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第111节

第176章 想收购贵集团旗下的所有戏院

“苏先生,咱们言归正传吧,是这样的,我上个月参加政府举办的拍卖会,在柴湾那边,靠近砵甸乍山的那一带,中标了一块高达三十二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中标费用在八千五百万港元,是用来建设一个大型工业园,此外整体建设费用大概在1亿港元左右,也就是说,整体投资资金,大约在1.85亿港元。

我们集团今年进行了多个投资项目,资金回流没有这么快,所以资金有些紧缺,但是我们又不想错过这个发展项目,所以当时就咬咬牙我便把它拍了下来,近两亿资金的投资,想找个合伙人不容易,苏先生的为人我也略有所闻,正巧在慈善拍卖会上遇到苏先生,所以我便想看看,苏先生对这个投资项目有没有兴趣。”

林柏欣将在慈善拍卖会所说的事情再次说了一遍,只是这次说得更加详细,同时,他还从包里拿出了一叠资料,递给了苏城。

苏城接过资料,第一张,便是这个工业园区的位置所在地图,画得非常详细。

在后面,便是地块的详细资料,以及拍卖成功的证明。

苏城拿着位置图看了起来。

这个位置,也不算太偏,在柴湾的东南边,砵甸乍山东北向的山脚处,再往东北方向,便是海峡,海峡的对面,就是将军澳,位置还是非常不错的。

缺点就是背靠着柴湾华人永久坟场,而且这块地块,有三分之一属于低矮山体,想要完全开发,需要推平或者依山而建,难度有点大。

当然,最大的优点就是地价不贵。

柴湾是市区的一隅,一向以来都给人一个隔涉遥远的印象。

实际上,柴湾很早便开发了。

1959年,柴湾原有的乡村被清拆,改建成27座徙置大厦;1968年,柴湾人口已增至80000人;1970年代,柴湾兴建大量工厂大厦,使柴湾变成了新兴工业区。

这里与沙田比较,位置实际上更好,身处港岛东面,到铜锣湾的距离还不到十公里。

对比目前的将军澳,就更加有优势了。

而且,因为开发得早,这里的人口早已达到了十几万之多。

八千五百万港元,拍下这么大一块地皮,的确不贵。

这里,可不像将军澳那种人都没几个的地方,是已经开发了二十年的片区,非常成熟了。

“林先生,原则上,我对这个投资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只是不知道你们要如何分配投资比例?”苏城放下资料,笑着问道。

“我们两家可以组建一个合资公司,你们最多可以占49%股份,至于投资和利益分配,也按照这个比例来分,不知道苏先生觉得如何?”林柏欣简单明了地说道。

林柏欣的意思是要当大股东,这点很正常,毕竟这是他拿下来的地块,不可能让别人反客为主的。

“基本上没问题,这样吧,我让我旗下的和记地产公司与你们公司接触,到时候再详细商讨。”苏城直接说道。

八千五百万港元,拿下三十二万平方米的地皮,简直就是太划算了。

至于后续的1亿港元建设一个三十二万平方米的大工业园,自然也不算高。

目前的香江工业园,可不是流行那种铁皮厂房,而是流行楼宇厂房。

很多小工厂,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只会租用一层或者半层的地方来生产加工。

大部分工业楼宇,绝大多数都是建设五六层以上,有些甚至建设八九层楼高。

所以,每栋工业大楼,一年的租金都是非常可观的。

这块地,虽然说靠近坟墓,甚至还有一部分是山地,但是这地价,真的是非常便宜了,便宜到可以忽略它的缺点。

当然,苏城不是专业人士,详细的情况,自然得让和记地产公司去调查清楚,然后再商谈合作细节。

这种涉及上亿港元以上的合作,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达成的。

“好,那希望咱们有机会合作。”林柏欣点了点头。

他也知道,谈这么大的合作,不容易成功。

不过,既然苏城口头答应了下来,基本上接下来就是到双方之间进一步商议的步骤了。

现在经济大环境只能说算一般,想找这么大的合作伙伴,可不容易,靠谱的合作伙伴,就更不容易了。

像苏城这种资金多,实力强的合作伙伴,可不容易找。

“林先生,冒昧提一下,你们丽新集团旗下是有家电影院公司吗?”苏城问道。

电影的成败,关键在于发行和门市两个环节上,而门市,就是指的电影院。

这次苏城邀约林柏欣,最主要的就是盯上了丽新集团旗下的电影院。

“不错,看来苏先生对我们丽新集团也算是比较了解,我们在1975年开始,尝试投资电影院,如今旗下已经有6家戏院,不过戏院其实不算很赚钱,我们的六家戏院,都处于市中心最繁华地带,一年为我们创造的利润,也不过是地产业的零头罢了,投资这个行业,算是有玩票性质。”林柏欣笑着说道。

70年代,香江政府规定全香江每个分区必须根据人口设有某数量影院座位,地产商获得地皮后,有责任在商场内兴建足够座位之影院,以后不得改作其他用途,如改建其它用途,需付出惊人的补地价,所以,如今整个香江,电影院数量达上百家之多。

丽新集团旗下拥有六家电影院,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电影势力了。

而且,丽新集团旗下的电影院,由于服务、环境和设备在香江都属于一流,所以口碑非常好,这点苏城也是听说过的。

这也是为什么,苏城想将林柏欣旗下的电影院收为己用的原因。

口碑对于一家电影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口碑,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数年积累。

实际上,苏城也可以现在就开新的电影院,一家电影院对苏城来说成本也不高,几十万港元就能开一家中小规模的电影院。

只是这种小规模的电影院,往往吸引不了多少观众。

而且,目前香江城区主要的地方,基本都开有电影院,再去增加,竞争太大了,还不如收购现成的。

“我想收购贵集团旗下的所有戏院,不知道林先生有什么条件?”苏城直接问道。

第177章 出价一千万!

“苏先生你这话问得,实在是太突然了,我都还没有心理准备,据我所知,电影业与地产业相比,赚钱的速度慢太多了,怎么苏先生也准备涉足电影业了?”林柏欣惊讶之余,有点好奇地说道。

“林先生应该知道,我在七月末的时候,收购了佳艺电视台,这一个多月以来,我对影视方面进行了布局,除了电视台之外,还创办了电影部门,不管是邵氏公司还是嘉禾电影公司,都有属于自己的院线,而我涉足这个行业,自然也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院线。”苏城解释道。

电影行业,赚钱并不算很快,去年香江最高票房的一部电影还是进口的电影《007之海底城》,票房仅有526万港元。

而本土电影最高票房的是嘉禾出品的《发钱寒》,票房是505万港元。

香江人口就这么点,电影市场就那么大,票房不可能高到哪里去。

而整个70年代,香江最高票房的电影,是在1976年上映的《半斤八两》,上映后广受欢迎,并且打败了进口大片《大白鲨》,最后获得853万的票房佳绩。

当然,这些都只是香江一地的票房,现如今,香江在海外还有众多重要的市场,如湾湾、新嘉坡等,几乎都是针对华人群体的,特别是湾湾,是香江电影最重要的一个票仓。

即使如此,一部冠军电影票房,加上海外票房也不过是几千万港元而已。

而电影并不是说你获得多少票房就能拿到多少的,还要进行分账的。

像那些独立的制片人,没有自己的院线,在香江获得的票房分账比例为30%到45%之间而已,海外市场的的分账就更少了,比例只有20%到30%之间。

当然,像邵氏、嘉禾这种拥有电影产业一条龙的,利润会高很多,基本上除去拍摄成本、片酬,剩下的都是公司的了。

香江的演员片酬,可不像后世内地那种动不动一部片一个明星演员就要几千万片酬,香江的演员片酬是很低的,基本上实行的是薪酬制,所以拍摄成本并不算高。

这也是香江为什么这么多人投资电影的原因吧,投资小。

苏城为什么要进入并不算很赚钱的电影行业?

当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他手中有后世众多的香江高票房电影,如果运营妥当,一年为他赚几个亿不是难事。

其次,等电影事业发展到一定地步,他还可以拍摄国际上那些高票房的电影。

华人电影不适合欧美市场?他有适合的剧本啊,况且,香江可一点都不缺洋人。

既然西方电影不适合用华人来拍摄,那就用洋人拍出来得了。

到时候,将这些西方受欢迎的电影拍出来,再拿到欧美去抢票房,那时候,可不仅仅是一年几亿利润那么简单了。

华人拍不出西方电影那种感觉?

那就在好莱坞挖人才,将好的监制、导演挖过来,反正剧本他大把。

培养属于香江的洋人演员,也不难。

而且,电影只是其中一方面。

一部高票房的电影,可以捧红很多的演员。

而这些演员,自然就属于苏城旗下的签约艺人。

艺人红了,自然能够为他赚更多的钱。

粉丝的钱,是最好赚的。

所以,电影公司,实际上可以拉动很多发展,不仅仅只是电影才会赚钱,附加值可不少。

林柏欣考虑了许久,和林建明对视了一番,才说道:“苏先生,我们集团旗下的电影院,卖给你们,也不是不能,毕竟这只是我们的副业,就是不知道苏先生能出什么价?”

电影院的投资,对丽新集团来讲,只是个尝试。

他们如今更重视的是房地产行业。

至于纺织业,那是他们的发家事业,自然不可能丢。

但是电影行业,目前对他们来讲的确可有可无。

而且如今如果能够将电影院出手,回笼一部分资金,对他们来讲,今年还能继续在房地产行业上继续发展。

只是,这样一来,他们原本在电影行业中有一定底蕴的情况下,卖出去的话,就彻底离开电影行业了。

所以,如果决定出售,肯定是有利有弊的,不过对他们来讲,利大于弊。

世界上,几乎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卖,不成交的原因,可能只是价格没有谈拢。

所以,林柏欣自然没有拒绝。

首节 上一节 111/2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时尚设计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