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686节

而在中国长江流域,则是一种水生木、木生火的格局,中国人自明代或是宋代开始,秉承的是‘火德’火主礼仪,所以中国是礼仪之邦。

黄河流域,则是土生金、金生水的格局。但是燥土不生金,自唐末黄巢起义爆发起,黄土高原环境就崩溃了。以至于后来泥沙俱下。

土主信,金主义,水主智、木主仁、火主礼。

当中华文明的中心在黄河流域的时候,是以信为出发点,再延伸出义、智。当中心转移到长江流域时,则是以智为出发点,再延伸出仁、礼。长江流域上游。则是金生水,水生木的格局。

五行隔位是相克的,如果一种五行太过强大。就无法形成流通了。

就如阿拉伯半岛,地下藏的是石油,又处于赤道地区,气候炎热。火太旺了。火生土之后形成了沙漠,但土却无法生金,因为火克金。所以阿拉伯半岛,没有太多的金属矿。

黄河流域则是土极旺,唐末开始环境崩溃,土无木制,金便无法生水。

但凡只有两种五行的地区,其自然环境都是比较极端的。三种五行的地区,环境则好上许多。

五条长河。此时都是中华民国的,中华民国显然就能够有充沛的淡水资源,可以将贝加尔湖的湖水引入黄河流域,从而加强水的力量,并生木克制土的力量,从而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同时西伯利亚地区,也存在大量的森林资源,中华民国的森林资源将无比丰富,完全不用怕没有木头用。只要把这些林区开发出来,就可以持续的有节制砍伐。

矿产、天然气、石油这些丰富的资源,也将由中华民国的国民享有。中华民国在资源战略上,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限制到中国了。

中华民国只需要继续开采其他国家的矿产资源,就能够将其他国家未来的潜力不断的削弱。

从西伯利亚迁移出去的俄国人口,则被送到了新开辟的安置区,他们回到欧洲版图中后,还是得到了之前许诺的东西,吃饱肚子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教育什么的,暂时可以不用考虑。

另一边,流亡到中华民国的大量俄国贵族回到了俄国,他们成为了中华民国的走狗,纷纷成立傀儡公司。

即他们是公司法人,但其股份却大部分被中国财团所持有。而中国财团是不出面的,在生产过程中,这些俄国贵族承担起出面组织生产等任务,从而造成这些公司还是俄国人的错觉。

普通民众自然不会知道这些公司是中国的,就算私底下流传,那也没什么问题。只要舆论控制住就行,当俄国人重新习惯了资本主义制度,只要他们还能吃饱饭,也就不会闹什么革命了。

这些俄国贵族们所成立的傀儡公司,即有什么电力、自来水、暖气、邮电局、铁路、公路等营利性基础设施方面的公司,也有开采资源,发展农业的公司。

俄国人就算是丢了西伯利亚和突厥地,其农业资源也是异常丰富的,拥有数量十分庞大的耕地。

如此多的耕地,如果全种小麦的话,那么中国种什么呢?

中国因为有机械化农业的存在,因此是要尽量压制其他国家的粮食生产,让他们拿出更多的土地去种植经济作物。

从而使中华民国从繁琐而又个人产值低的经济作物生产当中解脱出来,并形成国与国之间的农业分工。

因此即将在俄国发展的农业,也就是棉花、甜菜、向日葵、亚麻,以及蔬菜、水果种植。

那些选择要土地的俄国人,也不一定要让他们破产,可以让他们种植这些经济作物,很多经济作物,是不能用机械化种植的。

棉花虽然可以用机械化进行种植,但是成本比较大,经济效益并不好,国家还要进行补贴。

为了夺取国际市场定价权,因此中华民国必须保持较大规模的棉花种植面积,而国家补贴的钱,则可以从金融收益上补贴回去。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华民国要生产全球所需的棉花,俄国人的棉花种植,起码能够比得上自身所消费掉的棉花产品的数量。

甜菜也可以使劲种,中国的甘蔗种植业,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因为甘蔗无法形成机械化种植。

中华民国的食糖消费正在逐年色上升,此时的食糖产地。已经逐渐转移到了菲律宾、印尼、越南、暹罗这些省份和国家去了。

北方的甜菜生产,也正在朝机械化发展,但是显然跟不上增长速度。‘糖高宗’逐渐来袭。也需要俄国向中国输出甜菜。

当然,中国也会在俄国发展机械化甜菜种植,但自然是财团进入俄国后进行生产,那些俄国自耕农,用锄头生产甜菜吧!

另外俄国也是可以种植大豆的,即让俄国种植大豆,然后出口到中国进行加工成产品。再卖回俄国。

向日葵这样的油料作物,俄国也能种。

机械化农业也能搞,粮食、甜菜、大豆、向日葵。都将以财团用机械化生产为主,而棉花种植,则将以手工为主。

俄国变成中华民国的经济殖民地之后,俄国的农业资源。相当于也成了中华民国的农业资源。

让那些俄国自耕农玩不下去。不得不进入城市当工人也是主要的战略目标。

当俄国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后,就可以建设起更多的工厂,生产出更多的原材料和商品、半成品,从而增加剥削成果。

增加剥削成果后,即尼古拉二世和那些俄国贵族赚了钱,中华民国也赚了钱,算是你好我也好。

但是俄国的发展,必然是不能让他们拥有能够形成战争潜力的工业的。如此一来。俄国就不可能发展起来。

在中国发展起来后,俄国、日本想要崛起。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俄国拥有大量的农业资源,也决定了俄国人可以过上更的日子,因为土地放在那里也是闲置着,还不如开发出来生产农产品。

中华民国的土地已经比较多了,但是很多土地的条件并不如俄国的土地,尽管如此,已经能够充分供应国内农产品需求,因为经济作物的生产已经分包出去了大部分。

俄国人的土地开发出来后,那些自耕农负责生产个人劳动产值比较低的棉花、水果种植,并向中华民国输出。而中华民国则垄断粮食等作物的机械化生产,从而可以使俄国的粮食价格很低廉。

俄国人能够享受到较为低廉的食品,也有利于维持沙俄的统治。而俄国、乌克兰、白俄罗斯所生产出的粮食等机械化生产出的农业产品,输出欧洲显然比中国要方便得多。

另外,中华民国可以有大量的粮食,到处搞援助。同时还能在国内种植更多的玉米,从而养殖更多的牲畜,使国民肉食供应增长。

首节 上一节 686/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