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667节

这些毛熊士兵每天都在挖着工事、修建碉堡等,摆明了是要和中华民国唱对台戏。

人家反抗有什么错?

但在中华民国看来,反抗就是错了。乖乖的受死,还可以留他们一条生路。竟然敢反抗,这可就不客气了。

中华民**方最高统帅部立即修改了作战方案。

空军战略轰炸机数量,要求在明年只内增长到三千架,战术轰炸机,必须达到六千架,绝对是一个超级惊人的数字。

但对于此时的中华民国的工业规模来说,这些飞机并不算什么。

华东飞机制造厂立即快速扩充产能,建立新的军用飞机生产线。而战术飞机方面,多是以蚊式轰炸机为主,造价低廉,性价比极高。

与此同时,战车工厂也在快速的爆战车。由于有专业机床,战车生产速度极快。

通往中亚行政区的铁路也是冒着寒冬加紧铺设,现在铺设的是六轨,之前的四轨已经铺好了。

财团旗下一切能转为战争潜力的工厂,都在这个冬天延长了生产时间。

如造汽车的工厂,生产时间延长一倍,那么原先一半的汽车制造厂,就可以转而生产军火。剩下的一半继续生产民用汽车。

延长运转时间,就得多招收工人,这都不是问题,中华民国有的是人。

财团旗下的工厂全力运转,大量的军用物资被生产了出来,原先只计划一年内解决问题,但随着计划的扩大,作战预期被延长了。

边境对面的红色毛熊,却是进行着全民备战。罗斯柴尔德财团的援助,让红色毛熊有了放手一搏的底气。

罗斯柴尔德财团顶着来自中国的警告,却是继续的加大援助力度。

在这个冬季,很多军火都开始输送到了俄国境内。

……

这年年底,中华民国的钢铁产量增长到了恐怖的1.4亿吨,露天开矿技术,以及愈发成熟的转炉钢技术,使中华民国的钢铁冶炼生产力飞速提高,产量取得了快速的增长,平均下来,每个中华民国老百姓可以享有269公斤的钢铁。按照一个家庭四个人口来计算,也就是一吨多。

这样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世界各国钢铁产量的总和还要多,中华民国的钢铁产量已经完爆世界各国。

飞机、汽车、轮船制造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铁路、公路、电站数量持续增长。

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遍地开花。

但是,这样的钢铁产量对于当前中华民国来说还是有点不够用,不过也不需要进口太多钢铁了。中国及个附属国从欧美进口的钢铁下降到了一百万吨。

中华民国的钢铁还是有极大的增长潜力,财团的钢铁投资依旧在持续。钢铁生产基地的规模是越来越大,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

“计划到明年,我们的钢铁产量,就可以增长到1.8亿吨,这样一来,我们的钢铁产量比较宽裕了,不仅能够支撑内部经济发展,还能够支撑战争的进行。”周子跃预计道,“但是汽车消费之类的就要因为战争的持续而放缓了。”

“放缓没有关系,反正到时候我们把泡沫经济再吹大一点。”江渝一脸轻松的说道,实际上,经济泡沫能持续多长时间,主要看市场是否还有东西可以建设。

当还未建设到满意程度时,就可以不断的持续。持续到了一定程度,把要建设的东西都建设起来了,再让这个泡沫破灭。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只是让中华民国的经济繁荣,延长个一两年。

没错,就是延长。

建设速度放缓了,自然要延长的。

所以这场战争,唯一的副作用就是放缓了建设速度,当实际上却差不了多少,当使用了先进生产力进行建设之后,疯狂的泡沫经济建设速度是无比快速的。如此快速的建设速度,在科技技术还处于一定阶段的时候,一般只需要五六年就能把能建设的东西都建设起来。

中华民国之前没有积累,顶多也就是**年的时间。

财团有需要的话,可以延长到十几年。

违背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又是谁定的?

十年的经济周期,那是欧美财团定的,只是策略问题,策略却是可以变的,十年繁荣又为什么不行?

至于什么严重后果,无非就是破产的民资更多了而已,但是要建设的东西都建设起来了,有了这个底子,经济泡沫破碎后,中华民国就能碾压一切敌人。

现在的中华民国,完全不用怕欧美国家。

就算是他们在技术上追赶上来,人口上却依旧是追不上的。中华民国的人口众多,这也是古代中国所留下的最大优势。

而且众多领域的制高点被中华民国占据,要先追赶上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江渝也不管那么多,决定先打了再说。

于是这个冬季,宋教仁不得不又签订了一个借款协议,再次向华夏银行借款50亿元,然后拨给了军方。

欠款一下就增长都了100亿。

战争就是这样,不管是输是赢,政府永远都得陷入财政陷阱当中。区别只在于,一个财团是要真的把一个国家玩死,还只是走一个形式。

显然中华民国向华夏银行的借款,更多的只是走一个形式。财团还是以民族发展为核心来进行运作。

首节 上一节 667/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