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4,拜占庭再起 第715节
“呵呵,这是为了挣钱啊,你想想,如果这支队伍打出名声,尼西亚的陶瓷会不会被更多人知道,被更多人喜爱?”
彼得笑着说。
“如果我们的比林奇黑城堡能够踢出名声,我们公司的……员工,一样会更受人青睐。”
“大家的行动都很快啊,好像认定这能挣钱一样。”
孙子若有所思地说着。
“主要是因为他们闲着没事干,传统的娱乐项目已经满足不了这些人了,都爱寻新鲜。”
彼得撇撇嘴。
“再者,无论那些贵族和资本家们怎么竞争,有一点是他们都发自内心认可的。”
“是什么?”
孙子好奇地问。
“既然伊萨克皇帝决定推广,那就一定是正确的,一定有利可循。”
彼得深有感触地说着。
“孩子,记住这一点,只要跟着伊萨克皇帝,顺从他的意愿,接受他的建议,无论你干什么,都一定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那要是伊萨克皇帝不在了呢?”
孙子问道。
“我们的祖国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怎么会呢,他会一直在的。”
彼得说着,神情却并不轻松,叹了口气。
“你说的对,三十多年了,大家早就习惯了他的统治,如果他不在了,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无论如何,过好当下吧。”
马车继续行驶,驶过繁华的闹市区,停靠在由皇家跑马场改建而来的公民体育场外。
虽然一些君士坦丁堡人对两支迦太基球队的比赛不怎么感兴趣,但这种新鲜项目还是吸引了不少吃饱穿暖后闲着无聊的市民,贵族,官员和资本家们也纷纷到来,他们坐在观台上方的包厢中,将其当成了一个交际场所。
彼得拉着孙子向上层包厢走去,一路上看见了不少写着宣传标语的旗帜:
“拉里萨保罗马场,为帝国军队提供军马二十年,现在推出民用及赛用骏马,将会承包奥林匹斯运动会中的赛马项目……”
“摩里亚烟草公司,精心挑选最优质的烟丝烟叶,将为奥林匹斯运动员提供上等烟草,助力体育运动……”
“诺塔拉斯金银雕刻坊,将会为运动员提供精心制造的金银奖牌,材料取自银之埃律西昂和金之新色雷斯……”
“斯弗朗其斯纺织厂,精选米斯特拉斯优质蚕丝和白金港极品棉花,为运动健儿缝制各种运动服装……”
看见这些广告标语,彼得恍惚一阵,拉着孙子继续前行。
“看到了吧,这就是皇帝统治下的君士坦丁堡,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一切都是那么繁荣,万事万物都在向前极速发展。”
彼得低声说道。
“以后,你也得来君士坦丁堡。”
“不,我还是喜欢比林奇,那是我的家乡,大家都对我很好!”
孙子执拗地摇着头。
“庄园主们都很喜欢我,他们都是纯真质朴的好人,有什么情绪直接表露出来,才不像那些北方佬一样故作姿态!”
“随你吧,比林奇……我不知道这座城市的畸形繁华还能维持多久,几十年?一百年?反正我是看不到了。”
想到这里,彼得又呵呵一笑。
“走,看球去!”
球赛尚未开始,看台上已经人满为患,彼得带着孙子走上高处包厢,管家早就等在了那里。
足球运动刚刚开始,规则刚刚确立,大家基本都是乱踢,但这项新奇的运动还是让不少人十分兴奋,有些人交头接耳,有些人开盘下注,小商小贩们背着箩筐走来走去,向观众兜售水果,零食和啤酒,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象。
过了一会儿,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人找了上来,彼得向管家使个眼色,管家识相地将孙子带走。
来人名叫约瑟夫·加提卢西奥,热那亚帮在君士坦丁堡的话事人,论辈分是现任皇帝的表侄。
“怎么来晚了?”
彼得为约瑟夫点燃一根雪茄。
“呵呵,在路上看了些热闹。”
约瑟夫笑了起来。
“一些所谓的“进步派”教士把工坊区的几十个萨拉森奴隶带了出来,想请他们看看球赛,感受一下帝国的美好,尽管这些奴隶已经多次坚决反对更改信仰。”
“结果他们在路上正好遇上了狄奥多西圣战者俱乐部的那些人,被揍回了工坊区,市民们纷纷叫好,一个从安纳托利亚逃难而来的孩子还哭着让所有萨拉森人都去死,为他的父母偿命。”
彼得没有笑,思索着点了点头。
他知道,所谓狄奥多西圣战者俱乐部是一群由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战中幸存下来的老兵及其子嗣组成的军人俱乐部,是君士坦丁堡的武力担当,历来反对萨拉森人,还试图禁止任何萨拉森人存活在东罗马帝国的国土上。
“所以,大部分正教徒根本不喜欢萨拉森人,不在乎萨拉森奴隶的死活,甚至没把他们当成人,他们只是害怕保加利亚的事情再次发生,担心自己遭到逃奴的危害。”
彼得分析着。
“真是个矛盾的时代啊。”
“哪个国家没有矛盾呢?想开些,老彼得。”
约瑟夫笑了笑,吐出一口烟雾。
“你见过皇帝了,他怎么说?”
“态度不错,没什么大事。”
彼得耸耸肩。
“以后可能会监管更严,规则更繁琐,但陛下马上要转向东方了,我们照样有的挣。”
“老宰相伊苏尔特照样模棱两可,副相巴西里厄斯建议给予他们二等公民权慢慢同化,教育大臣巴尔萨蒙表示应当采取温和措施对待萨拉森人,格鲁吉亚的阿莱克修斯皇子更是直接禁止奴隶贩子进入他所下辖的领地,跟以前没什么区别。”
“嗯,跟我想的差不多,不过他们的想法根本不重要,至少查士丁尼皇帝和伊莎贝拉皇后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大将军贡萨洛也极为厌恶萨拉森人。”
约瑟夫点点头。
“那么,等我们和加那利帮一起会见皇帝并商讨出可行结果后,三帮之间暂时的联盟就结束了,安纳托利亚的大市场,还是得竞争的。”
“这没问题,但还请记住我的话,规则,秩序,标准,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彼得严肃地说道。
“以后,我们或许还是得对那些不规范的贸易行为进行联手压制,这是为了这个行业的未来!”
约瑟夫点点头,正要走,却被彼得叫住了。
“你刚刚说的那个父母被萨拉森人所害的孩子……他是怎么生活的?”
彼得问道。
“我可以收养他。”
“不用你养,那个孩子在帝国孤儿院里待着呢,皇帝最看重人口了。”
约瑟夫撇撇嘴,迈步离开。
客人走了,彼得为孙子购买了一大堆小食,自己则向管家要来一杯最廉价的苏尔特啤酒,品味着年轻时的苦涩。
这是他常常爱干的事,每次都抱怨不如以前,每次都喝个一干二净。
哨声吹响,球赛开始了。
第376章 监察官的旅程
一场淅淅沥沥的凉雨宣告了秋季的正式到来,短暂的农闲时期就此结束,又是一轮繁忙播种的时节。
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西岸,南希腊行省首府,雅典城。
几年前,由于疆域逐渐扩大,人口逐渐增多,东罗马帝国在扩充行政部门后,开始恢复行省制度,阿提卡大区和摩里亚大区合并为南希腊行省,首府雅典城。
在行省建制时,不少人都对中央政府把雅典作为行省首府这一举措提出过异议,认为这座古老的城市早就不复过往荣光,人口稀少,产出不足,经济水平远远不如摩里亚大区首府米斯特拉斯,甚至比不过同属阿提卡大区的另一座港口城市哈尔基斯。
但是,中央政府还是决定让雅典成为行政中心,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扶助措施,帮助雅典发展经济。
原因无他,只因为在东罗马帝国里,皇帝说了算。
在以撒看来,雅典是东罗马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唯三有望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阿提卡半岛和摩里亚半岛上的平原为其提供了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优良的深水良港也让雅典城能够成为东地中海贸易的十字路口,西通亚平宁,东临小亚细亚,北接君士坦丁堡,南方则与北非大陆隔海相望。
再者,雅典是西方文明之母,民主政治的起源地,本身具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文艺复兴以来,不少意大利学者都对这座城市十分向往,将其视为“圣地”,如果雅典城能够在文化事业上取得突破,一样可以带来经济上的进步。
于是,在这几年里,中央政府给予了雅典城不少支持,除了资金,移民和人才外,最主要的还是政策。
如果把国家比做一个公司,它所能兜售的最重要商品也就是政策了。
雅典城内,靠近港口区的一间高档旅店中,一位年轻人站在三楼的露台上,俯瞰着雅典城的风景。
雅典城的秋季十分温和,没有北方的寒气和冷雨,没有君士坦丁堡和阿德里安堡的烟雾,港口里的船只进进出出,温暖的阳光洒在美丽的爱琴海上。
由于雅典城地处南方,属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气温并不高,很少会降至零下,对煤炭的需求量并不大,没有那些讨人厌的煤烟,这让年轻人十分欣慰。
他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怀表上雕刻着他的家徽,一只活灵活现的僧海豹。
上一篇:道德绑架?笑死,我根本没有好吗
下一篇:重生南美做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