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662节

美国苦心经营的美洲后花园这块肥肉都被中国分走了一块,而欧洲市场的问题显然更加严重。

欧洲的那些小国家,可不管你那么多,谁的商品便宜,谁的商品质量更好他们就买谁的。

商品的性价比方面,显然还是亚洲商品更高。

那些小国家又不是什么东西都能自给自足,他们每一个都需要进口很多种商品,因此亚洲商品成为了这些欧洲小国的首选目标。

在他们看来,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殖民世界,称霸全球,压制亚洲发展什么的,统统都和他们无关。只要他们不去招惹中国人,中国人自然也不会去招惹他们。

对于这些小国家来说确实如此,中华民国就算是与欧洲开战,只要这些小国家保持中立,基本不会去动他们。

至于欧洲那些大国,英法德,此时都在进口亚洲商品。

英法是因为消除贸易逆差协议的签订,进口中国商品不会使他们的财富外流,所以进口中国商品显然更划算。而且还能拉高他们的就业,消除他们的内部矛盾。

德国则是与中华民国有暗中的一定程度的联合,他们不买美国和英法的商品,那是因为中国商品首先在性价比上更高,另外也是不愿意看到英法美国继续发展,从而扼杀掉德国重新崛起的集会。

于是亚洲商品开始泛滥世界,中国及其附属国的农产品更是肆虐国际市场。美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农产品出口被急剧挤压,在美国出现了大量农民破产的现象。

美国财团从这次阅兵式中也看到了。中华民国在军事上是占了上风的,武力摧毁是完全行不通的。

这就变成了无解的问题了。

世界各国的记者在观看了这次庆典之后,纷纷冲向电报局。或是自己携带了电报,然后将写好的报道以最快速度发回各自的报社。

这次中华民国的庆典有报道价值的东西太多了。

不仅军事上的发展,还有中国人在生产力上的发展,简直就是让人震撼。

不久之后,欧美报纸纷纷以‘中国已彻底崛起’、‘黄种人逆袭世界’、‘令人吃惊的中国发展速度’等标题对这次中华民国建国十周年庆典进行了报道。

欧美白种人世界当中,很多人还以为中国人还是留着辫子的。而当他们看到这些报道后,都很是难以置信了。

这也使白种人的自信受到了打击。特别是欧洲人,在经历了这一场战争过后,都在怀疑欧洲的科学体系是不是存在什么问题。工业体系的发展是否真的是进步,自信心本身就受到了较大打击了。

……

参加这次庆典的中国国民,则看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祖国,一个个成就让他们即振奋也为之自豪。

自从打败了俄国和日本。并在工业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大汉民族已经逐渐找回了昔日的自信。一种能够泰然面对一切敌人的自信心。

从这时起,中华民国不再是落后国家,反而是先进国家。而且军事强大,在亚洲根本就毫无敌手。

中国在战后,以亚洲霸主的地位,出现在了世界的面前。

阅兵式和民众大游行的录像带也复制了一大堆,送到了全国各地的电影院、广场进行播放。

电视台也播放了这次庆典。

刚成立几个月的‘华夏电视台’,是中华民国首个电视台。而黑白电视机则迅速卖出了一大堆。

特别是那些高收入群体。基本上都买了电视机。中产阶级,也很多买了电视机。只不过当前电视机的价格比较贵。小小的黑白电视,却卖得老贵,简直就是超级暴利。

这种暴利是奇货可居的因素居多,但却是很好的回收钞票的手段。

电视机用户短短几个月中,就突破了三十万户。

民众在节假日期间,为了观看这次庆典,也大量的涌入了电影院,广场人太多了看不清楚,还不如花点钱到电影院去看。

这次庆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全国国民在看了庆典之后,都为中华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振奋不已。

日本大正倭王,此次也来参加了这次庆典,但是他连城楼都没资格上去,只是在下面的看台上安排了座位。

这让他很憋屈,更憋屈的是,他在这场庆典上,彻底的沦为的大反派,成为了人家荣耀的垫脚石。

但是让他泄气的是,中国的军事力量越来越强大了。

日本现在连枪炮都不能造,更别说是什么飞机战车了,中国人的飞机越来越先进,战车性能越来越好,日本此时却只能苦逼做代工和生产低级产品,完全就像是中国人的奴隶一般。

但是,反抗的下场就只有死路一条。

“我们大和民族要想生存,确实只能依附于支那人了。”大正倭王心里泄气的想,庆典结束后便垂头丧气的回酒店去了。

那边朝鲜国王袁克文却是拉着一群文人雅士谈笑风生,这次文化界的大师们基本上都来了,让他倒是高兴得乐不可支。

袁克文当朝鲜国王以来,朝鲜财政赤字连续增长。基本上,他都不管朝鲜发展,财团借款要签字的时候就签个名字下去,非常的轻松。

朝鲜政府也是负载累累了,每年要被中华民国盘剥一大笔利息。

不过朝鲜的财政赤字下,也不是没有效果。因为大量资金的投入,朝鲜的经济持续发展。

财政赤字的增长,不意味着乱花钱。

那些钱都投入到了朝鲜的各种建设当中,朝鲜的工业发展还是比日本要高级一些的,一些工业虽然低级,但会形成一些还不错的战争潜力,所以这种产业就不适合交给日本去发展了,朝鲜倒是很适合。

安南王、暹罗王两人则在观看了庆典之后,更加坚定了紧跟上国脚步的基本国策,只要跟着上国走,他们就能永享荣华富贵。

至于安南和暹罗欠下了多少钱,按是政府的事,不是他们王室的问题。

首节 上一节 662/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