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穿越武侠世界

穿越武侠世界 第444节

两人来至浮桥处,勒马停下,让一队五十多辆的骡车渡桥。

由于浮桥有一定的负重限制,故每次只能让一辆骡车通过。

浮桥的两边均筑设高超达十丈的望台,上有哨兵箭手站岗,以监察戒备。

寇仲低声道:

“若李密按兵不动,又不派人来烧粮仓,我们索性只留五千人在偃师,其它人悉数分水陆两路往攻洛口,趁洛口兵力薄弱,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夺城,然后再从容返回偃师,拖住李密的后腿。李密退,我们便固守洛口,这正是李密胜宇文化骨的方法。”

寇仲的方法不是行不通,但却必须做到两件事,首先就是要荡平杨侗的禁卫军,使东都安定下来。

其次须切断金墉和河阳的补给线,其中尤以后者难以办到,否则最多也是对峙之局。

若待到李密恢复元气,情势便更不妙。

徐子陵怎会不知寇仲患得患失的心情,断然道:

“放心吧!李密一定会来的。而且快得出乎你意料之外。因为他认定自己真的重创了王世充,而东都则乱成一团,此时不来,更待何时?”

第二百三十一章 调兵遣将

寇仲苦笑道:

“没有人比你更了解我的心情,竟陵之役只是适逢其会,时间上根本不容你去想。但今趟却是正正式式谋定后动,调车遣将的对垒沙场。如若输了,就算幸保小命,但亦会信心尽丧,以后都不用再出来混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只是说来好听,大多数人兵败后都一蹶不振,而今次我们更是输不起。若李密胜了,天下就变成两李之争,其它人只能靠边站。师傅的大计可就危险了!”

徐子陵叹道:

“担心有他娘的屁用。我们本是一无所有,最多不外打回原形。正如老杨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例如忽然来场雷雨,说不定便可将形势完全改变,战场上实在有太多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因素。”

寇仲默然片刻,见车队已安然渡河,逐与徐子陵拍马登桥,道:

“你觉得尚秀芳这美人儿如何呢?”

徐子陵愕然道:

“原来你尚有闲情去想女人。”

寇仲笑道:

“这就叫做调剂,她本在席间私下约了我去找她,岂知王世充被剌受伤,我忙得昏天黑地下竟把她忘了。”

徐子陵像有感而发的道:

“忘了最好。自坐船离洛阳那一刻开始,所有在洛阳发生的人与事,都像给拋在后方,变成很遥远和模糊的事物。大战迫在眉睫之际,我连素姐也不敢想。唉!想来又于事何补?”

浮桥已尽,两人朝木寨大门驰去,沿途挤满车马兵员,但在沉重的战争压力下,不但没有人谈笑喧哗,更罕见笑脸。

寇仲轻轻道:

“不是连师妃暄都置诸脑后吧?”

徐子陵叹道:

“师妃暄确是使人难以忘怀的奇女子,不过除了也把她忘掉外,还有什么方法?”

寇仲奇道:

“陵爷少有这么坦白的。我差点忘了告诉你,她昨天来找过我,劝我退出纷争,给我乱扯一通的气走了。唉!她确是可迷死任何男人,但又高不可攀的美人儿,弄得小弟也可能患上与你相同的单思症,这叫有祸同当吧!”

徐子陵失笑道:

“去你的娘!”

寇仲失声道:

“我的娘不是你的娘吗?”

此时两人驰入兵寨,门禁森严,未经检查的车辆均不准进入。守门的兵卫见到两人,都态度恭敬,显示出两人在他们心中崇高的地位。

席间寇仲趁机向杨公卿请教各种军事问题。

徐子陵亦好奇心起,问道:

“我们在南方时,曾见杜伏威强征乡农入伍,极不人道,东都的大军又是怎样来的?”

杨公卿呻一口热茶,道:

“自秦开始,直至南北朝,一直以征兵之法为主,间有募兵,只是辅助之用。所谓征兵,就是成年男子均须入伍,无事时服役若干年,有事时则上战场。但自西魏开始,推行府兵制,平时在家生产,农闲时训练武事。每年要到京师或边地戍卫一月,战时上战场,战罢归家,武器、装备、粮食都要自备。”

王玄恕叹道:

“杨广征战连年,使战士长期远戍,今他们难以忍受,不是开小差逃亡,便是叛乱作反,所以爹改采募兵制。在这时势中,只要粮饷充足,自有勇力者肯卖命,远胜征兵之制。尤其是亲卫兵队,更必须要视之作为终身事业,并甘于高薪厚禄的正规职业军人,否则将成多而无当或尾大不掉的局面。”

寇仲不解道:

“凭东都的财力,为何招募的军队反不及李密的人多势众?只要变卖些杨广遗下来的珍宝,不是可多召大批人马吗?”

杨公卿笑道:

首节 上一节 444/11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电影世界里的侠客

下一篇:宅男穿越之逍遥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