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394节

因为农业管理比较复杂,目前的利润虽然不少,但随着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利润将逐步下降。

加上财团的管理支出什么的,未来将没有什么利润可言。

特别是种植棉花的土地,棉花这东西虽然能够用机械采收。但是如果劳动力成本高到一定程度,棉花种植是没太多钱赚的。

但是棉花又是不能不种的经济作物,不仅要种,而且要大规模的种植。

这时候把种植棉花的土地分给退伍军人,然后让zhèngfǔ每年对这些退伍军人转职的棉农进行补贴就行了。

分给个人的话还省事,当然分给个人管理之后,该农场种植的作物是国家硬xìng规定的。

历史上的老教材上写着。世界主要产棉地:中国、美国、中亚。

可见中亚地区是世界极为重要的产棉地,其中哈萨克斯坦后世的棉花种植面积达到了9000万亩,每年产出籽棉400万吨。只不过平均亩产棉花只有可怜的44.4公斤,后世中国棉花亩产高达130公斤以上,其中相差了近5倍,因此中国以不到4000万亩的棉花种植面积。使棉花产量高达600万吨以上。

只不过这种棉花高产是建立在jīng耕细作上的。平均投入工时非常高,此时中国棉花采取了机械化种植后,每亩产量只有50公斤左右,从整地、播种、灌溉、施肥、植保到收获、全部采用机械化,尽管产量比较低,但是每亩投入工时只需要4个小时。要是不用机械,一个劳动力每亩投入的工时起码得十几天。

在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产量约为120万吨。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产量则高达350万吨左右。就连塔吉克斯坦那样的国家,棉花最高产量也达到了100万吨。

如果中国把中亚产面地开发出来。棉花产量可以达到1000万吨,假设中国人口增长到5亿人,平均每个人每年所占有的棉花为20公斤。

民国时期,中国的棉花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3%,也就是1.5亿亩以上,经过这些年的农业机械化,棉花种植面积降低到了1亿亩,因为棉花种植个体户转型了,每年棉花产量达到500万吨左右。

每年1500万吨的棉花产量,可以使中国支撑每个人每年30公斤的棉花消费,实际上用不了这么多棉花。

不过却能支撑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并且是大量的出口。

而且中亚的棉花是优质棉,棉花质量极好,比中国境内的棉花质量高出一截,和xīnjiāng棉花质量差不多。

此时中国强行占领了哈萨克斯坦,而哈萨克斯坦大部分棉花产地都集中在中国占领的东部地区。

但中国并未完全占领东部地区,只占领了一半左右。

不过整个哈萨克斯坦迟早都要完全占掉,只是目前中国还没能力一口气把中亚消化掉,所以江渝只是占领了哈萨克斯坦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些土地要开发出来,还得花点功夫。

……

中国国防军在突入伏尔加河西畔后,与喀山的国防军形成了对莫斯科的强大威胁,红军的主力开始向莫斯科集结。

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此时俄国贵族们,对中**队在俄国如蝗虫一般的行为十分不满,然而他们却忍受了下来。

因为此时只要中国能够扑灭俄国革命,一切都是值得的。

就在大战快要爆发的时候,中国却是忙着全面占领北海行政区。

日本大正倭王看着一张中华民国刚印制出来的地图,眼里充满了无限的羡慕嫉妒恨,中华民国竟然又攫取了大量的领土。

那资源丰富的俄国远东,已被中华民国收入囊中。

从去年冬天起,中华民国就开始在日本组织劳动力。开chūn后,从日本抽调了100万劳工前往北海行政区修建铁路和公路。

此时的日本片板不得下海,连捕鱼都不被允许,只有中国商船可以进入日本海域,日本也没有什么外交权。

可以说此时的日本,已经被完全困在了这个资源贫瘠的岛屿上。

日本的科学家、工程师、高级技工全被中国拉走了,工厂也被拆了个jīng光。刚建成的工厂也都是中国允许日本发展的产业,但规模还不够大,使得日本境内失业率很高。

中华民国把一批日本人调到欧洲去打仗。现在又调了一批日本劳工到寒苦的北海地区修建铁路,算是大大的缓解了日本的就业压力。

那些日本劳工的工钱很低,每个月仅有3元的工钱,相比中国工人达到7元的工钱,低了两倍多。

而且这些日本劳工的工钱当中,有三分之一要给中国zhèngfǔ,算日本支付的赔款。同时还有三分之一的工钱要给日本zhèngfǔ。这是日本zhèngfǔ的税收,日本劳工每个月只能拿到1块钱。

但是仅仅是这1块钱,就能让这些日本劳工让家人吃饱肚子了。毕竟工地上的伙食是中国提供的。

为了日本劳工有力气干活,工地上的伙食还是不错的,虽然档次比中国工人低了一个级别,但平时也是有肉的。只不过那都是一些便宜的鱼肉、鸡肉。相比中国劳工在工地上能吃到牛肉。同时不时还会供应一些水果罐头相比,日本劳工的待遇确实不怎么样。

但是日本劳工却十分满意这样的待遇。

除了调集100万日本劳工,中国zhèngfǔ还从朝鲜也调集了80万劳工,不过朝鲜劳工的待遇比日本劳工则高了一些,工钱每个月有4块钱,而且不用交给zhèngfǔ什么的,收入是日本劳工的4倍。

越南劳工则没有征调到北海行政区修铁路,因为越南人不习惯北海的气候。日本和朝鲜则比较适应,但也不是完全适应。

历史上日本派出干涉军。结果就是被恶劣气候冻得死伤一片。

180万劳工在北海行政区大兴土木,抓紧时间修建铁路。如果到了冬天就修不了了,中国也在北方调集了三十万名工人进入北海行政区。

不过这些中国工人,一般都是驾驶工程车的工人,或者是技术工种,本身他们的工钱就达到7元以上,到了北海行政区之后工钱就更高了,普遍都有10元。

李守镜指挥着东北军区开始全面占领北海行政区,从极寒的勘察加半岛,到最西边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洲,但凡有人聚居的地方全面占领了。

同时也是进一步的杀光这个区域内的俄国人。

北海行政区比较好开发的是沿海地区,那里有海运、河运交通,内陆地区的河运交通也比较多,而整个北海行政区,俄国人就是在这些有河运的地方建立据点的。

首节 上一节 394/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