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303节

毕竟以前工人不断的重复则劳动工序,都想着下班早点到来。这个奖励制度出台后,工人们开始认真观察生产环节,注意力也转移到了工作上,工作乐趣首先提高了,再则这年头世界各国的大规模工业生产也才刚开始而已,很多东西并不复杂,工人就算是没有专业知识,只要肯花脑筋去想,那些八字奇葩一些的工人总是能够改进生产工序。

中国四亿多人口,各种命格的都有,可称奇的命格更是世界最多的,但由于国家教育跟不上,导致这些人的层次就低了些。

随着中国也迎来工业时代,这些命格的人有的通过自身努力,靠夜校、自学,有不少考上了大学。

也有许多工人在生产劳动中对生产工序进行了改进,这些细节xìng的小技术虽然乍看不起眼,但数量一多就恐怖了。

永远不要忽视工人的力量。

高级人才只负责高级的技术,但高级技术并不足以构建整个工业骨架,那些细节方面的技术那些高级人才是没有jīng力去研究的,倒是工人天天接触这些东西,很容易对这些技术做出改良和创新。

谢广晟是个农村的孩子,之前一直找不到对象,直到了进了钢铁厂,才有了些媒人愿意说媒。

不过相了几次亲都不甚满意,这下谢广晟算是彻底的有了底气。

很快谢广晟就通过媒人的介绍,在医院找了一个当护士的漂亮媳妇,一个美满的家庭就这样组建起来了。

厂里还特别关照他,给他多放了几天假。

不过谢广晟却是急匆匆的跑回厂里上班去了,现在全国都忙着搞大生产,他也不好意思偷懒。

经过这次对生产技术的改进,谢广晟彻底意识到,知识就是财富,于是他每天都上厂里办的夜校。

而且他媳妇是个文化人,在媳妇的帮助下,谢广晟很快就成功扫盲,并且开始学习钢铁冶炼的专业知识。

几年后,谢广晟成了钢铁厂的初级工程师之一,并且谢广晟并不满足于触及工程师的水平,依旧在不断的努力学习着知识。

而像谢广晟这样的工人,在中国各行各业却是越来越多,工厂不仅通过鼓励技术创新的方式使工人有了发家致富的渠道,同时还通过夜校的方式,使工人能够学习到相关领域的高级知识。

很多工厂不仅办夜校,而且还抽出更多的时间让工人进行专业技术学习,而且还采用以旧带新的方式,让老职工教新职工。

这种模式在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的各个企业当中最为普遍。

这种制度使中国处处都是学校,军队是学校,工厂同样也是学校,而且社会上到处都是扫盲夜校、汉语普及班。

以此形成了浓烈的全民学习风气。

报纸舆论的宣传原则,也遵守着首先以知识衡量一个人的成就,而不以一个人有多少钱来衡量成就的特点。

从而提高了全民的学习积极xìng。

诸如学习无用,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这种思想在报纸舆论上却是严厉打压的。(未完待续。)

第177章:提前布置战后产业

PS:第二更!今天就两章了……

1916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依旧打得非常残酷,协约国在索姆河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结果死伤惨重却毫无进展。

与此同时,德国西线指挥官法金汉也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这一年德国把重心又放到了西线,法金汉发动了凡尔登战役。

不管是索姆河战役还是凡尔登战役,都是非常惨烈而残酷的战役。

索姆河战役中,英法死伤百万,英国死伤近六十万。凡尔登战役,法军损失了近六十万,而德军损失四十五万。

双方都在拼消耗,大量的炮弹,大量的子弹,还有大量的兵员,以及各种战争损耗。

药品、食品都十分紧张。

..

就连兵员都十分紧张。

协约国不得不从殖民地大量征召劳动力以投入战场,德国就没有这种优势了,好在德军历次战役下来,伤亡都比协约国小得多。

拼得最惨烈的也许就是那些空军了,那些木构飞机在战役中充斥着天空,机枪、炸弹充斥整个战场。

不时还有天上的飞机被击落下来,一个不小心被砸到就死翘翘了。

整个空战的结果还是德国的战斗机占据了优势,但协约国花了大价钱从中国进口了战斗机之后,算是勉强的稳住了空中局势。

但是,德国却也在向中国进口飞机。

在凡尔登战役结束之后,德国又一口气从中国买了三百架福克二型战斗机。协约国却是收到了风声。也只得从中国加大进口想对落后的战斗机。

这一年中国利用木构飞机从战争双方手上都敲到了不少钱,而且这些飞机是木质结构,根本不需要多少钢铁。

而且不管造价是多少。只要有利润就是赚了。

造价也是钱啊!这些造价分配下去后,伐木工、木工等工人不就有饭吃了?

一些国家搞出口,甚至没利润都要出口,为的就是那些工钱。

仅仅这一年,中国就出口了近八千架木构飞机,飞机已经成了战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是协约国买走的。

但是协约国被击毁、炸毁的飞机数额极大。在之前没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完全只能用数量去堆。

首节 上一节 303/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