世界,开苏伊士运河的难度会直线下降。

到时候他和陈曦两路夹击,兵分两路干碎拿地中海当泡脚盆的罗马帝国。

条条大路通罗马--你陈曦走陆路,我杨鸿儒走水路。

说真的,公元一世纪末期到公元二世纪中期这几十年整个世界都太平。东边这头大汉帝国分崩离析。诸侯混战,民不聊生。

罗马那边也一点不消停,自大比较伟大的马可·奥勒留挂了之后,罗马帝国就一路走下坡路。几十年间换了一堆皇帝。皇帝平均在位年限不超过十年...

马可·奥勒留的儿子康茂德在180年即位,前期兢兢业业,后期开始享乐。这货尤其喜欢角斗,然后被情妇下毒之后死于角斗场。

康茂德挂了,禁卫军立城市长官佩蒂纳克斯为帝,然后这家伙还没等施展胸襟抱负呢,就因为要整顿禁卫军军纪被禁卫军给嫩死了。

禁卫军权势滔天,新皇帝挂了之后,他们竟然要拍卖皇帝职位...离离原上谱吧?

更离奇的是,还真有人买!

193年,尤利安努斯花钱买下皇帝之位,在为六十六天因军队起事而下台,于193年6.1儿童节被斩首。

同年,出生于罗马帝国阿非利加行省大莱普提斯的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率军进入罗马,在元老院的拥戴下称帝。

他在位比较长,从193年到211年都是他在位时期...不过这家伙活的比较短,也没当几年皇帝。

接下来你方唱罢我登台,皇帝换的更是走马观花...这时候的罗马帝国简直就是一团乱糟糟。国土面积广大但是统治却无比松散...

只能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

7017k

第一二三六章--刷声望与提前准备

杨鸿儒来的时候,黄巾起义还没开始。张角现在估计蹲在那个旮旯练本事呢。

说真的,太平要术这种玩意给杨鸿儒他都不带练的--太low!

说起来,太平要术就是简配版的道法神通。而且砸法力值不够的时候,这玩意扣气运值和生命值。

按理说一个有道真修自有天佑,但是张角才活了多少年?这明显是损了阳寿、损了气运!

张角拉杆子一起义,华夏国运少说崩了几条龙脉--这么大的因果,张角肯定肯定要拿命来抵。

而且张姓是有帝王之相的姓氏,玉皇大帝就姓张--凡名张百忍。但是被张角这么一折腾,以后但凡有姓张的要当皇帝都混不长。

比如张士诚,前期把朱元璋打得跟那啥似的···但是一路高开低走最终凉凉。

比如割据汉中的张鲁,借着汉中的地利苟延残喘,最后也没混出多大名堂。

所以这个时候杨鸿儒也没想着当官、出仕、混社会。曹操这个时候还没举孝廉呢,刘备还在织席贩履呢,他着什么急?

对于杨鸿儒来说,想当官真的太简单了。

这年头想要当官不用考,只需要举孝廉就可以出仕。

什么叫举孝廉?

翻译翻译哈--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比如上级会向某某县问:“你们县有没有品德高洁的人呀?”

县令会向上级报告:“我们县张三是个品德高尚的好少年,他可以去当官!”

上级会继续问:“张三有什么事迹呀?”

县令答曰:“张三因为家穷,为了抚养老母亲把孩子埋了--真是个带孝子啊!”

上级一看,张三不错,是个孝敬孩子!他就是孝廉了。

去吧!

当官去吧!

但是!但可是!可但是!孝廉不是你够孝顺、清廉就能选上的。

首先你得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这个门槛就要卡死绝大多数平民。所以举出来的孝廉一般都是州郡本来的小官或者是通晓儒经的儒生。

被举后,没有官职者授以官职,原为小官者升为大官。

说白了,举孝廉就是被门阀大族垄断了的人才考核方式,基本已经成为了一场show。

比如杨鸿儒今天想当官了,他就可以找到杨家的宗老报备一下。宗老就会联系人安排一下杨鸿儒的孝廉故事。

杨鸿儒也可以自己设计--比如组织队伍,敲锣打鼓,十八相送。雇佣一堆乐师、舞者在父母坟前乐舞来让二老含笑九泉。

兴许这个世界的历史的二十四孝就会变成二十五孝--坟头蹦迪也会成为一种孝顺的表现形式。

然后杨鸿儒再找几个闲得没事儿的大娘帮他宣传一下--知道的人多了,杨鸿儒就可以在家等着察举工作人员来通知他去当官了。

是的!

就这么简单!

但是如果杨鸿儒要是个平民···就算他把自己剁了喂亲娘也别想当官。

在杨家的宗族当中,杨鸿儒可是被寄予厚望的孩子。三岁识千字,五岁背百诗,七岁便能提笔做赋--其文风蓬勃大气,大儒看了都说好!

在其家乡之地,杨鸿儒素有少年天才之名。而后其性情大变,弃文习武,剑法超绝,曾仗剑怒斩游侠儿。允文允武,乃不世出之大才。

这年头也没有互联网,你是不是大才全靠人吹。反正杨鸿儒是有作品的--《阿房宫赋》了解一下?

在汉朝批判大秦简直就是正直正确!在汉末能拿出这样一篇文章来体现出他的忧国忧民之心简直就是治世之大才!

估计等陈曦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一眼就能发现杨鸿儒这哔也是穿越者。因为《阿房宫赋》明明是唐朝杜牧的文章。

有身份,有文采,有武功--杨鸿儒在汉末的名声响亮也是应该的。全世界能拆穿他的只有陈曦,但是陈曦能拆穿他吗?咋拆穿他?说他抄袭?抄谁?抄杜牧?杜牧是谁?一千年后的人?你咋知道的?

妖言惑众!

找死!

在三国时期,辱人名声可是不死不休的仇恨。陈曦要是真傻了吧唧啥都往外说,杨鸿儒砍了他都不带有人拦着的。

所以陈曦只能暗戳戳的鄙视一下杨鸿儒这货不讲武德,然后吸取前辈的先进经验自己也找点名篇给自己刷刷声望。

有一篇佳作传世对于名声的塑造是非常有帮助的!杨鸿儒这么厚的脸皮都只选了一篇···毕竟同是地球穿越者,总得给后来者留点汤喝!

如果按照剧情进度来推算,陈曦是在189年来到这个世界的。这时候黄巾已经快到末路了,最大的历史事件应该是董卓立汉献帝。

而陈曦的故事正式开始的时候应该是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这个时候是三国演义第五回,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

这时候陈曦蹭着刘备的车进了联军阵营围观三英战吕布,开始了他一代大混子的摸鱼生涯。

当混子这一点,杨鸿儒和陈曦应该有很多观点相当投机。等大伙讨伐董卓的时候,杨鸿儒也准备凑凑热闹,比如操作一下吕布啥的···你不是天下无敌吗?劳资揍得就是天下无敌!

北边一片乱糟糟,南方倒是很安定和谐。杨鸿儒悄咪咪地在南方置了点产业,乱世起兵你得有粮有饷有人吧?

刘备起家的时候还有人赞助钱粮马匹呢!不然雌雄双股剑哪来的?青龙偃月刀哪来的?丈八蛇矛枪哪来的?

人家赞助的!

有杨家背景背书,江南豪族还是很给杨鸿儒面子的。主要是杨鸿儒也没侵犯人家的根本利益--他的土堡都是开垦的荒田建立起来的,而他的佃户也是招募的北方流民。

对于南方豪族来说,你不去抢他们的土地你就是好朋友。

杨鸿儒这个好朋友还是比较靠谱的。在自己的土堡垒当中,杨鸿儒就是土皇帝。皇权对于江南地区的监管近乎于无,杨鸿儒在自家土堡屯田、练兵、锻造武器、铠甲都没人管。

只要杨鸿儒的刀子没架在别人脖子上,谁都不知道杨鸿儒在暗地里已经拉扯出了万余人···没马。

江南地区不产马,杨鸿儒这万余人都是清一色的步卒。他麾下的土堡一共七十二个,号称七十二连环堡。只要有官军围剿其中一个,其他土堡皆可策应而上。

七十二座土堡里养活了三十万人,杨鸿儒仅挑选出一万步卒--可见其精锐。

而且三十人供养一人为兵,对于土堡的财政来说毫无影响。

这些土堡职能分明,其中五十个是用来种田、畜牧和囤积粮草的,十五个是用来生产各种手工业产品用来换钱的,五个是用来训练步兵、水军的。

剩下两个就不一般了--它们是重工业区,一个负责冶炼、锻造铠甲兵刃,另外一个则是造船,除了要造木船之外,也要造铁甲船!江苏南京一带的凹山,南山、姑山、桃冲、梅山、凤凰山都是铁矿产区。

杨鸿儒可是有初级工业知识包的!抗战时期杨鸿儒都能拉扯出来独立团兵工厂,要不是受灵气所限,杨鸿儒都想把107造出来了。

是的!杨鸿儒都准备造火器来着!后来他发现这个世界造不了火器!火药炸不开···枪、炮啥的几乎发展不起来。

除非灵气复苏结束,科学才能生根发芽。不然的话在冷兵器时代,科学永远要在骑士的铁蹄下瑟瑟发抖。

首节 上一节 819/13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揍了何雨柱我成了四合院霸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