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566节

此时每一个附属国,都是处于一种一片繁荣的建设景象,到处都是就业岗位。几乎把所有劳动力都利用上了,被最大程度的建设各种资产。

尽管生产力还不是那么高,但是低级生产力的工资也低。财团不缺这点钱,就算是建设成本略高一些也无所谓,因为钱还是会流回财团口袋的。

南华共和国则像是中华明国的一个行政区,目前重点发展的也还是农业和开矿,工业方面倒是有一些。

不过中华民国的工业并不集中在这里。

中华民国的工业是比较集中的,因为财团统治的国家就是这样的,产业一定程度上只分布在两三个城市。

在南华共和国。发展的主要还是经济作物种植,也就是充分利用南洋猴子的劳动力,这些南洋猴子的待遇不怎么样。但只要肯工作,还是有最低生活保障的。

经济作物是一种比较麻烦的东西,因为经济作物的种植,很难进行机械化。

后世的美国所采用的模式就是他们生产可以机械化生产的粮食。因为生产粮食的个人产值是最高的。

一个会驾驶大型农机的农民。一个人就顶几千普通农民的生产力,这是多高的产值?

相比之下,经济作物种植,不管你是发达国家也好,还是落后国家也好。发达国家的农民,绝对不会比落后国家的农民生产出太多的东西。

接着美国出口粮食,而落后国家则不种粮食,他们种的是各种经济作物。美国则用粮食换到他们的经济作物。

美国是一个类似黑社会打手的玩意,你种也得种。不种也得种。

在南美一些国家,农民的种植园被强行铲平,然后种上大豆、棉花等作物,并大肆喷洒除草剂、杀虫剂。

原本那些种植园,每年能够出产一个家庭所需的各种作物。

但是他们的种植园被种上大豆、棉花之后,他们甚至是吃不饱饭。

非洲人民也是那样的,本来非洲人种粮食可以吃饱饭的,但是他们却去种经济作物,经济作物又不能填饱肚子,在美国拥有经济作物定价权的情况下,这些经济作物又卖不了多少钱。

他们购买孟山都公司的种子还要缴纳技术专利费用。

美国那种模式,用来盘剥外部是很不错的。因此中华民国现在也在用这种模式,毕竟中华民国有机械化农业,自然是发挥自身优势,多让其他国家进口粮食,并让他们多生产经济作物。

至于不愿意?

有得选择吗?

当其他国家的zhèngfǔ像中华民国妥协之后,中华民国只要先和这些国家的统治者谈好了这些,然后就可以强行的实施下去了。

你种粮食,直接用铲车铲掉,然后种上经济作物。

目前中华民国也就是在各附属国干这样的事,不过既然是附属国,也还是要团结一下的,因此没有压榨得太狠。

同时压榨的对象,主要还是那些南洋猴子。

那些南洋猴子用来搞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却是很好用的,工钱不要多少,本身劳动也不是什么重活,只是比较繁琐。

为了盘剥这些南洋猴子,专门成立一个国家是比较方便的。所以南洋共和国有存在的意义。

总体上来说,这一年中华民国的发展形势十分喜人。

财团在这一年,也获得了很大的利益。

特别是财团在外部的扩张上,协约国与罗斯柴尔德财团的妥协,带来了无比丰厚的利益。

为了庆祝这一年的收获,华东商会为为此准备举办一个热闹的年会。

华东商会的民族资本商人,在这一年普遍都赚到钱了。

毕竟以财团的人脉、渠道,这些民族资本商人要亏钱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这个民族资本集团,并不是旱涝保收的。

还是有一些民族商人流年不利亏了钱,有的甚至是破产了。

很多民族资本商人,也都跳进了财团挖的坑里,也在玩滚雪球的游戏。这让他们的资产大大的上涨。

财团并不会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坑。

最后他们也可能会在财团的收割范围之内。

只不过这些民族资本商人,在破产之后要想东山再起比较容易,财团会给他们提供很充足的贷款。

他们他们享有庞大的人脉、渠道,相比民资来说,日子好过太多了。

只要他们运气不是那么差,并懂得管理经营,基本上都是可以赚到钱的。另外就是考验他们的眼光,能否看准经济走势。就算破产,东山再起也比较容易。

这也是他们遵守商会规定的回报,也是他们为民族利益考虑的回报。

总的来说,这一年华东商会的民族资本商人,基本上都大赚了一笔,毕竟经济局势太好了。

财团这一年的垄断地位,在一些领域是被打破了。

经济繁荣的环境下,也是财团在后退,民资在前进。

不过对于财团来说,这只是暂时的现象。等财团饿了,就可以尽情享用盛宴。

财团的真正利益,是这个国家建设起了多少有价值资产,附属国又建设起多少有价值资产。

首节 上一节 566/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