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677节

这使红色毛熊在兵力调动、军火生产、后勤供应上都基本瘫痪掉了。

这样的战略轰炸,让欧美各国产生了极大的恐惧,特别是罗斯柴尔德财团。开始意识到他们之前援助红色毛熊简直就是超级愚蠢的行为。

这样的援助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而且还惹恼了中国人。

而让罗斯柴哦儿的财团更加恐惧的是,这时中华民国向他们提出了。援助沙俄复国的问题。

威胁已经不言而喻了。

如果他们不援助沙俄复国,并停止援助红色毛熊,那么中华民国组建的联军就会一路向欧洲推进。

“先慢慢谈,反正等我们打到波兰边境。罗斯柴尔德财团也就撑不住了。”江渝此时感觉胜券在握。完全可以碾压罗斯柴尔德财团了。

只要中华民国拿下乌克兰,打到波兰边境去。

那么罗斯柴尔德财团还有嚣张的本钱吗?

到时候只要中华民国把波兰打掉,德国马上就能投靠中国,然后再碾压掉法国,法国一完蛋英国也绝对要完蛋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罗斯柴尔德财团根本就没有不妥协的余地。

罗斯柴尔德财团的资产大部分都在欧洲,这些资产又怎么转移?多是不动产,怎么转移呢?

卖掉?

谁会买?

民资肯定没那么多钱买的。而且随着战争的临近,罗斯柴尔德财团大量处理不动产的话。价格也高不到哪里去。

为了报复罗斯柴尔德财团之前支援红色毛熊,江渝这次肯定是再让罗斯柴尔德财团大出血一下的。

正好可以狠狠敲诈一笔,这样一来就减少了帮助沙俄复国的支出,相当于是要把这个负担丢给罗斯柴尔德财团,而成果却是由中华民国享有。

……

与此同时,沙俄救**第二批陆军也正在抓紧组建,这第二批陆军,兵额为120万,这些士兵将从当初被抓到中国去当劳工的俄国人中选出一半,再从被俘的苏军士兵中抽调一半。

这些沙俄士兵将用于后方占领和治安维护。

打下了,还要占领。

沙俄政府在占领了伏尔加格勒之后,即决定以这座城市作为暂时的首都,尼古拉二世乘坐着飞机来到了伏尔加格勒。

在后方,中华民国不断的将人员、物资输送到了伏尔加格勒,铁路以极快的速度修到了伏尔加格勒。

在中华民国的那上千万俄国劳动力,开始被分批次的遣返俄国。

此时的俄国已经没有什么男性劳动力了,战争让男性劳动力基本上都上战场了。红色毛熊为了打仗,使偌大的俄国,呈现出了一种极为萧条的气息。

反而在中国,还有上千万俄国劳动力。这些俄国劳动力虽然是被抓到中国当苦力,但是饮食、卫生都很不错,劳动强度也不是太高,所以没有死多少。

这些俄国劳动力在中国待久了,大部分都恢复了自由,并在中国和那些被强制性带到中国的俄国女人们组建了家庭。

他们也看到了中华民国的很多东西,对红色毛熊的那套理论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

这批人,将成为沙俄复国的主力人口。

这些俄国人,男性劳动力高达一千两百万左右,而女性高达一千五百万,不过那些漂亮的俄国女人,多数都被中国给吸纳了。

相当于,沙俄复国后,拥有一千两百万的男性劳动力人口。而红色毛熊打到这个程度,也就剩下几百万男性劳动力了。

而且对于沙俄来说,更爽的是,人口急剧减少之后,社会紧缺资源就很丰富了,要想团结起和一千两百多万青壮劳动力就很容易了。

只要把俄国的资源开发出来,那么中华民国盘剥掉大部分之后,依旧可以让这些俄国人过得不错,那么内部矛盾就比较小了,那么沙俄的统治就可以维持,就可以被中华民国持续的盘剥。

随着沙俄救**对后方的清理的开始,那些交通设施首先是开始修建的,这些交通设施是战略铁路和战略公司,修好之后可以让中华民国更好的向前线运输物资。

具备商业性的铁路、公路则是由中国民族资本集团出资修建,而那些无法盈利的铁路公路,则要算到沙俄政府头上,相当于是借钱给他们修。

修铁路、修公路、修房子,就业岗位就有了,这就让那些俄国人得到了工作,而中华民国再向俄国输出粮食等物资,也就让俄国人能够吃饱肚子了。

另外一个,那就是战争。那些沙俄士兵将越来越多,第三期已经也已经开始编练,不过还要几个月才能上战场。

那些沙俄士兵拿到了钱,也要进行消费的。

只要交通能够通畅,中国的物资就能运到沙俄境内,所以修路是必须的,道路是一切的基础。

不过沙俄这些劳动力当中,有三百多万是乌克兰人,还有两百多万人是白俄罗斯人,这些人是要回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

中华民国除了组建沙俄救**,也在组建乌克兰救**、白俄罗斯救**,这些军队将成为包围红色毛熊的主力。

国内物资供应倒是很充足,由于延长了工作时间,加上大量妇女走入工厂,各种物资被大量生产了出来,弥补了战争所消耗劳动力的那一部分生产。

商品出口比较正常,国际市场所需的商品依旧能够保障供应。内部消费所需,也能够保证供应。

而军火产能,则在不断的扩充。

战争规模已经越来越大了,随着第二批、第三批沙俄救**的组建,以及乌克兰、白俄罗斯救**的组建,兵力将突破八百万。

首节 上一节 677/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