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在大学当校长

我在大学当校长 第681节

“黄教授,国内现在中学不是在减负,提倡快乐教育,这是不是……?”陈灏说着,抬起头望向黄虹教授。

见对方点点头,他的心里就好像被什么东西给堵住,闷得慌!

其实还有一点黄虹教授没有说出来,不然就更令人绝望。

知识改变命运背后,其实是一场关于家庭和视野的较量。

到了中产阶级后,“学校教育”的作用会越来越小,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家庭和学校联手合作,才能让这个孩子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来等待社会的挑选。

看着陈灏情绪有些低落,黄虹教授安慰道:“眼下咱们国家,社会分层还没有最终形成,教育分层还很遥远,所以这是一个大好的时机,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认知,从而超越自己的阶层。”

“黄教授,您说的对,至少眼前的华夏,每个人都还是有机会的。”陈灏深吸口气说道。

“教育改革,大学之前的讲完了,现在给你讲讲大学之后的。”讲到这个,黄虹教授有些笑了,对着陈灏调侃说道:“我知道你们光华大学的光华学院在搞通识教育,这个方面我一直都在关注,那你对国内有些人说:通识教育绝大多数是一些正确而无用的知识。对这种观点,你怎么看?”

“怎么看?我觉得这种人的理解是非常片面和粗浅的,通识教育我觉得是目前高校改革的重点!”陈灏皱着眉头回答道。

目前国内进行的是专业教育,计算机专业只学习计算机的,不会学习文学、艺术、管理等专业内容。但如果是通识教育,那么你的主力学习是计算机,但是除了计算机之外也要学习。

这样很多学生就受不了了,我一个学计算机的为什么要学习文学?

我一个管理专业的,为什么还要学习物理?

这是很多国内学生的不理解,但是这种教育制度比起专业教育,总体上还是占优势的。只是国内一直不实施是因为牵一发动全身啊!

体量太大了,不好调头!

方向对了还好,万一错了那可就麻烦了!

只是下一句黄虹教授的话,让陈灏当然愣住了。

“但你有没有发现,你现在实施的通识教育也是有问题的?”

ps:无聊的同学可以去看看英国BBC曾拍摄的纪录片《50UP(人生七年)》,纪录片了14个孩子、50年的人生轨迹。

求月票!

还有一章!

我在大学当校长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先生那我下次再来拜访

“哈?我们学校的通识教育也有问题?”陈灏完全不敢相信,这可是他摆放斯坦福、北大校长后,加以自身经历和大量资料查阅后做出的决策。

这怎么可能有问题呢!

他不信!

“那我问问你,光华大学只有光华学院这一个二级学院吗?”黄虹教授问道。

“当然不止,而且到了明年会有十几个学院。”陈灏回答完后,眉头一皱,似乎有点明白黄虹教授的意思了。

黄虹教授淡然一笑,说道:“所以啊,你们这弄得是不是有点像漂亮国的分层教育模式?光华学院实施通识教育,其他学院还是按照专业教育培养。两种不同模式出来的学生,水平如何你应该很清楚。”

陈灏沉默了片刻,看起来的确有些不太公平,像光华学院的资源绝对是其他专业学院的三倍以上。

他辩解道:“我们这是以光华学院做试点,看看这种模式适不适用于我们学校。”

“哦,是这样吗?那等你们觉得适用后会全校推广吗?”黄虹教授继续问道。

陈灏这下不说话,当然不可能会推广!

不然他也不会以一小时一万元高薪聘请那些大牛来兼职授课了。

以光华学院的试验班和明年的少年班,现有的这些大牛是足够用的。

但放到全校肯定不行,这得请多少大牛才能满足!

换句话说,光华大学除了光华学院,其他的二级学院其实已经是被放弃了。

黄虹教授看着陈灏,沉声问道:“十几年前,我曾有幸见过几次陈老校长,你还记得陈老校长对光华大学的厚望是什么吗?”

“为国家培养人才,为社会输送人才,产业报国、科技兴国。”陈灏想都没有想,直接脱口而出。

说完后,他有些惭愧。

想起爷爷从来不会瞧不起差学生,在平台上给每个学生的资源都是一样的,只是看你自己愿不愿意去把握。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后者他做到了,但是前者他不光没有做到,反而把这个差距给拉的更大了。

“我知道被选拔到光华学院的都是佼佼者,但是那些天赋一般,却刻苦学习的同学也不该就被排除掉。”黄虹教授摇摇头说道。

也许最后的结果会不同,但自然还保持明面上的公平。

“而且成为世界一流名校,可不是光靠一个学院的学生就够了,得全校学生整体提升才行。”黄虹教授认真说道。

首节 上一节 681/9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大学,开局成为奶爸

下一篇:海岛开局签到女神姐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