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444,拜占庭再起

1444,拜占庭再起 第598节

  “那就战吧,我会为你们祝福的。”

  谈及阿兹特克皇帝,瓦伦斯的眼里也露出一股厌恶之色。

  “有把握么?”

  “差不多了,皇帝的舰队又来了一次,这次带来了一百个瓦兰吉卫士,全身链甲,火枪和大斧样样精通。”

  “皇帝对这次远征很重视,还运来了不少火油罐和火药罐,用以恐吓敌人。”

  哥伦布冷笑一声。

  “三十门火炮,两百匹战马,十个铁甲圣骑兵,一百个瓦兰吉卫士,五百个武装水手,一千五百个泰诺人仆从兵,几万名东谷地仆从兵。”

  “我倒要看看,特诺奇蒂特兰还能拿什么来抵挡!”

  哥伦布的嘴角扯出一抹残酷的微笑。

  “美洲虎战士?雄鹰战士?黑曜石链剑?呵呵……”

  “我已经派人去找东部谷地的其他皈依城邦了,他们也会带着人手赶过来。”

  哥伦布指了指山坡上的长队,看向瓦伦斯。

  “这些人是从韦霍钦戈来的,是东谷地的最后一批了,等他们完成洗礼,我们就立马进军特诺奇蒂特兰。”

  “在此期间,你得依照皇帝的指示,准备更多的奶牛和猪羊,三城同盟人口众多,我们会在结束洗礼后封锁城市,释放天花,把死硬者都干掉。”

  “要是不够,就写信回去,找皇帝要。”

  “够了,我会让更多人接受洗礼的。”

  瓦伦斯说道。

  “皇帝说,除了脓水外,结痂粉末也可以,我试过了,虽然效果没有前者好,但也还可以用。”

  瓦伦斯抿了抿嘴。

  “就不能多给些时间吗?”

  “没时间了,你是管外交的,应该清楚,现在是特诺奇蒂特兰最脆弱的时候,我们已经和伪王的妹夫搭上了线,他决定皈依基督,在背后捅刀子。”

  哥伦布说道。

  “如果日子拖长了,阿兹特克伪王很可能会察觉。”

  “哦,对了,皇帝来信,以后不准将这个地方称为阿兹特克,全部改称特拉斯卡拉。”

  哥伦布说道。

  由于政治所需,东罗马帝国对墨西哥文明的记载全部以最先归顺的特拉斯卡拉为叙事主体,力求抹除阿兹特克的存在,将其描述为一个自北而来的野蛮政权,霸占特拉斯卡拉人的土地,将他们的人民活祭给所谓的神明。

  自北而来是真的,外来入侵也是真的,霸占土地和活人祭祀当然也是真的,用一大堆真话编织出的东西才会更有说服力。

  而东罗马帝国,则是上帝派来拯救特拉斯卡拉的使者,会带领他们消灭野蛮而残酷的阿兹特克,回归帝国的怀抱。

  “行,这不是什么大事。”

  瓦伦斯点点头。

  “特拉斯卡拉的几个首领呢?最近怎么没见过他们。”

  “只留了一个最虔诚的,剩下两个被我软硬兼施送去君士坦丁堡了,他们将接受伯爵的册封,接受皇帝的赡养,在君士坦丁堡活到死。”

  哥伦布哈哈大笑。

  “还有一件事,皇帝准备抹除旧文化残余,先从东谷地开始,禁止活人祭祀,禁止食用人体部位,禁止荣冠战争,书籍全部收缴,雕像文物全部运回君士坦丁堡,地名也得改!”

  哥伦布从口袋中翻出一份皱巴巴的地图,递给瓦伦斯。

  地图很精致,上面标出了各个城邦,并附上了它们的新名字。

  “炙物城特拉斯卡拉,更名为新雅典。”

  哥伦布扔掉烟蒂,又掏出一根。

  “柳城韦霍钦戈,更名为新迦太基。”

  “瀑城乔卢拉,更名为新以弗所。”

  炙物城,柳城,瀑城,这是墨西哥南部高原上的东谷地同盟,与仙石城,小丘城和竿城组成的中谷地同盟势不两立。

  几十年前,地质变动带来火山喷发,大量的烟尘遮盖了太阳,让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几乎与君士坦丁堡之战同一时间,墨西哥高原上陷入了严重的饥荒,时任阿兹特克皇帝蒙特祖玛一世为了减轻人口压力,同时也为了他们的神话,发起了血腥的荣冠战争,每一次都有成千上万人被活祭并分食,主要受害者就是东谷地同盟。

  所谓的神话,无非是什么太阳出了问题,需要活人祭祀才能继续运转之类的胡言乱语。

  “竿城特拉科潘,更名为新尼西亚。”

  “小丘城特斯科科,更名为新士麦那。”

  哥伦布继续说着。

  “仙石城特诺奇蒂特兰,更名为新君士坦丁堡。”

  “至于这一片大陆。”

  哥伦布昂起头,骄傲地环顾四周。

  “这是我们的新罗马!”

  ……

  1472年10月30日,东罗马帝国阿兹特克远征军在新雅典集结完毕,开始向西进发,目标特诺奇蒂特兰。

第321章 帝国文官制

  光阴流转,日月如梭,和风细雨中,1472年的秋天如期而至。

  天气已经渐渐寒冷,海风中透着一股凉意,一位青年骑着马,缓缓走在下山的小路上,道路并不陡峭,温顺的母马也十分稳健。

  山间风景美如画,山腰的绿树和山顶的白雪相映成辉,夕阳西下,晚霞的辉光更是给白雪皑皑的山顶镀上了一层黄金。

  这里是奥林匹斯山,万神之山,古希腊神话的圣山,据传说,这座山曾是众神的居所,人迹罕至的中部主峰则是众神之首宙斯的宝座。

  罗马皈依基督教后,多神教地位大不如前,到15世纪末期已经基本消亡,这座圣山也成为一座位于帖撒罗尼迦附近的普通山脉,成为色萨利大区和南马其顿大区之间的界山。

  几年前,皇帝在君士坦丁堡设立皇家科学院,资助维内托·维托里奥发明望远镜,并答应了他的请求,将为他修建一座天文台,用以天文学研究。

  维内托跑遍了整个帝国,反复考察各地情况,只为挑选出最好的观测点。

  也许是喜欢这里的风景,也许是认为这里与巴尔干第二大城市帖撒罗尼迦很近,也许是受到了古希腊神话的影响,认为这里是“光之处”,是距离神国最近的地方,维内托最终选择了奥林匹斯山,准备在一处视野开阔的山腰上建造天文台。

  天文台耗资不少,皇帝也对这种科学研究十分重视,哪怕鏖战正急,也并未让天文台的建造受到影响,一辆辆马车拖着各种建筑材料爬上山腰,一个个奴隶将大理石安装在基座上,一位位建筑师为天文台贡献自己的才华。

  就在去年,奥林匹斯天文台正式竣工,居住区,研究区,观测区,小教堂……一应俱全。

  天文台落成后,山脚下的小村庄迅速迎来发展,村民们会为天文台定期提供粮食和各种补给,天文台的工作人员也喜欢在闲暇时期来到村里,在酒馆中小酌几杯,听听吟游诗人的诗歌,听听老酒客们胡编乱造出来的传奇故事。

  天色渐暗,山脚下的村庄亮着灯火,空气中似乎也飘散着淡淡的酒香和食物的香气,年轻人精神一振,拍了拍马背,小跑起来。

  村子越来越近,农田和畜栏多了起来,村口的水井边,农夫挑着水桶走回家中,路边的田地里,几个孩子围成一堆,追逐嬉闹,他们会在晚上负责看守葡萄田和橄榄田,但提防对象可不是小偷,而是鸟兽。

  这里民风淳朴,如果路过的旅客口渴了,想摘几串葡萄吃,那是不算偷的。

  仓廪实而知礼节,皇帝不喜欢搜刮民财,多年的轻徭薄赋让东罗马帝国的百姓过上了从前难以想象的美好生活,肚子填饱了,才会有人关注文明和文化,法治与道德。

  “赫里斯,要不要尝尝我家的葡萄!”

  孩子们发现了年轻人,一个大孩子挥动着手中还剩半截的熏火腿,含糊不清地冲他叫喊着。

  “你上次说,我家的葡萄不如老约翰的好吃,这一次我们用了骨粉肥料,看看如何?”

  “改天吧!今天我想喝酒!”

  赫里斯也大声吼着,冲孩子们挥挥手。

  “山里冷,可别喝醉了,小心冻死在半路上!”

  孩子们一阵大笑,冲赫里斯做个鬼脸,跑开了。

  赫里斯笑着摇摇头,径直走向自己的目的地,将马匹拴在柱子上,推开酒馆的门。

  酒馆里很是热闹,一切如常,回家的猎人拎着血淋淋的野兔和酒馆主争论着价钱,酒客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木桌前,冲女侍者开着粗俗不堪的玩笑,每个人的手里都捧着一大杯浑浊的麦芽酒。

  赫里斯显然也是酒馆的常客,老态龙钟的酒馆主隔着吧台冲他微微点头,几名醉醺醺的酒客也向他大声打着招呼。

  赫里斯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很喜欢这种气氛,也微笑地环顾四周,却发现了一些陌生的面孔。

  一位身材高大的陌生人审视着他,从头到脚地将他打量了一番,目光中透着骄傲和不屑。

  “什么时候,蛮荒之人也能到罗马人的酒馆里喝酒了?”

  正欲走向吧台的赫里斯皱了皱眉,没有理会他,可陌生人却横跨一步,挡住了他的去路。

  “问你呢,蛮子。”

  陌生人打量着他略微奇特的五官和偏深色的皮肤,嘴角微微翘起。

  “你是从哪里来的野种?”

  “印度?刚果?古巴?新色雷斯?”

  酒馆中的气氛凝滞下来,酒客们注视着两人,有些人眉头紧蹙,有些人满不在乎,还有些人则吹起口哨,等着看一场好戏。

  赫里斯没有回答,面色平淡,似乎在等待着陌生人的让路。

  “喂,你——”

首节 上一节 598/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道德绑架?笑死,我根本没有好吗

下一篇:重生南美做国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