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在大学当校长

我在大学当校长 第384节

郑强沉住气,丢出一个重要的问题。

“那导师的问题呢?”

试验班和少年班都是导师制,会挑选一些资深名教授作为导师,对学生进行选课、选专业、学习内容及方法、研究方向等指导。

以现在光华大学拥有的教师资源来看,也只能凑出七八个人。

这其中还包括朱晨、陈冲和陈灏自己。

虽然三人能力达到了,但是对于教学上,还真不如那些教了几十年书的老教授。

“导师的问题不难解决。”

陈灏微微一笑,冷静地说道:“我们光华不是跟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进行了对口支援吗?可以每个学校邀请两个资深老教授过来!”

“除此之外,可以再返聘一些名校退休的老教授过来,不需要他们上大课,只要负责试验班和少年班就行,消耗不了多少精神。”

“额,这么一说貌似可以。”

郑强说完叹了口气,这个校长折腾本事一流,反正制定完计划,具体实施都落在他这里。

陈灏给的高薪,他真的是对得起这个价格了。

挂完电话,陈灏也叹息。

“资深名师哪里寻啊?”

普通讲师开高价挖倒是不难,难的是这种五六十岁的老教授,这些人才是一些名校真正的底蕴。

大学的大不在于校园多大,而在于拥有大师多少。

可是这些大师几乎都扎根于一些名校,教了几十年都教出感情了,想挖过来何其难也!

“大师计划该怎么整啊?”

陈灏头疼不已。

有钱的确可以为所欲为,但也有例外。

比如面对这些大师、资深老教师们。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书评区的龙套楼大家有空的话回复下,取名困难啊。

还有就是大师如何挖过来?这个我还真难想出来,光靠高薪也难搞。

第两百一十章 光华计划管理委员会成立(求月票)

10月9日,国庆中秋的八天假终于结束了。

这一天是全国各大学校开始上课的日子。

清晨的光华大学校内,没有响起上课的铃声,反倒是校园小径上陆陆续续出现拖着行李箱的身影。

因为之前迎新晚会结束的时候,陈灏宣布了学校9号上午继续放假,下午才上课。

要是9号下午没课的,直接相当于9天假了。

不过早上开始,还是有不少学生返校。

虽然早上学生还没上课,但是教职工都必须上岗。

早晨9点,会议室里。

一众校领导都到场,大家都默不作声,没人敢说话,都等着陈灏的开口。

坐在主位上的陈灏,看了看时间,朗声说道:“会议开始!今天早上开会主要是关于成立以及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接着,陈灏看着众人问道:“大家都知道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和元培计划吧?”

众领导小声交头接耳讨论着,很快一个校领导率先开口说道:“元培计划我有所了解,我的博士便是在北大念的,校长您是想效仿元培计划吗?”

听到这个中年校领导是北大毕业的,陈灏微微挑眉,那怎么来光华大学了?

他点点头,说道:“元培计划从01年开始实施后,经过19年的时间,现在算是比较完善的,我打算以元培计划为基础,修改成符合光华大学发展的模式。”

北大的元培学院在校内的地位仅次于光华管理学院,状元人数也是第二。

听到陈灏的打算,之前开口的校领导孔文皓不喜反忧,对着陈灏问道:“校长您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您知道元培计划所涉及到的资源多少吗?”

北大元培计划的成功,为何很少有大学效仿?

类似的新型人才模式培养,全国数千所大学里,也不过是清华、北大、南大、科大等十来所实施。

不光是需要承担风险,还有就是其中消耗的资源不少。

别的不说,光是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调集了全校各系36名资深名教授签约任导师这一点,就没多少大学能够做到。

首节 上一节 384/9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大学,开局成为奶爸

下一篇:海岛开局签到女神姐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