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595节

“伍廷芳先生,中华民国提出了民族自决政策,那么中华民国自身是否落实下去了呢?据我所知,贵国不仅占领了菲律宾,还占领了俄国远东行政区和突厥地,菲律宾人和突厥人为什么不能民族自决呢?”其中一名英国记者对伍廷芳问道,问题中充满了各种质疑。

伍廷芳淡定的面对着记者的采访,回答道:“我必须纠正一点,菲律宾自古就是中华民国的附属国,在古代,我们只是将领土交给他们管理,但是菲律宾曾对华人发动过大屠杀,所以我们中华民国不会允许一个如此危险的民族组建国家,我们将对菲律宾人加强教育,然后在重新考虑菲律宾人是否有民族自决的条件。至于俄国远东行政区和突厥地,那里是游牧民族生存的地区,这些游牧民族历史上曾在中国发动过无数次劫掠和屠杀行为,我们中华民国也不会容忍这种垃圾民族在身边成立国家。”

“所有具备民族自决条件的民族,是那些热爱和平或饱受侵略的民族,而作为侵略者,应该受到应有的制裁。”伍廷芳的话引起了一片哗然。

最后这句话,当天就出现在了欧美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中国威胁论再次喧嚣尘上。

过去,英法作为侵略者,他们奴役全球各个民族,是一个非常心虚的国家,亏心事做多了自然怕反抗。

这种危机感在每一个殖民国的民众心中扎根,就算是那些嘴巴上成天挂着和平字眼的民众,也都有这种危机感。

伍廷芳的言论,即使白种人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也获得了那些受压迫民族的欢迎。

中华民国,成为那些受压迫民族眼中的救世主。

在民族自决的政策上,各国都将中华民国的行为看在眼里。

从朝鲜王国、琉球王国、安南王国、暹罗王国这些国家身上就能看出中华民国的民族自决政策的施行力度。

至于南华共和国、日本王国,则是比较特殊的例子。

前者,是华人组建的国家,但印尼土著也曾对华人发动过屠杀,这就是中国给出的理由。

日本王国则是被中国打败的亚洲国家,曾经也是中国的附属国,现在重新成为了附属国。

作为以下犯上的附属国,中华民国允许他们继续存在,已经是非常仁慈大度了,中华民国甚至帮助日本发展经济,为日本提供救济粮,以免日本人被饿死。

种种善举,都大量出现在国际舆论上。

然而实际上呢!这些报道出来对日本的善举,只是中华民国不想看到日本奴隶被饿死才给他们提供了粮食援助。

你要让牲口给你干活,起码要保障牲口先不被饿死。

至于发展经济什么的,各国也只是看到了表面上的东西,深入调查就会发现,中国让日本发展的多是那些高污染产业。

中华民国却是在持续的加强国际舆论的操控,不断的向那些被殖民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宣传中华民国的正义形象。

至于白种人世界,除了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地区宣传以外,基本上没有在白种人国家怎么宣传。

毕竟那里中国所掌控的舆论渠道不多,不是自己的地盘,首先是不好宣传,再则也没那个必要。

此时的中华民国并不怕白种人世界的敌视,因为他们最终都将是敌人。中华民国的国际舆论宣传主要是针对那些第三世界国家和被殖民国家。

这使得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都想要加入中国的亚洲贸易体系。

中华民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立的‘亚洲贸易组织’,成员国也就是中国和那些附属国,亚洲贸易组织,是世界上关税最低的贸易组织,成员国之间享有低关税贸易条件。

当然,在这个体系中,无非就是看自己本事。

有本事的多赚钱,没本事的少赚钱。

但实际上,还是得看财团分配产业,财团不想让你发展该产业,那就绝对发展不起来。因为各附属国都拿到了自己的产业,加上中华民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所以看上去很赚钱。

不过,钱还是在财团口袋里,因为那些产业还是财团在经营的资产。自然的,财团把产业放在这些国家,附属国的税收也就增加了。

阿富汗国王哈比布拉汗与波斯国王沙阿在这一年冬天,同时接到了中华民国的访问邀请。

两位国王接到邀请,都欣然前往中华民国。

第046章:伊斯兰世界攻略

ps:第二更到!

呼唤月票!!!!满地打滚.......

两位中亚国王前往中国访问,这引起了英国的强烈关注,由于沙俄灭亡,杂波斯与阿富汗英国与俄国互相制约的格局已经被打破。

随后中国介入这一地区,又与英国形成了互相制约的格局。

但这种互相制约,是建立在要以剥削这一地区为目的的。

显然中华民国的剥削手段更加高级,所以英国这次注定是悲剧的,因为两个中东国王到达中国后,十分迅速的就和中华民国达成了各项意见的统一。

此时的波斯和阿富汗都希望能够成为中国的附属国,以受中华民国的军事保护,并加入亚洲贸易体系。

因为这两个国王看到了中国那些附属国所得到好处,以及中国此前的姿态一直是以一种非侵略者的形象出现的。

中国接管了俄国在这一地区的势力之后,将俄国所取得的特权都交还给了这两个国家。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并不想武力殖民波斯和阿富汗。

另外中华民国每年都向波斯和阿富汗提供粮食援助,大大缓和两国的内部矛盾。

加之中华民国此前也是被西方殖民者所盘剥的国家,因此双方能够轻易的产生共鸣,并树立共同的敌人。

在北京,宋教仁与两位国王,确定了‘搁置并尊重对方宗教问题’的共识。确定了中华民国不向两国传教,两国也不向外部传教的合作基础。

首节 上一节 595/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