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八零:我有一个人生成长系统

重生八零:我有一个人生成长系统 第64节

因为生产间的女工帮着出了不少力,沈爱枝去了趟镇上买了些肉回来中午给她们加餐。

趁着做饭的工夫,刘翠花又带人将地上的那些参苗给帮忙种上了。

半天工夫,沈长林卖参成了“万元户”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袁家村,各家各户都纷纷打起了主意。

如今他们都开始做起了服装买卖,家里的地就没人种了,空着也是空着,于是也纷纷起了种丹参的心思。

晚上沈长林回来的时候,甚至有好几家原本与沈驰家走得并不太近的也借故还与沈长林套近乎,向他请教丹参的种植方法。

其实他哪知道什么方法,看着沈驰种着挣钱便跟着种了,要说方法那便是沈驰教他的古法沤肥术。

沈长林只按自己心中想的与众人说了,那些人倒也听得认真,并央求沈长林明年卖参的时候也带着自己等人,沈长林则一口答应了。

于是第二天起,袁家村的人也不出去卖衣服了,纷纷上山挖丹参回来种,整个袁家村掀起了一股种丹参的热潮。

一早看到村里叔伯婶娘都背着背篓拿着锄头上山挖丹参,沈驰想着一碗饭自己一个人也吃不完,钱是赚不尽的,能带着村里人一起致富也是好事一件,对此也乐见其成。

吃完饭跟孙涛一起来到学校,段老师一早就等在了教室里,见到沈驰便通知他半个月后去省城参加全国小学生的奥数比赛。

知道自己又通过了考试沈驰高兴的点头应了。

春暖花开,天气一天暖似一天,果园的那些果苗又开花了,这些果树才新栽的,不到结果的时候,沈驰依旧让父亲把花骨朵掐了。

新种的那株人参在沈驰的精心照料下终于又长出了叶子,每天的精力除了固定用来催生丹参外,剩余的全用在了这株人参上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物价大涨

沈长林的两亩丹参卖了一万多块,这让他看到了希望,每天耗在屋后果园的时间越来越多了,有时泡在里面一呆就是一整天,不是整地松土,就是在浇水施肥。

在他的辛勤付出下,果园里不论是参田还是果苗,都被他打理得极好,长势异常喜人。

将卖参的钱又去抓了六头猪仔回来,连同先前的一共就是八头了。

眼看那两百只鸡到了快出栏的时间,沈长林便与桂淑珍商量再抓一百只鸡苗回来,这次的母鸡不能全卖了,留一些下蛋。

沈长林拿了一百只鸡苗的钱去养鸡场,却只抓了五十只鸡回来,原来如沈驰所预料的,市场物价,终于迎来了大涨价,所有的东西都价格大涨。

晚上沈驰和孙涛正在房间里温习功课的时候,孙富强找来了,他与沈长林客气了几句就直接去房里找了沈驰。

见到沈驰好似没看到自己儿子一般,理也不理一脸激动的向沈驰道:“小驰,你猜对了,现在外面物价果然都涨了,有些物品甚至翻了一倍。”

“我早说了么,你听我的准没错。”沈驰笑回道。

“那我们那些水晶现在可以出售了吧?”孙富强问道。

沈驰心说这才哪到哪,现在差不多是八十年代末期了,等进入九十年代,中国进入飞速发展的三十年,物价涨幅更大。

“如果你们暂时不缺钱的话就继续留着吧,以后价格更高。”沈驰回道。

还要留?!孙富强心中犯了嘀咕,他们倒是不缺钱,如今他们几个村都在沈驰大姑这拿衣服卖,每天一个人的进账有五六十,根本就用不着卖水晶。

孙富强担心的是怕水晶会跌,沈驰于是结合前世的情形,斟酌着跟孙富强说了,二人在房中嘀嘀咕咕,孙涛听不懂,屋外的沈长林则一脸不解的朝胡氏和妹妹道:“富强跟小驰能有什么话说,怎么嘀咕半也不见出来。”

“二哥,你可别小看了小驰,如果不是他我的服装厂根本走不到这一步,到现在我都还像是在作梦一样,回想起来却是小驰一步一步将我引上这条路的。”正帮着收拾碗筷的沈爱枝朝沈长林说道。

其实沈爱枝还有一点没有说,那就是她一直不明白沈驰为何总让她最大限度的屯积布匹,现在她终于知道原因了,因为今早她去镇上买肉给工人们改善伙食,猪肉价格竟涨了一半有余,包括日用百货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

沈爱枝于是赶紧去了趟县城商场打听了现在布匹的行情,一问才知道一尺布竟涨了好几毛,沈爱枝赶紧急急忙忙赶回来跟刘翠花商量了此事,众“股东”商量后一致决定,每件衣服的价格涨三块。

如今她屯的那些布,光是这其中的差价她都省了四五千。

胡氏听了沈爱枝的话只是笑笑虽没说什么,但眼底的笑意显然是对沈爱枝的话极为认同。

正在车间里忙活的刘翠花听到自己老公来了,忙出看看看他有什么事,一问人在沈驰房里便直接找了过去。

“你怎么跑来了,家里不是只有两个丫头在家么?”见到孙富强刘翠花赶紧催他回去。

“我是来向小驰问些事情,马上就回去了。”孙富强回道。

听到刘翠花花说到孙霞、孙娟她们,沈驰忙问道:“霞子姐给她报了名么?”

“早报了,现在跟你姐一个班呢。”刘翠花忙道。

沈驰见干爹他们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心中不禁松了口气,末了又想起什么,沈驰朝孙富强道:“干爹,如果你有路子就去买台挖掘机回来,这样不比你用人力挖要轻松得多么?”

“一台挖掘机要好几万,干爹一时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啊。”孙富强愁声道。

“你们可以几个村合伙出资啊,如今你们卖衣服也挣了不少钱吧,大伙凑一凑这个钱不就出来了么?”沈驰帮着出主意道。

孙富强听得眼睛一亮,朝沈驰兴奋的道:“你这主意不错,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得赶紧回去找他们向个领头的商量,晚了他们都睡了。”

孙富强说着就朝外面走,刘翠花叮嘱了儿子和沈驰让他们别学得太晚便回车间继续忙着打版放样去了。

沈驰和孙涛又学习了一会,见时间不早了便打水洗了睡了。

临睡前沈驰则例行每天的日常必作事宜,先是把丹参和黄精、首乌等药材催生一遍,因为催生耗精力,如果留在白天沈驰会一整天没精神,睡前催生睡一晚上精力就恢复大半正好。

然后看了地脉监控系统,看看哪里需要浇水就悄悄启动灌溉系统开始在指定范围降雨,有了农场控制功能沈驰打理起果园来真的方便了许多。

花了半个小时做完这一切便启动内息术沉沉睡去。

有了沈驰帮忙浇水沈长林的工作轻松不少,只是他心头每每总有疑惑,明明头天看着要浇水的地,怎么过了一晚上地面就湿了,像是有人浇过水似的。

他找不到原因便只好将心头疑惑埋藏在心底,然很快他收到一封信件,上面的消息直将他震惊得无以复加,连带心头的这点小疑惑也被击得粉碎。

准确的说这封信是寄给沈驰的,省报来了消息,他的那部长篇小说他们愿以两万的价格买下出版发行的版权,只是在出版前先在省报上连载。随信一起邮过来的是一张两万元的汇款单。

沈长林看着手中那张汇款单几次犹不相信的擦了擦眼睛,几次确认是两万无误后这才拿着汇款单进屋跟胡氏和桂淑珍二人悄悄说了这事。

两万!这是二人连想都不敢想的数字,桂淑珍更是惊声道:“你没搞错吧?”

沈长林指着手中单子道:“这上面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想不到这孩子这么能折腾,如果是真的就把这钱取出来给孩子存上吧,还有,这事别张扬出去了,两万不是小数目。”桂淑珍悄声向沈长林说道。

沈长林默默的点了点头,他刚卖丹参挣的一万多跟这两万一比,一下子就不香了,沈长林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那点信心一下子被沈驰击得粉碎。

此时的沈长林终于也体会到了一把女儿沈芳的心情。

第一百一十二章 风潮

中午放学的时候沈长林悄悄跟沈驰说了这事情,沈驰却是眉头轻皱:“才两万。”

他竟然还嫌少,沈长林不禁在心中对这个人小鬼大的儿子翻了个白眼。

老实说这个价格并没有达到沈驰的预期,但进而一想,两万就两万吧,有总比没有要好。

来信不是说后期还要出版么?出版的话还有版税可收的,于是便答应了这笔交易,并将尾稿也拿了出来交给沈长林,让他抽时间去邮局把稿子寄了。

沈长林下午就去把钱给取了,然后直接存进了镇上的信用合作社。

而沈驰这段时间则一心备战全国小学生奥数比赛,直到离比赛还有三天的时间,他便与段老师一起提前出发了。

有过一次参赛经验,沈驰对一切流程都已轻车熟路,比赛倒也没出什么意外,很顺利的答完卷,剩下的就是回去等结果了。

段老师对沈驰有绝对的信心,从去年参加奥数比赛开始,大大小小的比赛沈驰还从没拿过第二名,这次便也没多问,带着沈驰回到学校,安安心心的等比赛结果。

不用再为奥数比赛作准备,沈驰除了偶尔给孙涛补下课时间变得充裕起来,放学回家就钻进果园打理他的那些药材。

丹参自不必说,那是自己的经济来源,每天必不可少的要进行催生。

而新种的黄精和首乌则是用来兑换灵气的,也要经常催生,如此一来那些果树便只能十天半个月才能偶尔得沈驰催生一次。

即便是这样,那些果树的长势也依旧十分喜人,看来沈长林平时没少浇灵肥,按照这势头,明年就可以让果树挂果了。

而对于这片果园,沈长林比沈驰更上心,沈驰一进园中,就看到父亲早已割了一担苜蓿回来正在喂那些鸡。

喂完鸡后又开始用粪勺在沤肥池中捞池中那些残渣。

“爸,我来帮你。”沈驰说着便沈长林手中接过粪勺。

“你作业都做完了么?”沈长林问道。

“早做完了。”沈驰说着便将粪勺伸入池中捞那些骨头、药渣等发酵过的渣滓,以便再往里添新的材料时发酵。

粪勺沈长林用粗铁丝烧红烙了许多的洞眼,专门用来过滤液体的。

此时沈长林已捞满了两筐,闻言也没再多说什么,挑着两筐残渣就往自己开的那两亩参园走去。

这些残渣虽然肥力已经发酵出来大半,但剩余的肥力埋入土还还是能起到肥田肥地的作用,而且经过腐烂还能改善土质,使土块变得松软。

沈驰继续捞着残渣堆在池子旁边,沈长林埋完肥渣又来池边,把沈驰捞的肥渣用铁锹铲进筐中,随后又找了把烙了眼的粪勺捞了起来,父子二人正边捞边有一搭没一搭了聊着天,这时村里的袁教五、袁教田找到了果园中。

“教五叔,教田叔。”见到二人沈驰忙打着招呼叫人。

“哟,小驰也在帮着干活啊,还是你家小驰能干,读书聪明还勤快,我家小子完全不能比。”袁教田夸着沈驰道。

沈长林笑了笑,接过话头道:“这孩子不让人操心倒是真了。对了,你们来是有什么事么?”

“确实是有事向你请教,我们不是在爱枝妹子这拿衣服卖么?这田里地里的活就有些顾不上了,这不看到你今年种的丹参价钱卖得不错,所以来向你请教一些种植方法。”袁教五见沈长林主动问起,便也开门见山的回道。

这些天向沈长林请教种丹参的人多了,沈长林得空自己了总结了一套种植经验,这时见二人问起,便又向他们聊上了。

“那施肥方面可有什么讲究么?”袁教五二人听得很认真,沈长林说完二人又请教着有关肥料的事情。

说到肥料,沈长林又滔滔不绝的讲上了,这时袁教田看了一眼脚下的沤肥池有些好奇的向沈长林问道:“你这肥料与普通农家肥似乎有些不同啊。”

“这肥料是按小驰老师送的古籍上面记载的方子配的,你们是不知道,原来这作物也跟人一样,是需要草药来补的。”沈长林回道。

此时沤肥池里的残渣已捞干净,剩下的都是浓稠的液体,看起来有些像是墨绿色的淀粉糊糊。

“还有方子?都需要哪些东西?”袁教五立时虚心请教。

“方子上记载的东西可多了,什么各种动物的骨头磨粉,还有龟甲、壳类以及各种动物的内脏。

首节 上一节 64/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觉醒:开局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文娱:我的每一天都可以提炼演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