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时代 第728节
方言也是没想到,自己居然还有机会给协和的西医讲中医急救知识,他说道:
“足诊三脉,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足诊法盛行于西晋以前,自从西晋王淑和推广《脉经》倡导“独取寸口诊法”以后,足诊法再临床应用和研究就逐渐被忽视了,后来也只是用在中医急救中,我们来说这三个脉,太溪是肾脉,肾是先天之本,肾藏精,精化气,是人十二经脉之根本,是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原动力,它好比树根,虽然枝叶干枯,但是只要根不死,就尚有生机。”
“太冲是肝脉,肝藏血主疏泄,对维持人体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正常的机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协调作用。”
“趺阳又称冲阳,是胃脉,胃是后天之本,化生血液之源,脉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上述三脉不衰,病虽危笃可生,三脉已绝,病虽轻必危。”
患者的徒弟摸了一会儿,突然惊讶道:
“这……这怎么和手上不一样?”
他摸到和方言刚才摸到的一样的脉象,脉象沉稳坚实且有力,一呼一吸之间,脉搏跳动超过六次。
方言对着他解释道:
“中医里面诊脉里有两种罕见的现象,叫做“六阴、六阳”,这脉象只在危重病症患者寸关尺诊脉的时候发生,很有欺骗性。”
“柳医生他目前的脉象属于“六阴脉”,这种脉象是身体出现严重的实证,脉象也不会改变,所以难以通过脉象反映疾病的真实情况。”
“还有一种“六阳脉”,说的是有的人一生都是脉象洪大、数实,即便身体出现虚证,脉象同样不会改变。”
听到方言这解释,周围人一个个都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有人已经在暗自感慨,果然中西医完全不是一个体系啊。
他们学的那点中医皮毛,根本没有说过这些事儿。
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人的体质和禀赋千差万别,疾病的虚实真假绝不是一眼就能看清楚的。尤其是在危急重症中,身体极度虚弱却可能出现强盛的症状表现,而严重的实证反而可能呈现出身体瘦弱的样子。稍微不谨慎,就会陷入误诊、误治的灾祸之中,短时间内,生死就会截然不同。”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点头。
方大夫说的对啊!
瞧瞧人家这一来摸了寸管尺三部发现不对,马上就脱了患者的袜子摸脚上的三脉,这敏锐的直觉,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
一旁的院长也暗自松了一口气,刚才他是真害怕刚才方言不小心犯个低级错误,这么多人看着呢,传出去的不得了。
结果证明,天才就是天才,绝对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当场就把问题给解释出来,还给众人科普了一番。
就连院长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这种怪脉象。
前前后后所有的逻辑通畅。
更重要是方言面对质疑一直都很淡定,像是早就预料到可能会有的质疑。院长隔得近,注意到方言甚至连语气呼吸节奏都没变。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说的就是这种人。
院长心里默默评价:
是个能当大任的……自己果然是没看错人呀!
另外这个老柳的徒弟,真是没眼力见的东西,质疑也该拉着人家去一旁啊!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
还有刚才还没治就说他师父该交代后事了,慌慌张张,不堪大用!
而这时候柳医生的徒弟当然不知道自己被院长拉入给黑名单,只是对方言说得也算是服了。
人家说的有理有据,不得不服。
而且他也不想自己师父就这么没了,方言如果是对的,那么接下来的药应该就是检验他辩证的试金石了。
而就在这时候,外边传来一声呼喊:
“大家让一让,让一让,小心烫着!”
刚才方言让武火煎的药,这会儿已经煎好拿过来了。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86000字。
祝大家农历新年快乐。
第614章 猛药《增液承气汤》, 徒弟给师父插管子
人群听到这声音,立马就让开了一条路来。
然后就见到一个医生在前面开道,后面跟着个护士端着一碗黄黄的汤药。
那味道光是闻着就感觉一股子苦味扑面而来。
等药端到方言他们面前的时候,柳医生的徒弟对着方言问道:
“这是什么药?有黄连吗?”
方言听到他这么问,就知道这位好奇宝宝是想让自己解释下用药思路。
他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就说道:
“没有,这个方子里面有大黄,所以才是这个味道。”
“这个方子的名字叫增液承气汤,出自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里面有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生地、元参、麦冬。”
方言说完后看到一群人露出茫然的眼神,就知道自己还得讲两句,于是一边端起汤药,一边说道:
“大黄、芒硝是君药,大黄苦寒沉降,能泻热通便,荡涤胃肠实热积滞;芒硝咸寒,软坚润燥,可助大黄泻下通便,两者相伍,泻下之力颇强,可迅速排除肠道热结之邪。”
“枳实、厚朴是臣药,枳实苦辛微寒,行气消痞;厚朴苦辛温,行气除满,二药合用,能行气消胀,辅助大黄、芒硝推荡积滞下行。”
“生地、元参、麦冬是佐药,这三味药即增液汤的组成,具有滋阴增液的作用,能够补充肠道津液,使肠道得以濡润,有利于糟粕的排出,同时也可防止泻下太过而伤阴。”
“要不是柳大夫这情况危急,我也不会用这个方子,毕竟大黄在中药里通常被视为作用较为峻猛的药物,也就是常说的“猛药”,这药使用不当易伤脾胃阳气。”
“芒硝更是如此,一般都用在危急重症的治疗中。比如这次在治疗阳明腑实证时,与大黄等药物配伍,组成大承气汤等方剂,用于治疗邪热与燥屎内结于肠道,出现高热、神昏、谵语、腹胀痛拒按、大便不通等症状,能迅速泻下燥屎、荡涤实热,缓解病情。”
说话间方言已经来到柳医生的身边,中医科室过来的中医还是很有眼力见的,当即就上来帮忙扶柳医生起来。
柳医生的徒弟看到后,赶忙说道:
“我来!”
说着就上去帮忙将神志不清的柳医生搀扶着坐了起来。
方言上去两针落在颊车上,然后将柳医生的嘴单手打开。
“呕!”
这次是站在一旁的院长打了个干呕。
味儿确实太冲了。
方言他们这些人因为已经有预判,所以都屏息凝神,努力克制作呕的想法。
不过院长这一下,搞的周围好几个人都绷不住了。
“呕……”
“yue……”
“我的妈呀……呕……”
“柳医生……呕……这嘴比农村茅坑都臭……yue……”
周围全是此起彼伏的干呕声。
方言也是无语了,强忍着不适,端着碗放到柳医生嘴边,想要给他灌进去。
不过柳医生虽然属于半昏迷的状态,但是意识这块完全不能控制身体,方言试探了好几次后,也没办法让他喝下去。
这时候一旁的院长一边干呕,一边提醒道:
“我看……呕……用鼻饲法吧……呕,直接灌进胃里!”
方言听到这话后反应过来,对啊,这里是医院,他们家伙事儿齐全,比其他地方插鼻管可方便多了。
方言点头:
“好,插管子吧!”
院长指着柳医生的嘴:
“呕……赶紧给他关上!”
方言将柳医生的嘴关上后,周围的臭味终于淡了不少。
他强忍着不适,将柳医生放躺倒在床上。
这时候刚才屏息的人才开始大口大口的呼吸起来,院长走了过来,拍了拍柳医生的徒弟的肩膀,然后说道:
“小周,这是你们急救医生的拿手技术,上吧!”
小周听到后,先愣了一下,然后看了看自己师父,最后一咬牙点头道:
“好,我来给我师父插管!”
接着小周就开始了他的操作。
他招呼手下急救科的医护人员,让他们准备鼻饲法的物品。
不一会儿,一大堆的东西就准备好了。
效率确实是比同仁堂当时高。
小周熟练地将治疗盘放在床边桌上,方言看到盘内放着消毒好的胃管、镊子、纱布、液状石蜡、弯盘、胶布、夹子以及温度适宜(38 - 40℃)的鼻饲液。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