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492节

“很感兴趣。”爱丽娜点头道。

“我一定让你成为世界上最闪耀的明星。”江渝在爱丽娜的脸颊吻了一下。

……

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展到了极为重要的时刻,随着春季的到来,冰雪的消融,协约国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一次大规模的春季攻势。

同盟国则侦查到了协约国的动静,也开始调集一切力量集结于前线。两大阵营的战争已经是第五年了。

但依旧没有结束。

双方都已经有些精疲力竭,只有刚参战的美国拥有极强的力量。

英法两国人民此时很多都饿着肚子,特别是英国人民。因为协约国的战争准备抽调了大部分的商船,使得粮食和生活物资对英国的供应减少了大部分。

法国还好些,毕竟法国是大陆国家,自己有农业资源。

“该死的中国人,他们又向同盟国派去了50万日本雇佣军,同时还有众多的作战物资。”

法国将军霞飞看着一份情报大声咒骂道,美国将军潘兴同样皱着眉头。原本以为美国参战后很容易就能结束的战争,结果却拖到了1919年春季,而且同盟国的力量不可小觑。

“起码我们要庆幸的是。中国人并不想参加这场战争,根据从中国传回的情报,中国人就连继续干涉俄国的行动都停止了。他们的军事已经全面收缩,并把精力放在了疯狂的内部建设上。”约翰潘兴耸肩说道。“如果中国人想要参战的话。那么协约国在欧洲战场肯定将面临战败的结局。”

“中国人吃饱了,他们在远东获得了大片的土地,甚至都快把手伸到了高加索地区,不参战也是意料之中的。”霞飞说道。

“这场战争,只便宜了中国人。”潘兴评论道。

这句话,成了后世各国历史教科书上的一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精辟的总结,这场战争只便宜了中国。

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世界战争。

世界各大列强皆参与到了这场战争当中。

中国、日本组成远东战场,俄国、英国、法国、美国组成协约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组成同盟国。

昔日的世界列强,无非就是英、法、美、德、俄、日六国。

此时中国则是世界列强的后起之秀。然而中国的崛起,却是踏着日本而崛起的,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快速的击败了日本,并将日本变成了中国的附属国。

从而取代了日本在亚洲的第一强国地位。

协约国与同盟国两大军事阵营打死打活,结果被中国攫取了除缅甸外的所有中南半岛领土。

同时还打爆了英国的睾丸——荷兰。并悍然对美国宣战,从美国手上夺取了菲律宾与关岛。

紧接着又出兵干涉俄国,并让俄国将俄国远东行政区和中亚细亚地区割让给了中国,使中国的国土面积扩充一倍有余。

同时中国还从英国手上买走了阿拉伯半岛。

只是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就拥有了朝鲜王国、安南(越南)王国、暹罗王国、日本王国、琉球王国、南华共和国六个附属国,并且还从德国人手里买走了新几内亚岛东部殖民地,彻底接管新几内亚岛。

另外中国干涉俄国的时候,抢到了不少财物。

基本上席卷了整个亚洲,在亚洲地区,所有能多中国构成威胁的势力都被中国扫除。

法国、美国相继退出亚洲。

如今只剩下一个英国还在亚洲苟延残喘,如果这时候中国要对付英国,英国将无能为力。

如果中国要对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开刀的话,英国佬也只能全面退出亚洲。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攫取了最多的土地,也占领了最多的殖民地市场。

协约国此时急切的想要结束这场战争,然后把注意力重新放到亚洲地区,遏制中国人继续对外扩张的野心。

不过显然暂时还是做不到的。

德国人在冬季,又获得了一大批来自中国的军用物资援助,还有一大批的生活物资援助。

加上德国人向中国出口机械设备,也换到了很多物资。

使得德国在1919年春季的前线力量得到了大大的加强,得到极大强化的是德国空军,中国大批的战斗机援助到达了德国。

同时德国还装备了大批的俯冲轰炸机、反战车炮、反战车机枪、反战车地雷,前线的德军也开始学习如何对付战车,学习如何挖掘反战车堑壕。

协约国要想攻破同盟国的兴登堡防线。在德国拥有足够兵力和作战物资的情况下,只能够依靠战车。

战车现在协约国是不少了,一万两千辆战车也从中国运到了欧洲战场。不过要想投入战场还是得训练几个月,如果急一些,春季攻势当中也可以投入战场。

……

欧洲的情报不断传回中国,中华民**方也在不断的关注着这场战争的进展。

江渝和蒋方震等人在军部大楼翘着二郎腿,悠闲的喝茶,谈论着欧洲战场的走向。

“这场大战已经打到第五年,不过按照目前的局势来看。再打个大半年是肯定的。”蒋方震说道。

唐汉民笑道:“哈哈,这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打得越久越好。最好这么一直打下去。”

“这场战争,如果真要分出胜负的话,只要我们不断的支持同盟国足够物资,起码还得再打个两年。但双方显然不太可能继续打两年。因为没有那个民众基础。所以这样一来。双方最后的结局就是无奈接受‘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周正业评论道。

首节 上一节 492/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