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447节

这次移民过程中,是移民哪里好呢?很多民众拿不定主意,这个时代人们有什么困惑,难以抉择的时候一般都会去问八字先生。

八字先生一批八字,缺金的自然是去西部,缺水的自然是去北部,缺火的自然是去南方,缺木的去东部,南方人缺水则跑去靠海吃饭,北方人缺火一般是往南方跑。饮食习惯方面,则是南方人喝凉茶,北方人喝白酒。

古代中国人缺金就往四川跑,去四川行商之类的。四川人缺木就往江南地区跑。

从中国和非洲这两块大陆的人口分布可以看出一个现象,那就是北方的普遍身材高大,东方的必然身材修长,南方则较为瘦小。

这种分布和阴阳五行是有关系的。

而欧洲和美洲,则不具备这样的代表性,欧洲本身就不是一个横跨太广的大陆,美洲的印第安原住民则被屠杀了,留下的印第安人都是母系后裔。

不过国术界就澳大利亚的问题产生了争议,因为澳大利亚是南半球,那么罗盘怎么用呢?

在澳大利亚,南北又怎么划分呢?一旦定义错误,如风水堪舆之类,推算出来的东西就是全错。

最后经过一番调查之后,国术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结论,把罗盘倒过来用就行了,把南极当成南半球的北方,接近赤道的地方归为澳大利亚的南方。

愿意移民的老百姓算了命,选定自己的目标之后,便纷纷踏上了移民的道路。

正所谓人挪活树挪死,在国内混得不如意,那干脆移民吧!只要肯移民,都有工作可以做。

越来越多的工厂需要大量工人,在工厂上班不用那么整天干苦力活,而且有更好的福利待遇。

也能有一个稳定的收入,一家人安安稳稳,不用考虑什么生存问题,每个月的工资足够他们过上不错的日子,温饱那是不最基本的,甚至每天吃到肉都是基本的,吃这一方面花不了多少钱,想吃得好点天天大鱼大肉都可以,只是钱要留着供孩子上学、买房子,甚至是买车子。

如果想给家里弄点产业,那就去当农场主,搞个几百亩地,那就是直接翻身当地主了。

当然,这年头没人给你佃户的,全靠自己买机器来生产,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迅速波及到还在存在佃户的南方。

本来国内经过政府的强制性规定,佃租已经很低了,甚至低到让佃农可以过上不错日子的程度了。

但是南方的佃农们在这次移民政策出台之后,普遍都感觉给人当佃农不靠谱,特别是《农改法》出来后。

《农改法》是一个逐渐将全国耕地、园地纳入规划、农改的一部法律,南方的很多稻田都是还没有机械化的区域,同时灌溉系统也不符合政府农改要求。

南方的地主,不出几年就要对手上的土地进行农改,到时候每钱农改的话,那么请让出土地,卖给有钱农改的投资者。或者融资进行农改,各占一些股份。筹到足够资金后,就得买农机,修喷灌系统等等。

到时候根本就不需要佃农。

因此南方的佃农在移民法出台后,很多也都跑去移民局报名,给别人当佃农,还不如自己去南洋弄一块百亩的田产,一样是种稻子,还不用交佃租。

当然,到了南洋,得考虑贷款的问题,也得考虑日后政府税收的问题。但是,田产是你的肯定没错。

————

第三更到!

第252章:农业生产调整

ps:第一更到!

中华民国的农业机械化主要是在北方推广得比较全面,而在南方地区,则因为丘陵、山区比较多,同时地主也多如牛毛,搞农改投入比较大,所以暂时没普及,只是把拖拉机、打谷机之类的小型农机普及了一下。

尽管没有普及机械化农业,但是拖拉机的出现却也大大提升了南方的农业生产力。

加上化肥的推广,中国南方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加上又是属于精耕细作型的,使得南方粮食产量比北方都要高。

不过随着移民的展开,各地区的农业产出将会增加。

本身南洋地区的越南、暹罗就是粮食产量比较大的地区,外加移民出去的农业人口也有很多将生产粮食。

加上北方机械化农业再搞一下,再加上税收再整一下,基本上在南方种粮食是没多大前途的。

有先见之明的地主早就转型了,很多改种果树去了。

而在偏远山区,此时人口迁移出来,那些地主就更郁闷了,山区虽然是山区,但是人被迁移出去了,就更没人给他们种地了。

其中一位地主,在人走光了之后,一怒之下把地全拿出所有的钱,修了两个羊圈,买了一群山羊,把村里的田地都改成放羊的牧场。这名地主后来大获成功,没几年腰包就鼓起来了。

山区尽管不能搞机械化农业,但是山羊吃草不用考虑地形啊!而且这样大好的牧场就在眼前。人走了未必不是好事。

以前人口密集,村里不是庄稼就是果树什么的,哪敢大规模的放羊啊?

那时候放羊。得人去看,而且羊一多就看不过来,满地乱跑去吃人庄稼,这种放养模式自然是搞不起来的。

现在不一样了,人都走光了,在田间地头、山上圈起栅栏,中午时把山羊赶出去。吃一个下午的草,傍晚时赶回羊圈不就行了?

当然,养羊得有技术才行。最关键的还是小羊成活率问题。羊圈用来排粪的空隙也容易把小羊的脚夹住,和大羊光在一起,很容易被踩死。

可以建三个羊圈,没产仔的母羊与种羊关一个羊圈。阉割掉的公羊关一个羊圈。产仔的母羊和小羊关一个羊圈,而且设置成一个个小隔间,里面放上盐水泡黄豆,加强母羊营养,同时小羊与母羊关一起,也就不会走散。

把草场用栅栏阁起来进行轮放,放羊的时候,分三波放。分别放入不同的草场。

再把防疫抓好,挑选好种羊。基本上就搞定了。规模大的话,请两个员工来,在有分工的情况下,一个人管上五六百头山羊都是没啥问题的。

到时候卖羊,卖羊粪,在山区的个人产值不就上去了!把羊赶到山上吃草,说不定还能搞个什么‘草药羊’的特种养殖。

一些地主受此启发,人家不养羊,人家养牛。南方水牛虽然肉质不如黄牛好,但是黄牛肉适合红烧、干吃之类的,水牛肉则适合煲汤,同时水牛肉性凉,黄牛肉则温燥一些,尽管都是补脾脏的,但水牛肉的养生价值更高一些。

首节 上一节 447/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