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358节

那么接下来,就是银行出面注资的时候了。

只要答应注资,把大部分的股份卖给银行,那么财团就这些生存下来的私营企业低廉的运费、电价、油价、水价政策,并且帮助他们实现最优化的管理改革,以及给他们最先进的生产设备。

然后帮助这些企业把产品卖到全世界。

对于那些企业的经营者来说,如果不同意让银行注资,那么结果就是没办法把市场份额做大,因为其管理、生产技术都是比不上财团的,同时各种政策围剿来自四面八方,并且还缺乏市场推广资金。

如果答应注资,那就是你好我也好!

毕竟把市场份额做大了,例如他们只保留10%的股份,90%的股份卖给了银行,但因为产品卖到了世界各地,市场份额提高了几十倍、几百倍,甚至是上万倍,那么其经营者还是赚钱的。

就像是乔布斯搞苹果手机一样,乔布斯并不是最大的股东。

这种模式是很有先进xìng的,因为这样能把那些创意型企业纳入财团体系当中,从而使财团不断的更新自己的产品,或者增加新领域的盈利项目。

一味的打压是不行的,这样一来会挫伤民众的创业积极xìng。双方合作互利,则可以树立大量靠创新、技术获得成功的创业者宣传对象,从而鼓励民众从创意、技术这方面来进行创业。

被注资的经营者也会被吸纳进华东商会,成为一名‘合法民族财富管理者’,而那些没技术、没创意的企业要想发展,这是财团不允许的。

你没创意、没技术,凭什么让你赚钱?(未完待续。)

第205章:疯狂围剿(二)

PS:第二更!

1917年6月,中华民国工业部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提高工业产品质量标准》议案,并附加了一个《中国工业产品市场报告》。

“自1914年下半年中华民国工业走向蓬勃发展以来,民族工业飞速发展,但是有一些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惜以降低产品质量,以实现对高质量产品的排挤。同时也严重坑害了我国消费者,全国各地因够工业产品不过关而引发的质量安全事故数量不断上升。这些工业产品出口海外之后,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工业产品的形象,使世界人民产生了中国工业产品质量低下的错觉,诸多情况已非常严重,已达到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的程度……”中华民国工业部长梁兴涛在国会投票前,一脸沉痛的进行了一番讲话。

下面的参议员、众议员们顿时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愤慨的神sè。

假冒伪劣产品本身就让人鄙视的,这些议员们都不希望自己消费时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但是有一些议员清醒的意识到,这份《中华民国工业产品市场报告》实际上是有些危言耸听的。

这个年代的企业家普遍都将信誉看得比较重,他们的产品虽然在质量标准上差一些,但他们的产品很实惠啊!

本身这就是一分钱一分货的问题,老百姓愿意买,就有这些产品存在的一定道理。

高质量产品尽管很不错,能让消费者安心购买。但问题是这些产品价格高一些。尽管目前中华民国的老百姓的收入普遍增长,确实是能用得起。

这个还是个人观念问题,有些老百姓宁愿多花点钱买质量好的。有的老百姓则喜欢贪便宜,质量差一些的产品也能凑合着用。

“出台了质量标准之后,首先能够保障我国内部市场的工业产品质量,减少产品质量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同时也能在国际市场上建设好中华民国工业产品的口碑,是为百利而无一害的议案。”梁兴涛继续叙述道,“谢谢大家,我的话讲完了。下面请反对方上台发言。”

当等了半天,并没有什么议员上台发言。

显然议员们普遍都不反对这个议案,首先国会本来就被财团控制了。再则这个议案尽管触动了那些中小资本家的利益,但是那些中小资本家的政治话语权基本上等于零。

“下面进行投票吧~!”

接着进行了一番投票,结果很快统计了出来,国会两院以七百多票的压倒xìng票数通过了《中华民国工业产品质量标准制定议案》。

实际上这个议案表决。也只是走一个过场罢了。

现在的中华民国。还不是江渝说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就算是有反对也没办法,议会两院被控制财团了大半。

而且两袁世凯的利益都被绑在了财团的战车上,袁世凯等人也不可能跳出来反对这些议案。

当议案通过之后,工业产品标准怎么制定,那是工业部的事情了,国会的议员根本不懂那些玩意。

工业部很快就出台了各种工业产品标准。

工业部根本就没有去做调查、研讨之类的工作,这个工业产品质量标准完全是江渝的军阀财团提供给工业部的。

其中的质量标准都是参照财团工业产品的标准来制定的。只是比财团的产品质量标准低那么一点点。

完全一样那就太过奔放了。

低一些的实际效果是一样的。

因为那些民间私营企业的产品质量跟财团的工业产品质量有很大差距,那些企业要想提高质量标准。首先就得购买新的生产设备。

而他们用原先的生产设备,是没有办法质量达标的,结果就是被排除在市场之外。

先进的生产设备财团可以卖给他们,也可以让他们拿到这些工业设备,并开始投产之后,这之间的时间就足够让财团占领大部分消费市场了。

同时他们的管理经验不如财团丰富,管理模式首先是落后的。同时加上上涨的油费、铁路运费、电费、水费,生产成本就拉开了。

加上他们的生产规模有限,不能把成本摊开。而且广告渠道少,财团掌握了大部分广告渠道,产品广告铺天盖地而来。那些私营企业打广告的花费就更高许多了,不打广告只能被限制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打了广告,成本又降不下去。

最后只能倒闭,倒闭之后,那些先进的生产设备,又回到了财团手上。而且他们高价买走,低价卖出。

……

‘中华民国质量监督总局’,一个牌子挂好后,一个新的机构就这样成立了,当天放了上万响的鞭炮以示庆祝。

然而国家制定产品质量标准的消息传出后,那些中小企业的资本家们一开始没啥感觉,当那些高标准数据公布后,顿时惹得一片骂娘声。

首节 上一节 358/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