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黑科技:开局手搓可控核聚变

黑科技:开局手搓可控核聚变 第117节

第142章 舰载机的武器

转眼小半个月过去了,关于舰载机系统的数据楚歌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

这个系统里很多技术都脱胎于之前空天母舰上的蓝图,系统大哥的数据库里关于舰载机的一些技术指标很多都是直接用编号代替。

系统只给了一句提示,具体的行程报告请参考之前的数据记录。

这它倒是省事了,楚歌也总算明白这编号的作用了,合着在这等着他呢。

好在他早就提前做了备份,把所有带有编号的子系统都另行存档,这样找起来倒也不费劲。

抛去大同小异的,舰载机的武器系统算是矮子堆里拔高个了,勉强算是有点新东西。

无人机的常规武器是机翼两侧的电磁速射炮,30MM口径,射速80发/分钟。

楚歌看到这口径还有它的射速,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近防炮。口径不大,射速快是它们的共同点,这让他有点忍不住了。

“系统大哥,从数据看你这个跟我们的近防炮有点像啊,而且单纯从射速上看,还不如我们的速射炮。”

楚歌记得现在厉害的近防炮比如米国的密集阵,它的射速是四千五百发左右,而俄熊的卡什坦近防系统还有华夏的1130近防炮射速甚至都达到了恐怖的

多发/分钟。

这随便拿出来一个,这个射速都能秒这个无人机的数据啊。

【没有什么可比性,我研究过你们的速射炮。3000发/分钟可以拦截1-1.5马赫的导弹,3马赫以上的导弹5000发/分钟的速射炮拦截都费劲,这时候就需要

发的射速来弥补,而且还不能保证百分百的拦截率。】

系统大哥哗哗地说出一堆数据,这属实把楚歌震惊了,他没想到这货什么都知道,看来平时也不全是去白嫖去了。

“好专业的样子,怎么?最近还研究起我们地球的军工科技了?”

楚歌眼睛滴溜溜地转,他想趁系统大哥不注意套路它一下。

【没兴趣,闲着也是闲着,充字数而已!】

“充字数?你以为你百科全书啊?不应该是占你的内存吗?”

【无限内存,随便占。】

一句话让楚歌彻底服了,难怪机器猫之类的都存进数据库去了,合着在它这就多多益善而已。

“行吧,你是我亲大哥,回到刚才的问题。你的意思是彼此战术目的不一样,是吧?地球上的近防炮追求射速是为了拦截高速来袭的导弹之类的。”

“而空天母舰舰载机的机炮并不考虑这些?”

【是的,无人机是伴随步兵作战的,电磁炮是轻武器,集束鱼雷就算重武器了。或者对付对方同样的空中目标,这些都不需要那么高的射速,现在的射速足够了,这样才能保证续航和伴随作战的持续性。】

“什么意思?”

【你觉得你们那个近防系统以这么高的射速能打几轮?】

楚歌瞬间明白了,他记得这套系统如果以最高射速好像顶多打个三,五轮就得歇菜,备弹量就那么多,所以才有了饱和攻击战术这一说。

“搞这么多舰载机,群殴一个大家伙也行啊?”

【可以啊,打你们这的军事装备不需要群殴,打军工系统数据库里例如重型巡洋舰那种级别的,跟蚊子咬你两口没什么区别,除非发射核子鱼雷。】

系统大哥提到核子鱼雷,楚歌这才想起来,舰载机也有大杀器的。

心中一动的他赶紧找到核子鱼雷的相关报告,匆匆浏览一遍后有点大失所望!

也就正常的核裂变反应的核武器,连核聚变都不是,更别提更牛逼的夸克之类的,跟海里的那种核鱼雷最大的不同就是速度了。

两者就速度来说倒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的那种。

现代鱼雷最快的鱼雷应该就是前联盟国家研发的超空泡鱼雷了,它的航速能达到200节左右,它在水中一秒的行驶距离是100米左右,换算成咱们经常开的车就是370公里/小时。

这速度其实不算慢了,小型飞机的速度可能还没它快。

至于现在各个国家研究这种快速鱼雷研究到什么程度了,楚歌没关注,而且这玩意也属于机密,只知道几个有实力的国家都在家偷偷研究,至于研究成什么样,还没有具体的说法。

不过超空泡鱼雷速度快归速度快,它也有它致命的缺点,就是这货射程特别短,而且攻击手段也比较单一,只能直航式打击,不带拐弯的,这也是它射程不高的主要原因。

军工系统的核子鱼雷就是一小型的航空火箭,喷射动力推进,其实跟导弹没什么两样,只是现代导弹的速度在它面前也是个弟弟。

这才是以化学原料作为动力的飞行器跟核聚变反应装置的飞行器最本质上的区别。

聊了一会,楚歌对空天母舰的舰载机作战方式算是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他不再理会系统大哥,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剩下的进程报告。

无人机的系统到这基本算是结束了,楚歌存档后翻出有人驾驶飞机的资料。

有人飞机比较特殊的是它的功能是比较多样化的,可以携带重型核子鱼雷攻击大型舰船或者重要目标,也可以轻装上阵进行侦查,干扰之类的工作。

涉及到侦查,干扰,有人舰载机携带的电子装备就比较多了。

电子装备除了比较重要的中微子探测器,光波干扰设备,还有杂七杂八的视频,拍照,雷达探测等侦查手段,通过舰载机的中央量子电子计算机跟大本营的空天母舰数据控制中心进行对接,把它所侦查到的情况第一时间反馈给星际舰队。

看到量子计算机,楚歌想起来,郑钧这家伙被他一竿子弄到量子研究那个团队里,后面再没去管他。

颜天浩楚歌倒是经常能见到,毕竟核聚变引擎的一些技术难点什么的需要楚歌不时的过去救火。

最近这些进程报告都在一批批的转入下边的小组,数据被验证后进入下一阶段的研究,其中涉及到量子这块的相关系统着实不少。

第143章 系统版的哥德巴赫猜想

单兵系统头盔里的通讯设备,空天母舰的主计算机以及下面舰载机系统,都涉及到量子技术。

楚歌打算明天去郑钧那边转转,这核心系统不能出问题,要不然整个项目都得跟着受拖累。

第二天一大早,楚歌吃完早饭后也没有回办公室,而是直接奔郑钧的量子实验组去了。

楚歌见到郑钧的时候吓了一大跳,他记得第一次见这货的时候,虽然郑钧人看上去比较贫嘴,爱说说笑笑的,但是人却是一个很帅气的小伙子,身材匀称,脸庞干净。

这今天来一看,精神萎靡,胡子拉碴的,那头估计也好几天没洗了,油腻的估计能摸出油水来。

“我擦,郑钧,你这是从哪逃荒来的吗?”

郑钧抬头看了一眼,面无表情得又忙他的实验去了,好一会才又抬起头,嘴咧开着说道“哈,我才反应过来,你是楚院士啊?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我以为你都把我们忘记了呢。”

“。。。。。。”

楚歌顿时无语了,这是被计算机抽干了精气神了么?

“你先停一停,我这才多久没来,怎么搞成这个样子了?别的研究人员呢?”

“他们都睡了,喏,王工,崔院士还在继续,量子计算机这几天就要大功告成了,攻坚阶段,大家已经连续奋斗一个多周了,说实话,我都忘记我几天没正儿八经合过眼了。”

郑钧一屁股坐到楚歌旁边的椅子上,拎起一瓶水开干,一会就整个倒空了。楚歌心想,这是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了?

“理论数据不是已经都给你们弄好了吗?怎么感觉你们这是重头再来啊?“

“嘿,楚院士,您这句话说的真的一点不假,你是不知道啊,你那套理论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颠覆性的认知,对于我们这些一直浸润在量子研究理论常规范畴的人来说,那就相当于重头再来了。”

楚歌听到这笑了笑,他知道郑钧话里的意思了,当初递给郑钧那份量子研究进程报告的时候,他知道里面涉及到的一些东西可能跟郑钧所理解的量子理论有点出入,只是没想到,杀伤力这么大。

军工系统关于量子的一个重要实质性的东西就是关于宇宙基本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中学物理课本里有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叫光的基本属性的,其中有双缝干涉实验。还有一条就是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

只是那时候的课本好像都在遮掩什么,只是突出了它的干涉现象,对于它的二象性好像都是一笔带过,只是告诉我们光有这一基本属性,却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

其实,这个也不难理解,基本粒子在宇宙中既在快速地传播,同时也在以极高的频率振动。

这说明基本粒子同时具有了粒子和波的双重属性,也就是说基本粒子既是物质,也是能量。

关于这个现象,科学家们曾经专门做过实验,在双封干涉实验中,他们发现大量的光子在通过狭缝的时候互相干涉了。

这个很好解释,因为有互相的干扰。

于是,科学家准备用单个光子进行实验,单个光子通过狭缝总不会产生干涉了吧?实验开始,在向狭缝发射了一个光子后,背景墙上依然出现了干涉条纹,也就是说,这单个光子自身和自身发生了干涉。

这一点就有点玄学的味道了,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世界里,单个光子是不可能同时通过两个狭缝的,这又不是拍电影,还能弄出来它的影分身。

科学家们不死心,为了弄清楚原因,他们在单个光子通过的时候在它经过的路径旁边安装了一台高速摄像机,这样他们就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光子在这个实验中是如何运动的。

最诡异的情景出现了,实验结果显示,当有摄像机的时候,背景墙上出现的是两条平行线。

当摄像机被移除的时候,条纹又重新出现。

这就有意思了,这个光子好像有自己的思想一样,它在跟你玩捉迷藏,它始终在存在与不存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中来回切换,就好像它知道我们在观察它一样,它在逗你玩。

这个实验在当时轰动一时,很多科学家看到这个现象会产生绝望的思想,甚至还有科学家为此自杀,因为它实在是颠覆了我们的整个世界观,这个时候,就有很多科学家站了起来,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想法就是科学的终极是哲学。

军工系统的数据库里可没有哲学,它里面只有数据,程序,进程报告还有蓝图。

关于量子计算机,军工系统直截了当地把上面的二象性进行了数据化的处理,也不给你解释这里面的前因后果(楚歌当时都怀疑这货可能也不知道)。

只要按照它给的模拟程序进行数据的演化之后,原来困扰量子计算机的几个技术难点瞬间就迎刃而解了,它像神一样把量子纠缠态的品质调成最高阶的品质。

然后这程序化的语言又如同一座灯塔一样准确指引这量子信号稳定地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这就基本解决了量子计算机还有量子通讯中之前存在的一些难以攻克的难题。

这对郑钧他们却是一种折磨,因为按照楚歌的进程指令做下来后,好像他们是什么都解决了,又好像他们什么也没解决。

量子领域的几个专家们开始还接受不了这种有点无中生有的设定,只是在郑钧他们几个几轮模拟实验下来后,都沉默了,实验数据不会说谎的,他们之前的难题确实没有了。

只是,这样的结果在他们心里仿佛落下了病根,别人家的都有可以追寻的理论或者物理常识,什么定律做基础,到了他们这,没有理论,只有数据程序,这算什么解释?

凭空而来?其实楚歌想跟他们说,这大哥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我总不能照葫芦画瓢说什么系统大哥猜想吧?这也太扯谎了。

首节 上一节 117/5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被校花诅咒后,我高考直接无敌!

下一篇:女尊世界的男明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