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444,拜占庭再起

1444,拜占庭再起 第704节

  从利益关系上看,两个巴列奥略支系在未来的翻脸是极有可能的,据以撒估计,两代之后,血缘亲情就几乎完全消失了,同文同种的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之间可能还会谋求联合,剑指大西洋,到那个时候,东罗马帝国会与葡萄牙王国一起遏制他们的扩张。

  如果从现在开始近亲结婚,到那个时候,卡斯蒂利亚也许还能再出一次绝嗣危机,继承战争还得爆发,这对东罗马后人也算是一件好事。

  “你对法兰西人怎么看?”

  以撒再度看向西斯内罗斯。

  “我对法兰西人没什么特殊感情,既不喜欢也不厌恶。”

  西斯内罗斯想了想,开口说道。

  “在未来,伊比利亚将形成葡萄牙——东帝国对阵阿拉贡——法兰西的政治格局,卡斯蒂利亚则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外交方针。”

  “不过,我不太在乎世俗君主们的阴谋诡计,我是上帝的仆人,只为基督教的事业而牺牲。”

  西斯内罗斯在胸前画上一个十字。

  “以后,卡斯蒂利亚的国政将由阿隆索公爵和丰塞卡主教统管,我则负责卡洛斯国王与胡安娜女王的教育,我会尽自己的一切努力,约束胡安娜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扫清恩里克先王时代的淫乱与污秽,让托莱多宫廷重回安宁。”

  “现在,法兰西人的重心放在勃艮第,您大概也不会在卡斯蒂利亚耽搁太长时间,伊比利亚终于可以和平下来了。”

  “很好,卡洛斯有你这样的老师,我很放心。”

  以撒点点头,拾起一瓶葡萄酒,斟满一杯,递给西斯内罗斯,自己也拿起一杯。

  “那就敬和平?”

  “敬和平!”

  西斯内罗斯接过酒杯,轻抿一口。

  ……

  1476年4月,伊比利亚战争进入尾声,胡安娜派允许卡洛斯派军队进入托莱多城,主持城防,维持治安。

  4月8日,勃艮第战争影响到了伊比利亚局势,东罗马帝国,卡斯蒂利亚联合王国,阿拉贡联合王国,法兰西王国与葡萄牙王国五方势力在梵蒂冈教廷的牵头下在托莱多城举行谈判,决定结束战争,恢复半岛和平。

  由于法兰西王国不愿为阿拉贡做任何担保,费尔南多在宗教裁判所上首鼠两端的行为让不少教士对他好感全无,阿拉贡的使节基本未能给自己的君主争取到多少利益,只得到了东罗马帝国“停止干涉巴伦西亚”的书面承诺。

  十天的唇枪舌战后,五国使节在上帝的见证下签署《托莱多和约》,东罗马帝国收到了一笔赎金,将阿拉贡俘虏和法兰西俘虏尽数放回,战争正式停止。

  和约规定,来自巴列奥略家族的卡洛斯将与特拉斯塔玛拉家族的胡安娜结为夫妻,共同担任卡斯蒂利亚国王,王位将由他们的儿子合法继承,卡斯蒂利亚的巴列奥略分支与东罗马帝国的巴列奥略主支永不合并,如果有合并企图,将遭到其余几国的联合进攻。

  和约将卡斯蒂利亚的加利西亚地区转让给了葡萄牙王国,使比斯开地区升格为大公国,拥有自己的政府与内阁,阿拉贡王室放弃对卡斯蒂利亚的宣称权,阿拉贡王位将由费尔南多与法兰西公主的孩子继承,纳瓦拉王位则由法兰西富瓦伯爵的后裔继承。

  同时,和约还将宗教审判列为西班牙头等大事,被剥夺的穆斯林财产和穆斯林领地均归属于梵蒂冈教廷指导下的西班牙教会,托莱多大主教由丰塞卡留任,格拉纳达大主教则由罗马教宗西斯都四世指定。

  由于法兰西王国,葡萄牙王国与梵蒂冈教廷的刻意忽略,西西里岛的主权并未列入《托莱多和约》的讨论范围中,阿拉贡王国坚持宣称,东罗马帝国寸土不让,分钱不交。

  1476年4月底,卡洛斯和胡安娜在托莱多王宫,东罗马帝国伊比利亚远征军逐步撤出卡斯蒂利亚王国,从直布罗陀海峡回归祖国,伊比利亚重回和平。

  战争结束,和平开始,伊比利亚半岛却因为这场战争备受磨难,民众流离失所,土地大片荒芜,王权遭到挤压,审判权被人滥用,加泰罗尼亚的恢复遥遥无期,巴伦西亚的德意志集团弹冠相庆,格拉纳达和阿拉贡的非基督徒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严重迫害,几十万人正在失去家园。

  从表面上看,东罗马帝国没能得到任何东西,仅有皇室成员获得了一块充满混乱的领地,但从长远角度看,这场战争的意义无疑是极其重大的,西班牙人自此失去了开展大航海的最佳时机,埃律西昂仍然是东罗马帝国的后花园。

  葡萄牙王国是这场冲突中最大的赢家,没有花费多少功夫就得到了整个加利西亚,这个新兴而蓬勃向上的王国正在若昂王太子的指引下茁壮成长,已经不满足于简简单单的商品贸易,开始学习东罗马帝国,进行工坊化发展与资本化改革。

  得到加利西亚后,葡萄牙人拥有了伊比利亚北海岸的多座大港,与北方诸国的贸易愈发畅通,正在想方设法地挤进英吉利海峡,北海与波罗的海的广阔市场。

第371章 最后的骑士

  又是一年春风,欧洲大陆天气转暖,人们从蛰居一冬的房屋中走出,开始了一年的工作。

  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大公领,维也纳市中心,霍夫堡皇宫中的骑士竞技场内,两位骑士正在侍从的帮助下穿戴盔甲,准备对冲。

  居左的骑士身穿哥特式铠甲,这是一种在15世纪的德意志地区十分流行的全身重甲,采用钢片层叠嵌套,棱角分明,在在关键处采用皮革而非钢铁,增加了灵活性。

  他的盾牌和马衣上刻画着吐着信子的黄底双头黑鹰,黑鹰心脏处则是奥地利大公国的红白条纹,显然来自于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

  这是马克西米利安·冯·哈布斯堡,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太子和唯一继承人。

  居右的骑士则身穿米兰式铠甲,一种在意大利地区广受好评的骑士重甲,相比于狰狞可怖的哥特式,米兰式铠甲更加圆润修身,采用一整块钢铁塑造而成,能够将点状冲击力分摊到全身甲叶上,灵活性很差,适合不带脑子的重骑兵冲锋。

  他的盾牌和马衣上则是黑底银色雄狮徽章,显然来自一个由波西米亚王室延伸出来的家族。

  沉重的铠甲和骑士让胯下的高头战马局促不安地小声嘶鸣着,看台上的观众为自己心仪的骑士鼓起劲来。

  两位骑士从侍从手中接过比武长枪,策动战马,小跑起来。

  由于这是一场友谊赛,骑士们都没有将马匹驱动到最大速度,但过于庞大的重量还是让他们的冲击力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

  呲——啦——

  两柄长矛刺在对方胸前的防护盾上,木制的矛杆纷纷折断,身穿哥特式铠甲的青年拼命操控着战马,虽然摇摇欲坠,最终还是端坐马上。

  他的对手就没有那么好运,直接落下马来,摔在松软的沙地上。

  马克西米利安揭下面罩,露出英俊的面庞和耀眼的金发。

  他挥舞双拳,冲观众们呐喊着,随后又走向对手,将他搀扶起来。

  观众们也十分高兴,起身鼓掌,他们大多都是维也纳人,见自己的皇子夺得胜利,还是击败了外国人,自然俱有荣焉。

  “维克托林大人,能够与您竞技,这是我的荣幸。”

  马克西米利安微笑着看向摘下面罩的维克托林,微微欠身。

  “还是老了,不比你们年轻人。”

  维克托林也含笑点头,叹了口气。

  “想当年,父王还在世时,我可是在布拉格和库滕堡的骑士大赛上夺得了不少冠军呢。”

  侍从们很快冲上来,帮助二人脱下铠甲,换上常服。

  接下来,其他骑士陆续上场,马克西米利安和维克托林则走上最高的看台,分别坐在腓特烈三世的两边。

  “陛下,您的儿子年轻果敢,日后定是一位英勇的骑士。”

  维克托林抿着果酒,呵呵笑道。

  “我那里还有一匹好马,就当做礼物送给他了。”

  “谢谢您的好意。”

  腓特烈三世慢吞吞地说着,似乎对骑士竞技没有太大兴趣。

  “骑士的时代即将结束了,如果他能把浪费在骑士竞技上的时间用来学习外交和内政,我会感到更加欣慰。”

  马克西米利安脸色一僵,十分不满地扭过头,维克托林也岔开话题,没有再说。

  与马克西米利安一样,虽然出身名门,维克托林也对外交政治没什么兴趣,是骑士竞技的爱好者。

  维克托林·波杰布拉德,波西米亚前任国王伊日·波杰布拉德的次子,蒙顿斯堡公爵。

  伊日死后,波杰布拉德家族失势,原先支持伊日的胡斯圣杯派贵族选出了波兰雅盖隆家族的乌拉斯洛二世担任国王,与同样宣称波西米亚王位的匈牙利国王匈雅提·马加什针锋相对。

  虽然维克托林属于“前朝余孽”,但由于伊日先王在圣杯派中的名声相当好,匈牙利国王马加什一世也曾迎娶波杰布拉德家族的公主,两个波西米亚国王均未对他们过分苛责,反倒在一些谈判中将他们拉出来,充当“和事佬”。

  波西米亚战争再度爆发后,匈牙利国王马加什一世侵占了维克托林的不少领地,但还是看在伊日的面子上给了他们一些金钱上的补偿,维克托林远离政治和战争,带着妻子四处游玩,有时候也会作为信使,协助战争双方进行谈判,调节矛盾。

  “公爵,在来到维也纳之前,您在什么地方居住?”

  腓特烈三世看向维克托林。

  “哦,我很少在一个地方久住,不久前去了摩拉维亚的布尔诺,代表乌拉斯洛国王,和马加什国王谈了谈。”

  维克托林回应道。

  “乌拉斯洛国王和马加什国王准备正式议和了。”

  “议和?”

  腓特烈三世嗤笑一声。

  “我以为马加什这个蛮子会一直打到布拉格呢。”

  嗤笑完毕,腓特烈三世的神情却有些凝重,小声问道。

  “圣杯派的贵族们都愿意议和?”

  维克托林看了看腓特烈三世,点了点头。

  “战争太久,大家都不想打了。”

  说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

  “波西米亚是我们的故乡,这个世纪里,几乎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到处都是兵匪和饥荒。”

  “如果能够和平下来,哪怕仅有几年,大家也能喘息片刻。”

  腓特烈三世抿住嘴唇,不发一言。

  自从查理四世的黄金时代结束后,波西米亚光辉不再,国王和贵族们混战不止,市民和农民们蒙受无缘之灾。

  从卢森堡王朝内战中的瓦茨拉夫,约布斯特和西格斯蒙德,到第一次胡斯战争中的阿尔布雷希特,从第二次胡斯战争中的伊日·波杰布拉德,到王位争夺战中的匈雅提·马加什和乌拉斯洛·雅盖隆,一名名君主在富饶的波西米亚上纵横驰骋,将自己的意志凌驾在数百万人的头顶,真正能代表波西米亚人的却寥寥无几。

  近百年来,唯有伊日·波杰布拉德才算是捷克民族意志的真正代言人,这位圣杯派的贤明君主是自普热梅希尔王朝灭亡后第一个出身捷克民族的波西米亚国王,当然,也是最后一个。

  两场胡斯战争深刻改变了整个波西米亚,让捷克这个有些“德意志化”的斯拉夫民族与德意志民族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捷克民族认同加速形成。

  不幸的是,宗教改革必然伴随着思想上的混乱与社会上的不安,而这又恰恰给予了外来势力大举介入的最佳时机。

  至今为止,波西米亚胡斯派仍然占据了波西米亚的半壁江山,主要是布拉格及周边地区,他们请来了波兰人乌拉斯洛。

  剩余的天主教地区分散在北方,南方和东方,他们则邀请了匈牙利国王马加什一世。

首节 上一节 704/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道德绑架?笑死,我根本没有好吗

下一篇:重生南美做国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