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4,拜占庭再起 第604节
以撒说道。
“一些来自意大利的名家会到学城担任教授,埃里泽尔可以跟他们学习。”
“那就多谢舅舅了。”
夏洛特笑着点点头。
“送埃里泽尔上学只是顺带,我来到君士坦丁堡,主要目的并非此事。”
夏洛特严肃起来,站起身,微微鞠躬。
“陛下,据我们观察,黑海北岸的鞑靼人势力已经在经年累月的内战中损耗过半,愈发寒冷的天气也让他们不得不把大量人口消耗在战场上,他们的军事力量已经很薄弱了。”
“以克里米亚女总督,狄奥多罗女亲王的名义,我代表我的丈夫亚历山大向您寻求支援,希望您能够出兵黑海,将草原上的鞑靼人余部彻底清除。”
夏洛特看向以撒。
“他们的存在对黑海商贸造成了严重阻碍,如果能够将他们清除干净,我们和莫斯科大公国之间的商业往来就安全很多,甚至可以借此机会联系到基辅大公国,通过他们将商品买到波兰和立陶宛。”
“我认为,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事情,您不用派出太多军队,他们的实力已经远远不比当年了。”
以撒微微点头,沉吟着。
实际上,他的确准备在黑海沿岸大动干戈,将黑海变成东罗马帝国的后花园,首当其冲的也就是盘踞黑海以北的克里米亚汗国。
实际上,在哈吉格莱时期,克里米亚汗国的综合国力在鞑靼诸汗国中数一数二,坐拥黑海贸易和草原贸易的关键商道,国势昌盛。
但是,哈吉格莱死后,诸子争位,国力不断亏空,黑海商路由东罗马帝国牢牢把控,他们很难继续从中获益。
原时空中,克里米亚汗国一直活到了18世纪末期,是成吉思汗后裔所建立的国家中最长命的几个,商贸繁荣,武德充沛,哪怕到了16世纪末,也能偶尔烧个莫斯科。
可是,这个位面,可没有一个奥斯曼帝国来给他们输血,商贸无法正常开展,先进技术无法及时传入,作为黑海岸边唯一的穆斯林孤儿,他们的结局早已注定。
“嗯,你说得不错,我们刚才正在讨论出兵事宜。”
以撒看向夏洛特。
“这次出兵,我不准备派出太多正规军,只负责提供金钱和军需物资,其他的交给两大总督区和哥萨克王国,你认为如何?”
夏洛特思考片刻,重重点头。
“够了,只要有钱,我们可以说服不少部落倒向我们。”
“战后分配呢?”
查士丁尼出言问道。
“就依照从前说好的方法,克里米亚半岛归总督区,北部草原归哥萨克,如何?”
夏洛特看向查士丁尼。
“行,那就这么办吧。”
查士丁尼点点头。
克里米亚汗国的核心区就是克里米亚半岛,适合农耕,单论总体价值,甚至超过其余部分的总和。
“很好,既然你们决定了,我也不过多干涉。”
以撒点点头。
“先在君士坦丁堡住下吧,冬季过去后,我会派出舰队,支援你们的行动。”
第323章 圈地运动
正值隆冬,地面铺满白雪,天空灰沉沉的,鹅毛大雪刚刚平息,天空中偶尔还会落下一些雪粒。
驿道被白雪覆盖,目之所及皆为连绵不断的矮山,路边的石碑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一支骑队出现在道路上,高大的马匹在雪层上迈动着步伐,口鼻中吐出阵阵白雾,几匹骡子跟在后方,背上驮着大包小包的补给品。
骑手们全都穿着厚重的御寒衣物,外面是毛皮,里面则是棉衣,有些人的外衣十分华丽,有些人则相对朴素。
东罗马帝国的手工业振兴从许多年前便已经开始,首先得到大力支持的便是各种纺织业,这种商品需求量巨大,根本不愁卖,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
二十年来,东罗马帝国的几个纺织业中心不断繁荣,产量连年提高,丝绸,羊毛,皮革,棉花,亚麻……从生产到加工,带动了一大批产业,养活了一大批人口。
由于东罗马帝国拥有全欧洲最好的丝绸产地之一,并且几乎垄断了欧洲人所能触碰到的全部棉花产地,产自东罗马帝国的中高端纺织品迅速风靡地中海世界,并逐渐渗透到地中海之外,成为不少西非黑人贵族的最爱,走向半个地球。
不知为何,黑人明明生存在热带地区,但就是对洁白的棉布非常喜爱,有些酋长甚至把棉布当工艺品和奢侈品。
“大人,路碑!”
骑队中,一名骑手高兴地喊了起来。
东罗马帝国的交通驿站系统沟通整个帝国,在皇帝的指示下,每隔一段距离,驿道旁都会设置路碑,用以表明方位。
在这种人迹罕至的大山里,看见路碑便意味着找到了文明。
“去看看!”
中年队长指示道。
骑手跳下马,跑到石碑前,擦拭积雪,阅读着上面的文字。
石碑上共写有两种文字,分别是希腊文和拉丁文,也就是东罗马帝国的两种官方文字。
“这里是品都斯大道的一条三级岔路,我们现在位于迈措翁小镇和迈泰奥拉修道院的中间。”
骑手念叨着石碑上的里程数据,默默估算着。
“还有三个小时即可抵达迈措翁,足够了!”
“嗯,回来吧,我们继续赶路,日落之前必须抵达迈措翁!”
中年队长点点头,摘下帽子,拍了拍上面的积雪。
“这鬼地方,真是寒冷!”
中年队长抱怨道。
“简直比我的家乡还要冷!”
这里位于色萨利大区西北部,处于品都斯山脉中,历来便是偏远之地,气候不佳,海拔太高,冬季寒冷而漫长。
“呵呵,瓦连京大人,如果我没猜错,您应该是罗斯人吧?”
老向导笑眯眯地看着他。
“是啊,不过我很小就去随父母保加利亚了,是在布尔加斯长大的。”
瓦连京撇了撇嘴。
“布尔加斯可比这里好了太多。”
瓦连京的确是迁移到保加利亚的罗斯人,因为会希腊语,加上身高体壮,在保加利亚战争结束后担任瓦尔纳城的皇家骑警分队长,在任上将不少流寇窝点连根拔起,因功升迁,升任色萨利大区品都斯行政区的皇家骑警总队长。
“布尔加斯位于黑海岸边,有暖流,当然比这里好。”
骑队中,另一位瘦小的年轻人瑟缩着身子,开口说道。
“而且这里太高了,自然寒冷。”
“不愧是考试考出来的官员,就是不太一样啊!”
瓦连京促狭地看着冻成一团的瘦弱年轻人。
“来之前,我就告诉过你,必须穿棉毛,你偏不听,非得穿丝绸。”
“这可是皇家纺织厂的东西。”
年轻人小声抱怨道。
“你知道这东西多贵吗……”
“行了,卡尔菲斯,还能不能继续走?”
瓦连京有些不耐烦了,皱起眉头。
“你已经被分到品都斯政务局了,以后,这样的跋涉还会有很多。”
“我们还有三个村镇要跑,你要是受不了,尽早辞职,回你的老家帖撒罗尼迦享受海滩去。”
“呵呵,大人,您要是不嫌弃,我的毛驴上还有一件皮衣,要不先穿上御寒?”
老向导看向卡尔菲斯,从包袱中取出一件旧皮衣,一看就是山民们自己缝制的。
“好!那就多谢您了!”
卡尔菲斯大喜,也顾不上什么体面,接过皮衣,裹在身上。
想了想,卡尔菲斯从马鞍包中掏出一个华丽的木盒,塞给老向导。
“皇家烟卷厂的,罗马牌,好东西,您平时可以拿来解乏!”
老向导连连推辞,但架不住卡尔菲斯一直坚持,最终还是收下了,喜滋滋地揣在怀里。
瓦连京哼了一声,摇摇头。
马队继续行进,雪粒也渐渐停了,太阳挤破云层,露出半边侧脸,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卡尔菲斯走在老向导身边,不再寒冷的他开始活跃起来,问这问那。
“老先生,您家几口人?”
“七口人,大儿子已经结婚了,三个小的还跟我住。”
上一篇:道德绑架?笑死,我根本没有好吗
下一篇:重生南美做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