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699节

这种疯狂的建设之所以快,首先是财团有更高的生产力技术,第二是在繁荣的经济下,各种建设不断的涌现出来。然后以最快,最疯狂的速度将民生建设起来。建设起来之后,没有民生可建设了,就必须进入消耗阶段,这时候再通过一场战争把之前的储备消耗掉。

这种模式,也是最具杀伤力的。可以在物质上对敌人形成绝对的碾压性优势。

两年,这绝对是一个不短的时间。

想一想,两年!一个五亿人口的国家,两年能建设起什么?如果像美国那样,二战前萧条个四年再开始重新建设,失业率高达一半以上。多少美国人的劳动力被闲置?多少美国人被饿得瘦骨嶙峋?

不过江渝建立的中**阀寡头财团自然不可能出现让国民饿肚子的现象,作为穿越者有丰富的经验。中华民国有失业保险,相当于经济萧条时期,国民的吃穿是受到基础保障的,也就杜绝了饿死人的现象,相当于在财富再分配的过程中,不会把国民饿死。

历史上,近半美国人四年里,都没有什么收入,也没什么事做。不仅他们生存艰难,而且能创造财富或军火的劳动力被闲置了。

江渝听了陈光甫的这个短期贷款模式之后,不由大喜过望。原本他就在为如何收割的问题而头疼,尽管中华民国有失业保险做为保障,不可能饿死人。但是如果近半中国劳动力被闲置个四年,那得浪费多少财富啊?

“这个模式很好,就按照这个路线走。”江渝表态道,这个模式相当于是节约了两年的时间。

如果中华民国一半的劳动力生产两年的军火,那能生产多少军火呢?要知道中华民国可是有五亿人。而那些附属国,也有大量的人口。中华民国一旦陷入经济萧条,必然会波及到那些附属国。

财团也不可能在经济萧条时期放过对那些附属国的财富收割,甚至是要收割得更狠,四年时间就太长了一些。

历史上二战前的美国并不像中华民国这样拥有一大堆的附属国,因此没什么问题。

如果中华民国陷入四年萧条,那些附属国难保会不会出什么乱子,到时候说不定还要镇压暴动、革命什么的,总之会早就很多不稳定因素出来。

“这个模式确实不错,对我们来说很有价值。如果我们能够早两年完成资产收割,并将劳动力投入军事建设的时间提早两年,对于中华民国与欧美之间的战争是非常有利的。”周子跃也点头赞同。

财团高层都意识到,中国民族资本集团要想不被消灭,就必须不断的吞并世界上其他资本。

资本就是大鱼吃小鱼的游戏。

要想吃到那些小鱼,首先就得从军事上击败他们,才能成功将他们吃掉。

如果中华民国不吃掉其他资本,未来则必然要被其他资本吃掉。一旦中国民族资本被欧美资本吃掉,也将意味着民族将再次陷入黑暗之中。

第096章:引进海外劳动力

纵观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都能发现一个规律,那都是发生在经济萧条时期。

如1910年橡胶股灾发生后,世界经济萧条,在1914年爆发了大战。二战时,美国经济萧条后,也是过了四年才开始恢复。

为什么都是四年的时间呢?

这就是因为欧美财团的收割周期是四年,因为他们的贷款是四年为一个周期的,因此清算时间需要四年。

中国财团如果只放两年的短期贷款,那么中国财团的收割周期就是两年而已。只需要两年就能够完成收割,从而迅速从经济萧条中走出来。

至于投资者会不会放心贷款的问题,这不是问题。只要在申请延长贷款时间方面把审核力度放宽松,那么就不是什么问题。

当投资者养成了习惯之后,自然也就像之前那样搞下去了。

……

1923年,随着工资的上涨,民众购买力再次增强,中华民国的商品消费市场之火爆,让世界为之震撼。

民资显然疯魔了,在如此疯狂的繁荣下,他们几乎是在不断的投资,不断的贷款,各种产业看上去,都是一片飘红。

大量的投资的出现,又增加了就业岗位。几乎每个城市的劳动力都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建设各种各样的资产。

农业改革进入了很快速的一年,中华民国的农业生产走的是订单制度。因此很多地主把土地农改之后,加入了订单行列。

因为这一年粮食援助俄国比较多,加上日本、朝鲜经济发展迅速。对农产品进口的增长,因此这一年的农业订单也非常充足,各农场都种植了农作物,一些农场还种植了两季。

中华民国此时的经济,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突破了三千亿炎黄币,是美国经济总量的三倍。

老百姓富裕起来了。也就产生了各种消费。房子、汽车、电器,是当前消费的主力产品。

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加上汽车的出现。很多工人开始在郊区盖房子,而且盖的是木头房子。

但是那些木头房子设计得很漂亮,住着也很舒适。这些木头房子,也正是中华民国所鼓励的。

郊区的木构房屋意味着不用盖那么多的房子。可以把劳动力投入到其他方面的建设当中。因为房子是不能打仗的。

还不如把钱节省下来买汽车、电器等产品。

特别是汽车的销售。又带动了大量的就业。修车的,洗车的,还增加了石油产量,石油产量的增加,炼油业又带动了工人。

汽车生产,又带动了附属国的就业,因为中华民国的很多汽车零件,是分包给附属国生产的。

特别是日本。

那些没什么技术性的零部件利润不高。但是让日本人生产就不一样了,这样一来利润就高了。

同样。这也使汽车制造成本降低了。

随着汽车销售的不断持续,全国各地的公交车数量开始减少,学校都开始配备校车了,孩子上学和放学都有校车接送。大一些后,这些孩子则被送到学校住宿,施行半军事化管理教育去了。

这种半军事化的教育规模开始不断扩大,可以说当前的中华民国,就是一个时刻都在备战的国家。

物质的发展,必然腐蚀精神。因此对下一代的意志力非常重视,学校要求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够吃苦。一个懒惰的民族,是绝对无法发展的。

首节 上一节 699/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