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4,拜占庭再起 第672节
“既然你自己不想报仇,我也没办法了。”
安东尼奥叹了口气。
“税官都是吸血鬼,他的善心都是装出来的,百姓们早就对繁重的税收苦不堪言了。”
“你杀了他,当场控诉西班牙佬的暴虐,大家都会支持你。”
“你会成为我们的英雄。”
“英雄……我能成为英雄?”
洛拉斯喃喃自语。
“一个农民的儿子,也能成为英雄?”
“是啊,你为自己报仇,帮大家报仇,大家都会支持你,你的姐姐也一定会很感激你,她对你那么好,你难道忍心让她在军营中忍受折磨吗?”
安东尼奥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和善。
“明天晚上会有祷告集会,税官也会出现,大家都在,正是伸张正义的好时机。”
安东尼奥冲一旁几人使个眼色,他们也开始好心相劝,你一句我一句,洛拉斯的脸色逐渐涨红。
“孩子,我现在就去准备营救事宜,明天晚上,全看你了。”
安东尼奥抱了抱洛拉斯,将一柄匕首塞进他的掌中。
“去吧,好好睡一觉,明早我还会见你。”
“我明白了,多谢阁下!”
洛拉斯浑身颤抖,深深鞠躬。
送走青年,众人的脸上尽是激动之色。
“看样子,他应该会干的!”
“哼哼,这种年轻人……”
“要是成功,皇帝会为我们授予什么爵位?男爵?伯爵?”
“够了。”
安东尼奥严肃起来。
“如果明天事情顺利,我们都得在混乱蔓延前离开巴勒莫,你们尽早准备。”
“阁下,真会有混乱吗?”
一位中年男人质疑着。
“呵呵,现在的西西里已经变成了一个火药桶,西班牙佬把税收到了十年后,外面的粮食运不进来,里面的橄榄和柑橘运不出去,到处都是一片衰败。”
安东尼奥笃定地说。
“最近跑来向我求助的人太多了,西西里岛的乡村社会已经濒临崩溃,也就城里的富家子弟还有钱玩骰子。”
“要我说,国王把雇佣兵拉过来就是最大的错误,他们没有纪律,不遵法律,总督发不起工资,他们就自己去抢。”
“东帝国把西西里困死了,出事是迟早的。”
“当年,法国人就犯了这个错误,真以为西西里人全是懦夫吗?”
“东帝国来了后,情况会好一些?”
又一个声音问道。
“我见过皇帝,他似乎对西西里岛没什么欲望,这里对他价值不大,他只是不想让西班牙佬继续占住西西里。”
安东尼奥说道。
“说实话,我最初也不太想为皇帝做事,但他给的实在太多了。”
“未来,我们将有很大的自治权。”
“那么,洛拉斯的那个倒霉姐姐呢?我们真要去救她?”
一个声音问。
“巴勒莫可是西班牙佬的核心根据地,我们都不敢在这里起事,洛拉斯估计是回不来了。”
“救!怎么不救?我们得把洛拉斯的姐姐一起带到柯里昂,还得把洛拉斯装裱为英雄,这是提高声望的最好方法。”
安东尼奥重重点头。
“还有他的弟弟,从此以后就是我的教子了。”
“家族兴衰,在此一举,都回去准备吧!”
……
1475年春,东罗马帝国对西西里岛的长时间围困终于起到了成效,民生衰败的岛屿根本养不起太多的军队,但阿拉贡人害怕东罗马帝国的入侵,他们为了自己的安全,竭尽全力地供养着一支庞大的军队,对岛民剥削日甚,矛盾逐渐激化,愤怒开始蔓延。
1475年4月12日晚,巴勒莫圣神大教堂举行晚祷仪式,就在市民们进行祈祷时,一位青年在大庭广众下声泪俱下地控诉着西班牙人的迫害的残杀,并挺身朝参加晚祷的税官刺了过去。
然而,税官的身份非同小可,青年被西班牙卫兵当场杀死。
西西里总督大发雷霆,接受了佣兵队长的建议,开始在巴勒莫城大肆追捕,佣兵们则借着这个机会肆意抢劫,不由分说地将无辜市民指控为叛乱者。
4月13日,混乱愈演愈烈,市民们面对残害,开始奋起反抗,阿拉贡侨民遭到迁怒,双方仇恨越来越深。
4月15日,一些以西西里人为主的内陆小城镇爆发起义,愤怒的岛民们吊死了阿拉贡官员,杀死了阿拉贡侨民,决定仿照一百多年前的模样,开始公社自治。
4月16日,以柯里昂小镇的安东尼奥为首的几名地方豪强向东罗马皇帝联名上书,要求脱离阿拉贡国王的统治,成立自治政府,寻求帝国庇护。
当天傍晚,东罗马皇帝以撒回到迦太基城,向阿拉贡国王和罗马教宗修书一封,要求他们尊重人民意愿,并签署命令文书,正式向西西里岛出兵,旨在帮助西西里人民赢得自由,维护正义。
第二次西西里晚祷战争正式开始。
第354章 再征服运动的结束
天空晴朗,万里无云,阳光照射在山间的白雪上,映射出一片黄金。
内华达山脉的春天生机勃勃,如果没有那些讨人厌的硝烟和炮火,这一定是个美好的时节。
自从格拉纳达围城战开始后,内华达山脚下的土地罹尽了战乱,曾经翠绿的农田被烧成灰烬,曾经肥沃的的土地荒草丛生,曾经繁华的市场人烟寥落,曾经熙熙攘攘的城市仅剩下断壁残垣。
火炮在轰鸣,硝烟在弥散,伤员在哭嚎,战士在呐喊,为了这座伊比利亚的明珠,基督徒和穆斯林在半年时间里总共扔下了超过两万具尸体,每一寸土地与每一段城墙都浸透了决战双方的鲜血。
这场战役烈度之大,伤亡之惨重,远远超过了伊比利亚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战役,由东罗马远征军,医院骑士团,圣地亚哥骑士团和科尔多瓦伯爵私军组成的基督教联军被牢牢阻挡了半年之久,城内的穆斯林们在摩尔斗士的指挥下血战半年,无数次陷入绝境,无数次绝处逢生。
现在,这座曾经的伊比利亚第一大城市已经油尽灯枯,粮食匮乏,装备低下,破碎的城墙因缺乏石料而无法修补,民兵们在守城战中也难以打出更好的战损比,只能用生命堵上城墙的漏洞。
孤城难守,比起物资的短缺,更令人担忧的永远都是人心,尽管摩尔君主们一再宣称救兵将至,谣传说北非的瓦塔斯家族即将向基督徒们发起袭击,时至今日,已经没多少人愿意相信这个美好的谎言。
目前,格拉纳达城的城墙已经出现多处破损,基督教联军占据了半个城区,奈斯尔家族的残余守军逃往阿尔罕布达宫,距离最后的败亡只剩临门一脚。
城外的联军营帐连绵起伏,各式各样的旗帜上下翻飞,在这些旗帜中,一面红十字旗显得格外显眼。
红十字旗之下,修士和修女们穿梭在病床之间,为伤员和病号提供治疗,营内的卫生状况有专人检查,大量的高度烈酒被用于手术消毒和伤口擦拭。
相比于团结一心的格拉纳达守军,由于文化,信仰和利益上的冲突,基督教联军在最初一段时间产生了不少分歧,东罗马远征军和科尔多瓦私军互相不服,医院骑士团和圣地亚哥骑士团针锋相对。
这种事情难以避免,在很大程度上拖慢了攻城速度,让格拉纳达人延续着生命,医院骑士打开了一处缺口,圣地亚哥骑士却拒绝援救,科尔多瓦私军败退下来,东罗马远征军只想嘲笑他们的无能。
担任主帅的大将军贡萨洛对这些事务不太擅长,一直竭尽全力地思考着在短时间内攻破城墙的办法,对联军内部的矛盾十分烦躁,接连向好友查士丁尼写信诉苦,要求他赶快回来,稳定局势。
可是,查士丁尼也一直忙于各种事务,他的儿子卡洛斯太过年少,外交,沟通,利益交换……这些事情都压到了他的肩上,让他抽不开身。
一个月前,见格拉纳达城久攻不下,远在马拉加城的伊莎贝拉有些生气,带着儿子卡洛斯北上格拉纳达,为贡萨洛站台,刚柔相济,迫使各支军事力量放下芥蒂,共同对敌。
论血统,伊莎贝拉是卡斯蒂利亚先王的女儿,流淌着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血脉,是卡斯蒂利亚的特拉斯塔玛拉家族的正统后裔,如果不是出嫁异国,她就是卡斯蒂利亚王国最正统的继承人。
论身份,她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后,卡洛斯国王的亲生母亲,无论是东罗马远征军,科尔多瓦私军还是几个骑士团,都不能罔顾她的意愿。
来到军营后,伊莎贝拉和“拥王者”阿隆索进行了一些交谈,成功说服他将兵权交给弟弟贡萨洛,又和他一起会见了几名高级骑士,成功将矛盾压制了起来。
贡萨洛将手中的军队分为十几个小组,每组轮番上阵,依次轮休,制定了严明的军令,当众惩处了十几名“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中下级军官。
除此之外,伊莎贝拉还带着儿子卡洛斯走访军营,视察情况,发现除东罗马军队之外,其他几支军队在伤员救治和卫生状况上严重堪忧,不少伤员根本得不到有效救治,小伤拖成重伤,重伤拖到死亡。
在伊莎贝拉看来,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了军队士气,还带来了瘟疫蔓延的隐患,哪怕东罗马远征军的医疗条件在皇帝的真金白银的供养下还算不错,但只要瘟疫传开,他们一样免不了受害。
于是,伊莎贝拉和诸位军官商议一番,又写信给远在迦太基的以撒,征得同意后,正式组建了基督教跨国医护协会,把医院骑士团的旗帜翻转过来,以白底红十字作为医护协会的旗帜。
东罗马帝国和医院骑士团提供医疗技术,科尔多瓦伯爵和圣地亚哥骑士团提供人手,红十字会的基础框架搭了起来,与医院骑士团,圣拉撒路骑士团等带有医疗性质的修会组织相比,红十字会不具有任何军事性质,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提供医疗救助。
进行一些走访调查后,伊莎贝拉力排众议,决定用女性护士而非男性护士担任救助主力,在她看来,女性细心,温柔而善良,能为痛苦中的伤员们带来温暖与爱,有助于精神上的恢复。
于是,第一批经过简单训练的医疗修女出现在伤病营帐中,他们和受过专业教育的东罗马医生一起,救下了不少伤兵的生命。
为了鼓舞较为低迷的士气,伊莎贝拉以卡洛斯的名义颁布了几项诏令,一方面册封了几十名王国骑士,授予了十几座城堡和乡村,一方面向东罗马帝国提出贷款,购买包括烟草,烈酒,糖果在内的补给品,从精神和肉体两个方面提振军心。
这一套政策推广之后,联军矛盾消弭于无形,以重新高昂起来的士气和重新完善起来的组织调动向格拉纳达发起了又一次猛攻。
1475年4月20日,在与罗马教廷进行又一轮利益交换后,查士丁尼再度取得外交突破,为卡洛斯成功获取到了卡特拉瓦骑士团的帮助,超过一半的卡特拉瓦骑士愿意承认卡洛斯的王位,另外一半则选择支持阿拉贡王国的费尔南多。
在这个时候的伊比利亚,骑士团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势力最强的圣地亚哥骑士团和卡拉特瓦骑士团都掌控着超过十万的人口。
除了这些大骑士团外,伊比利亚还活跃着为数不少的小骑士团,比如蒙特萨骑士团,阿尔坎塔拉骑士团,绶带骑士团,战斧骑士团和花瓶骑士团,它们或向教廷效忠,或向国王臣服,都是伊比利亚再征服运动中的功臣。
随着再征服运动的推进,他们的重要性有所降低,世俗君主们越来越不能容忍一群直接向教廷效命的军事组织,不少骑士团的大团长之位开始由国王兼任,这也是卡斯蒂利亚,阿拉贡等王国与罗马教廷的矛盾点之一。
查士丁尼与他们打交道的方式也很简单,直接放弃集权,承认他们的所有权利,承认他们的特殊地位,与教廷妥协,从而换取他们的效忠。
现在已经是15世纪末,经历过黑死病和大分裂的罗马教廷再也不是西欧国家的精神粘合剂,而是整个西欧的“毒瘤”和“吸血鬼”,是君主集权的最大阻碍,这也是东罗马帝国选择与罗马教廷交好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道德绑架?笑死,我根本没有好吗
下一篇:重生南美做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