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第183节

  但是当看到收割机的效率,看到村里人一个个什么都不用干,就把麦子弄到晒场去晾晒的时候,他们直接把镰刀扔一边去了。

  割个锤子,有收割机不用,一家人弯着腰忙活半个月,就为了省那几十块钱,太扯了。能歇着,谁愿意干活啊。

  这收麦子可不是个轻松活,身体不好的,一个麦收下来得累出病,中午温度三十多度,晒的人能拖一层皮。

  “张师傅,在我们村吃点吧,大家都忙了一天了。”

  杨坡村的支书看着张斌忍不住说道。

  “吴支书,谢谢大家的好意。大家的心意我们领了,但是真不能,晚上我们还得忙,我们在咱们县,只能呆三天,谢谢大家好意了……”

  张斌摆摆手,带着大家向着旁边村子转移,机器的轰鸣声还在继续,华盛服务公司的人也在忙碌。

  “人家这事做的真中啊……”

  吴支书忍不住说道。

  “那可不,五块钱一亩,估计也就够个油钱。刚才我跟人家司机聊天,人家这收割机马力大,油耗高。现在柴油两块多一升……”

  旁边一个中年人说道,其他人也看着张斌他们离去的背影小声议论着。

  华盛服务公司是真心来服务的,还是来赚钱的,谁看不出来啊。五块钱一亩,人家给你收割好,还有人帮你把小麦送回家,这个价格,你换个人试试,十块钱都未必有人给你干这事啊。

  农村人虽然穷,农村人虽然没有外面做生意的人那么多花花肠子。但是对事情还是有基本判断的,谁是来坑自己的,谁是来帮自己的,他们心里很清楚。

  现在,华盛农业服务公司的所作所为,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第331章 上新闻联播的华盛集团:运20定型

  “今日,豫省夏收工作正式开始,华盛农业服务公司几百台大型收割机来到田间地头……”

  夜幕降临后,晚上七点,华夏新闻联播开播,华盛农业公司这次算是出尽了风头,直接上了新闻联播,而且篇幅很长,半个小时的新闻联播,这件事情足足占了十分钟。

  通过这十分钟,新闻联播把这件事情详细的介绍了一番。

  当看完这个新闻后,全国看到消息的农民一个个激动了起来。特别是豫省的农民,一个个充满了期待,因为这件事情他们知道啊,村里早就通知他们了,今年的夏收,有个叫华盛农业服务公司的公司会带着收割机来给他们收小麦。

  以前大家还有些不太敢相信,半信半疑。现在看到新闻联播后,大家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下来了。华盛农业服务公司都上新闻联播了,这不可能是假的了。

  而且在新闻联播上,李吉林也出来了,表示让全省各县市把夏收当做第一紧要任务,全力配合华盛农业服务公司来服务豫省的夏收工作。

  豫省农民很开心很期待,其他省份的农民却一个个羡慕起来。大家都是种地为生,他们也想要这种服务啊。

  不过在新闻里,他们也看到了希望。因为高平出镜的时候说了,华盛农业服务公司正在快速壮大,争取明年夏收服务范围能覆盖全国。而今年的秋收覆盖范围会更大。

  当然,新闻里也对华盛集团进行一顿猛夸,夸华盛集团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同时对华盛集团在科技领域给予了很大赞赏。

  总之这个晚上,华盛农业服务公司和华盛集团在华夏出了风头,被很多人知道,这对于华盛集团来说自然是好事。

  现在的华盛集团,也不需要全部低调了。毕竟接下来华盛集团的电子产品要在华夏大规模上市,品牌名气还是需要的。

  夏收正式开启,华盛农业服务公司正式忙碌了起来,华盛这个品牌的名气也在慢慢的在无数农民心中扎下了根。

  就在农业服务公司热闹的时候,在深城,盛宝航空工业公司的内部,一群人正在开会。

  徐华盛也来了,今天对于盛宝航空工业公司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忙碌,运20的最终设计今天要正式宣布定稿了。

  运20的总体设计工作已经耗费了很长时间,设计方案也是不断的进行各种修改。

  对于运20的设计,他们不断的进行修改。因为总有一些新技术不断的冒出来,总有一些新想法不断的冒出来。

  “徐总,我来汇报一下运20最终定稿方案……”

  会议室内,程有时在会议室的最前面,巨大的液晶屏幕上直接显示出各种数据。

  程有时现在是运20的设计总师,其实要论能力,那几个从苏联挖过来的大佬实力更强,但是徐华盛还是让程有时当了设计总师。因为他不能让未来的历史书上写着,华夏第一款战略运输机的设计总师是苏联人。

  当设计总师,对于程有时来说是一个重担,但是也是一次巨大的机会。所以这段时间,程有时非常的谦虚,一边担任自己的工作,一边不断的学习,耐心的听从所有人的意见。

  不仅仅是他,在盛宝航空工作的所有人都是如此,一个个犹如海绵似得学习知识。那些从苏联挖来的技术人员肚子里的存货,都快被这些人挖空了。为了掏这些人脑子里的知识,华夏这边的技术人员恨不得天天给这些人灌白酒。

  除了程有时这些年纪比较大的人之外,在盛宝航空还有一个庞大的年轻队伍。他们就是盛宝航空从各大高校以及各大企业挖过来的人。这些年主打一个年轻,一个个二十多岁,年轻好学又聪明。

  加上盛宝航空的工作氛围和待遇,这些年轻人安心下来后,能力提升那叫一个快啊,这个年轻的团队可能再过几年就能挑起重担了。

  一单他们成长起来,盛宝航空就算有了中流砥柱,这些年轻人可以在盛宝航空工作很多年,不仅可以为盛宝航空贡献自己,还能帮盛宝航空带出更多人才。

  只有到那个时候,有了不断层的人才,盛宝航空才算是真正有了底气。现在盛宝航空这边人才不少,但大部分人才都是从其他公司借来的,这些人早晚都要走的。毕竟他们都是华夏航空产业的顶尖人才,是属于国家的人才。

  “运20,长度53.24米,高度,16.83米……”

  程有时开始介绍最终的定稿设计,听着程有时的讲解,徐华盛笑了起来。

  最终的设计方案已经和自己最初给的运20的设计方案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各种数据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原因很简单,那些苏联顶级设计师来了之后,看到运20的数据后直接瞧不上了。

  这数据,有些低,不管是载货量还是航程还是起飞重量这些东西都是如此。

  所以原来的设计直接被推翻,重新开始设计数据。现在定稿的数据是很优秀的。这个数据,比美国的C17数据还要优秀一些。

  整个飞机的数据比C17要强一些,比原版运20更是要强不少。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278吨,最大载荷重量高达82吨,最大航程更是达到了12000公里。货仓更长更大,可以装的武器装备也更大。

  运20装备四台盛宝航空自己研发的涡扇发动机,这款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达到了20吨,比C17的发动机强悍不少,C17的发动机最大推力也不过18.5吨。

  各项数据都要比C17优秀,特别是航电方面,更是要比C17优秀很多很多,比伊尔76更是形成代差。毕竟徐华盛有超过这个时代三十多年的眼光和技术。

  当然载重量运载数据这些是没办法和C5以及安124这俩巨无霸相比,毕竟运20和他们不是一个级别的。

  但是运20的设计却不仅仅只是一款运输机,运20是一个多功能运输平台,可以变成加油机,可以变成预警机等等。

  每款飞机有每款飞机的优势和劣势,对于华夏来说,现在这款运20就是华夏急需的一款飞机。至于更大的飞机,目前华夏还真没太大需求。

  新款的运20已经能够满足华夏的需求了,毕竟华夏目前也没有想着称霸全球,不太追求全球投送能力。

  听完程有时的讲述,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设计定稿,接下来就是样机的制作和未来的试飞。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需要突破适航技术,为国产民用大飞机打基础。

第332章 进展神速的外贸三代机:盛宝航空的野心

  “现在既然设计已经定稿了,那么咱们就进入下一个阶段吧。第一架样机正式开启生产,争取今年能够首飞……”

  徐华盛直接说道,下面的人也脸上全是期待。

  在盛宝航空这些日子,每个人都在快速的成长。眼界宽了,能力涨了,个人待遇也好,很多人现在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了,这才是这个工程最大的收获,这种收获比制造一架大飞机更重要。

  运20项目,能给华夏积累很多造大飞机的经验和技术。

  有了这些积累,未来华夏造大飞机的能力会越来越强,最后达到技术井喷,然后就是各种各样的大飞机自然而然的就开始出现。

  华夏的科研人员是非常牛逼的,只要技术突破后,他们能把各种技术玩出花来,而且能把各种产品做成白菜价,未来也许有一天,国内能造飞机的民营企业都数不胜数。

  想想未来华夏对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大摸底的收获,很多原本以为很先进的技术,华夏竟然有许多民营企业竟然已经掌握了,可见华夏人的聪明之处。

  只要技术成熟了,产业链成熟了,未来说不定一个小作坊手工都能给你攒出三代机出来。

  想想未来的相控阵雷达,徐华盛都想笑。在国外被吹上天的相控阵雷达,未来华夏这边竟然能给安装到玩具上,那价格恨不得做成白菜价,太尼玛变态了。

  运20现在技术储备已经够了,很多关键技术已经突破。包括他用的发动机都已经定型正在各种数据实验。

  有了这些技术,运20如果顺利的话,今年就能首飞,试飞如果顺利的话,三五年这款飞机就可以正式定型了。

  至于最后定价是多少?华夏军方会采购多少?目前还不确定。这要看未来的战略需求,不过未来华夏对于这种战略运输机的需求肯定是非常大的。只要价格合适,军方采购数量也会是很多的。

  而且这款飞机还可以对外出售,卖给和华夏关系好的国家赚外汇。同时这款大飞机上的很多技术都可以下放到其他产业上的。

  航空业是尖端技术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用的很多技术在其他行业一样能够有大用处,这些技术推动整个工业技术的发展。

  就算最后军方不采购,也卖不出去,徐华盛也不会觉得浪费。大不了华盛集团自己采购,他娘的用这飞机来运快递。这叫民用战略运输能力,平时民用,战时军用。

  就好像运输汽车的滚装船,那玩意能运汽车,就能运坦克,运战车,运其他军备。

  运20的设计正式定稿,这对于盛宝航空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喜事。毕竟运20项目可是盛宝航空目前最大的项目了。

  “徐总……”

  从运20项目组出来后,徐华盛直接来到S-14的项目部。

  S-14的项目对于盛宝航空来说也非常的重要,毕竟S-14是目前盛宝航空第一个战斗机项目,而且还是三代战斗机。

  虽然S-14只是一款单发多功能战斗机,但也是三代机啊。三代机在这个时代可是最先进的代表啊。好多国家想买都买不到的,这可是最先进的战斗机。

  更何况这款战斗机还有垂直起降版本,这个版本是徐华盛给小国准备的大杀器。有了垂直起降的三代战斗机,再加上新型两栖攻击舰,那就是小国航母啊。

  “现在进度如何了?”

  徐华盛直接问道,S-14项目成立后,徐华盛也只是偶尔过来几次,其他的事情都交给项目组,徐华盛并没有过多的插手。

  不过对于项目组来说,这个项目在技术上要突破的难点并不多,毕竟这款战斗机很多技术都是歼10项目的弱化版技术,都是有现成的东西。项目组的人员只需要把设计做好就行了。

  “徐总,目前进展顺利。总体设计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最多两个月就可以最终定稿,到时候第一架原型机就可以生产了。我们的计划是今年年底首飞,争取95年能够定型量产……”

  项目部,S-14的总设计师杨威开始给徐华盛介绍项目的进度。

  杨威,这可是徐华盛亲自挖来的超级潜力股啊。因为这个人就是原时空里面歼20的设计总师,他就是一个活着的传奇。

  而现在,因为徐华盛这只小蝴蝶,华夏的歼十项目进度飞快,歼20项目也提前很多年启动,所以今年只有29岁的杨威没能和原时空那样成为歼20的设计师。

  不过他的天赋还是如此逆天,能力相当出众。为了把他挖过来,徐华盛可没少费工夫,被成飞可是敲走了不少好东西。

  但这些东西换来这些技术人员也是值得的。杨威对徐华盛也很感激,他没想到自己年仅29岁,就能主持研发一款三代战斗机,这是何其的信任自己啊。

  而且这款战斗机还分三个型号,还有垂直起降版本,这可是大工程。所以当初杨威听完这个项目毫不犹豫的跟徐华盛来了,哪怕工资低也愿意来。

  作为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作为一个连高中都没有上就直接上大学的天才,他心里是有自己的傲骨的。虽然现在还年轻,但他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能完成这个工作。

  事实也证明了他的能力,现在杨威带着这个年轻的团队,全面主持S-14的研发工作,一切都进展顺利。

首节 上一节 183/1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西游:打造巨乘佛教,迪迦爆西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