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

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 第608节

  就像这部《卧虎藏龙》,李安的确很希望陈启明这个在欧美拥有不俗市场的人出演。

  但他也不能因此就强制要抢人家的主导权。

  对于导演,特别是类似李安这种大导演,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是很高的。

  哪怕有求于人,肯定也不会因此就受制于人。

  如果有更合适的人选,他绝对会想尽办法用这个人。

  跟李安商讨完,他也没多待,没多久便告辞离开。

  而陈启明这边则在下午乘机赶往香港。

  在接下来的两天假期里,先后拜访了一下在香港的朋友。

  当然,除了他拜访别人,同样有很多人来拜访他。

  娱乐圈就是这么现实,当你功成名就,有的是人愿意登门拜访你。

  假期结束,二月四号下午,陈启明与其他几个《黑客帝国》的工作人员便一起乘机飞回美利坚,继续《黑客帝国》的拍摄。

  绿幕拍摄很辛苦,也很考验演员的演技。

  还好的是陈启明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拍摄起来也算得心应手。

  《黑客帝国》在美国拍摄了一个多月,三月中旬,又转战至香港,拍摄一些在这边的外景戏。

  顺带的,也让陈启明有时间回到太平洋影视,帮着筹画《郑和下西洋》的准备工作。

  目前,《郑和下西洋》的准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相比太平洋影视以前的电影,这部片子的投资更大,场面也大。

  自然而然的,准备工作也就更多。

  各种场景的搭建,外景的勘查,这都需要时间。

  幸好的是,太平洋影视这几年也算拍过不少大片,对制作大制作有经验,因此准备起来也算有条不絮。

  与此同时,陈启明也在拍摄间隙开始准备自己的新专辑。

  本来,陈启明的计划是今年不发专辑的。

  但架不住粉丝热情似火,几乎每次他出现在公共场合,粉丝都会询问他新专辑的问题。

  长此几次,陈启明自己也觉得,不应该辜负歌迷。

  所以,哪怕今年很忙,他也会准备一张唱片。

  新专辑不会只是一个单一语种,而是一张混合语种的专辑。

  英语、国语、粤语、日语、韩语都会准备。

  目前,陈启明暂定准备了这几首歌。

  第一首是《富士山下》。

  这一首歌便会制作国语、粤语、日语三个版本。

  第二首,《k歌之王》,这首歌则是有国语、粤语两个版本。

  第三首,《谢谢你的爱1999》

  第四首,《太多》

  第五首,日语歌《Lemon》。

  第六首,英文歌《Whataya Want from Me》。

  第七首,韩语歌《Y (Please Tell Me Why)》

  七首歌,不同版本加起来,合计十首歌,正好组成一张正式专辑。

  这里,或许有人说了,这些歌曲放在一张专辑里,并不是一个风格,相互不匹配。

  的确,这些歌曲类型不同,有rap,有摇滚,有电子音乐,也有伤感情歌,并不适合放在一张专辑当中。

  但是,这是别人。

  在陈启明这里,不管是他,还是歌迷以及乐评人们都不会觉得歌曲风格不合。

  一直以来,陈启明的风格就以多变著称,每个风格的音乐他都有尝试。

  说他百变天王也不为过。

  因此,这种风格不一的歌曲在别人那里或许给人一种割裂感,但在陈启明这里,这却是完全合理的,且与他的风格百搭。

  另外,关于歌曲的语种不统一这点。

  这却是陈启明故意的。

  明显能看到,专辑中,国语歌曲比较多。

  其他语种只有一首或者两首。

  这除了陈启明太忙,没时间制作统一语种的多张专辑外。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想尝试一下,看看他的混合语种专辑的销量具体会怎样。

  如果说销量不错。

  以后他的专辑便会多是这种混合语种。

  这样的好处便是,既能省时省力,也能推广一波国语歌,让国语歌在市场上的占比提升。

  说起国语歌在全球市场的比重,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过来,随着陈启明在全球的爆火,除了他自己的国语歌在全球得到了一定热卖外。

  其他中国歌手的经典专辑也因此获利得到了很明显的推广。

  不过,这其中比较让人意外的是,在全球上专辑销量非常不错的中国歌手却不是仅次于陈启明的香港四大天王。

  而是宝岛音乐教父罗大佑。

  他的专辑《之乎者也》是目前全球市场上,除了陈启明的专辑以外,最畅销的一张专辑。

  据统计,截止目前为止,这张专辑在全球市场已经卖出了接近两千万张。

  对于罗大佑能取得如此成绩,有人感到不可思议。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却又是实至名归。

  作为华语音乐最杰出的贡献者之,同时也是现代中国流行歌曲的启蒙者,罗大佑在全球华人地区的声望本身就不俗。

  他的《之乎者也》直接奠定启蒙了无数后来者音乐。

  音乐圈这些年有这么一句话,“学流行音乐,有两张专辑你必须听,一张是罗大佑1982年发行的《之乎者也》,这是华语流行音乐的开始,另一张则是陈启明的《心太软》,这是流行歌曲的巅峰者,首首经典。”

  这几年,随着时间流逝,以及陈启明的功成名就,《心太软》在乐坛的影响力越来越广。

  无数年轻人视这张专辑为最喜欢的专辑。

  同时,无数陈启明的歌迷都是从这张专辑开始喜欢上他。

  这张专辑于陈启明,无亚于甜蜜蜜于邓丽君,无亚于吻别于张学友。

  他直接代表了陈启明,代表了无数人对这张专辑的喜欢。

  这几年来,陈启明发行过无数专辑,哪怕他的英文专辑在全球大杀特杀,一度打得迈克杰克逊都要暂避锋芒。

  但在中国这边,他的巅峰之作还是《心太软》。

  之所以如此,除了这张专辑是中国第一张销量一年就破千万的专辑,以及他的全曲经典外。

  还有一个原因则来自于怀念。

  对青春的怀念。

  就像后世九零后的青春是周杰伦,是林俊杰,是许嵩一样。

  在九十年代,陈启明也成了一批人的青春。

  《心太软》发行于1993年,距现在已经6年。

  6年时间说不长,但也绝对不短。

  这期间,曾经追逐陈启明的少年少女,大部分已经进入社会,在社会打拼,开始他们崭新的人生。

  甚至,有的人在此时可能都已经为人母为人父。

  青春,就是过的那么快,也那么突然。

  代表了当代娱乐主力的青春的《心太软》这张专辑的影响力越来越高,让它被无数人视为心中唯一的经典。

  《之乎者也》能与之媲美,凭什么?

  凭他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凭它是无数音乐人的启蒙必听专辑。

  凭它是陈启明这一代目前乐坛主力当年的启蒙音乐。

  正是这种名声。

  在陈启明打开全球市场以后,罗大佑在全球范围内都一度名气很大,超过了四大天王。

  而除了罗大佑在全球市场有不错的销量外,四大天王中的张学友也不错。

  他也是受陈启明影响。

首节 上一节 608/6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华娱:大导演从拿下女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