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444,拜占庭再起

1444,拜占庭再起 第593节

  他的手中拿着一封信,时不时摊开看看,眉头时而紧蹙,时而松缓。

  “陛下,走来走去并不能解决眼前的难题。”

  一位老者坐在一边,静静地注视着稚嫩的小国王。

  “宰相,在你看来,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君士坦丁堡?”

  阿莱克修斯停下脚步,忧愁地看着宰相。

  “早在几年前,我们就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愿意向伊萨克皇帝效忠,但得保留自主权,就像当年,我的祖先对他的祖先那样。”

  “现在,他们击败了白羊人,灭亡了奥斯曼人,还带着舰队来到这里,肯定是想彻底吞并我们!”

  “那个无赖马库斯简直嚣张,完全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阿莱克修斯有些生气。

  “所以呢,您准备怎么办?”

  宰相叹了口气。

  “反抗吗?”

  “我姐姐寄来了信件,她告诉我说,白羊王会保护我们!”

  阿莱克修斯挥舞着手中的信纸。

  “白羊王?呵。”

  宰相冷哼一声。

  “我建议您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据我所知,他们已经自顾不暇了,乌宗哈桑压根没有能力来帮助您,也没有精力来帮助您。”

  “那些本来驻扎在城外的白羊军队在几天前突然离开了,返回大不里士,难道您就不奇怪是为什么吗?”

  “为什么?”

  阿莱克修斯愣了一下。

  “白羊王朝战败,需要军事力量来弹压地方,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等他们恢复国力,一样会派兵保护我们的!”

  “我认为您是时候关注一下政事了,整天沉浸在书本中并非什么好事。”

  宰相恨铁不成钢地看了他一眼。

  “根据情报,白羊王朝要出大问题了,战败之后,国内矛盾集中爆发,以塞尔柱哈屯为首的势力集团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指责大王子乌古鲁和君士坦丁堡相勾结,认为是他的背叛导致乌宗哈桑不得不把部分军队调回波斯,这才导致了战争的失利。”

  “这……这是真的吗?”

  阿莱克修斯一脸惊愕。

  “姐姐……她为什么没告诉我?”

  “这是不是真的,我不太清楚。”

  宰相继续说道。

  “但是,已经确定的是,乌古鲁把法尔斯地区大部分的中央派员都赶了回去,只留下了自己的铁杆亲信。”

  “乌古鲁还在设拉子大肆招兵买马,还不知为何多出了大量金钱。”

  “他向大不里士写了一封信,认为是哈利勒和雅各布的无能致使战争失败,要求乌宗哈桑处决二人,将他重新立为继承人。”

  “那这不就等同于公开反叛了吗?”

  阿莱克修斯十分震惊。

  “是啊,白羊内乱将至,乌宗哈桑一边收拢残兵,让渡利益给地方势力,一边用外交手段和乌古鲁不断接触,试图稳住他。”

  宰相说道。

  “最新情报说,乌宗哈桑约乌古鲁在一处荒原小城下见面,除了护卫外,双方都不带兵马,进行父子之间最后的谈判。”

  “乌宗哈桑把安纳托利亚让给了突厥人,把我们这里的驻军撤了回去,这不是因为他想这么做,只是因为他没办法了。”

  宰相说完,阿莱克修斯沉默良久。

  “您的意思是,我不能听从姐姐的建议,不能死守城市,应该和君士坦丁堡谈判。”

  “死守城市?”

  宰相苦笑着摇摇头。

  “毫无战力的军队,心向帝国的百姓,首鼠两端的商人……您拿什么死守?”

  “那就只有谈判了。”

  阿莱克修斯喃喃自语。

  “不,您手里毫无筹码,没什么谈判的必要了,我建议您全盘接受他们的条件,伊萨克陛下对自己人历来仁慈,您如果将完整的城市和全部文册拱手相让,他绝不会亏待您。”

  宰相站起身,冲阿莱克修斯微微一躬。

  “这就是我最后的建议,我老了,这么多年,也该退休了。”

  “您——”

  阿莱克修斯伸出手,正想挽留,卫兵队长却急匆匆地推开大门,跑了进来。

  “陛下,马库斯大人在码头等待,他说,只等半个小时!”

  卫兵队长禀报道。

  阿莱克修斯和宰相对望一眼,咬了咬牙。

  “去请他过来——”

  阿莱克修斯说到一半,停了下来。

  “不,请他等着!”

  阿莱克修斯将手中的信扔向一边,迅速脱下身上的盛装,摘下头上的皇冠。

  “去把专制公的服装和冠冕取过来,马库斯是我的手足兄弟,我亲自去码头迎接!”

第319章 黑海大婚

  烈阳炙烤着大地,似乎想把最后的水分全部抽干,荒芜的土地上,从山脉间流淌下来的河流干涸见底,零星的耐旱植物顽强生长,远处的山坡下游荡着几匹骆驼,澄澈的天空中翱翔着一只苍鹰。

  这里是波斯西部,荒芜和干旱是这片土地的主旋律,村庄和城镇围绕着水源零散分布,大量的游牧部落分布在这片荒原上,逐水草而居。

  波斯的夏天是最难熬的,炎热,干旱,许多地方滴水不降,只有少数地区存在着河流和湖泊,可供人类生存。

  当然,这里位于扎格罗斯山脉和库赫鲁德山脉之间,地处高原,海拔较高,气温暂且能够忍受,如果再往东走,来到高原之外,干旱和炎热将更胜一筹,广大的沙漠能够让一切旅客望而生畏。

  荒原上,一支骑队正缓缓走着,马匹和骆驼耷拉着脸,骑兵们更是少言寡语,将自己的口鼻用布料堵起来,阻挡着时而刮起的风沙。

  骑队中,乌宗哈桑沉默地注视着前方,全是一览无余的荒漠,没有一点人类生存的迹象。

  比起一年前,此时的白羊王显得愈发苍老,脊背更加佝偻,须发白了一片,皱纹也加深了很多,沉重的眼皮下,黯淡的双眼布满血丝。

  决战失利后,乌宗哈桑一路逃亡,在安卡拉城见到了比他先跑的两个儿子,收拢部分残兵,继续逃跑,从安卡拉到迪亚巴克尔,再到大不里士,速度飞快。

  逃回大不里士后,乌宗哈桑对自己的轻敌和冒进做出反思,又将同样飞速逃回的两个儿子叫了过来,将他们痛骂一顿,认为他们没有管理好自己的部队,导致不少部落临阵脱逃。

  乌宗哈桑看着沉默不言的三子雅各布和依旧吊儿郎当的次子哈利勒,只觉怒火攻心,又想起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长子乌古鲁,失望更甚,准备召回乌古鲁,重新委以重任,顺便将法尔斯的部队抽调回来,加强中央力量。

  可是,就在乌宗哈桑发布命令的第二天,他的妻子塞尔柱哈屯就找上门来,并将一摞文件扔给了他,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让他顿时心如死灰。

  他的长子乌古鲁·穆罕默德和东印度舰队达成了协约,从他们手中得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粮食金钱,密谋反叛。

  在确认消息属实后,乌宗哈桑独坐王位,怔怔无言,从中午一直持续到黄昏。

  接着,第二个消息迅速传回,信上说,乌古鲁已经把中央驻员全部遣返,大肆提拔亲信充当骨干,同时借钱养兵,扩军备战。

  随后,第三个消息紧随而至,写信的正是他的儿子乌古鲁,信上说,安纳托利亚的失败完全是由于哈利勒和雅各布的无能,希望乌宗哈桑处决他们,重新将他立为继承人。

  信的末尾,乌古鲁威胁道,如果乌宗哈桑不答应他的请求,他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清君侧,除国贼。

  乌宗哈桑读完信,沉思良久,开始布置。

  乌古鲁的信看上去十分凶狠,但实际上,乌宗哈桑却从中读出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意味,在他看来,乌古鲁不是什么狡诈小人,造反欲望其实不太强烈,没想推翻他的统治,核心诉求就一个:我要当继承人。

  老实说,乌宗哈桑最开始的确答应了乌古鲁的母亲,要将他立为继承人,前半生也的确将他往继承人的道路上培养,可是,政治从来都不讲情面,乌宗哈桑迎娶了塞尔柱家族的名门贵女,从而加强了自身的正统性,自然得付出相应的代价。

  在塞尔柱哈屯日复一日的诋毁和构陷下,乌宗哈桑也的确和长子渐行渐远,在很大程度上都忽视了他的感受。

  对于塞尔柱哈屯和她背后势力对乌古鲁的打压,乌宗哈桑有所察觉,但也没能进行有效的保护。

  在伊斯兰世界,这种事情实在太常见了,想当年,他也是击败了自己的兄弟,这才坐稳了迪亚巴克尔的王位。

  在乌宗哈桑看来,乌古鲁是被塞尔柱哈屯活生生“逼反”的,本身并不太敢起兵反抗自己的父亲,尽管有了东罗马帝国的支持,还是显得犹豫不决,颇有些举棋不定的意味。

  如果换做他,根本不会写信,也不会盼望可能会有的和谈与妥协,他会趁着中央空虚,直接点起兵马,杀向大不里士。

  于是,乌宗哈桑开始了自己的布局,一方面将外地士兵调回首都,另一方面假意和谈,争取稳住自己的儿子。

  除此之外,他也重新认识到了东罗马帝国在印度洋上早已不可小觑的号召力,开始联络印度洋上的穆斯林势力,准备对东印度舰队发起一次袭击,将基督教势力赶出印度洋。

  “帕迪莎,到了。”

  乌宗哈桑的亲兵首领指了指前方。

  乌宗哈桑选择的谈判地点还不错,这里一片荒芜,四周一览无余,不用担心埋伏和偷袭,远处的山脉延绵起伏,宛如沉睡的巨兽。

首节 上一节 593/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道德绑架?笑死,我根本没有好吗

下一篇:重生南美做国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