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黑科技:开局手搓可控核聚变

黑科技:开局手搓可控核聚变 第249节

“但是牵扯到这些,它们运作产生的能量有限,只能满足微型生物的生存需要,所以迷你体型的生命体才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方向。”

楚歌胸有成竹地布置着接下来的任务,把王司令唬的一愣一愣的,他突然觉得自己先前下的结论好像有点早了。。。

第309章 亲自带队

楚歌,王司令还有吴舰长等几人共同围在全息沙盘前,土卫六的全息影像被调大了数倍。

之前是碾盘大小,现在它的大小如同一辆迷你小汽车。

上面楚歌标识的几个重点部分都被红色覆盖。

“这圈红色的低空电离层跟上面的高空电离层组成了一个射频共振腔。”

楚歌说着点了一下全息影像里的那层低空电离层,它的亮度猛地提升了数倍,以区别于别的全息影像。

“太阳辐射,太阳风或者紫外线在穿透上层电离层后,到达共振区域。”

“自由电子的振动频率恰恰能与紫外线等射线产生共振,这种振动吸收了大部分紫外线和别的有害宇宙射线。”

“这是第一层防护盾,过滤!”

“太阳风等粒子流经过第一层电离层,里面的粒子流,射线流的能量被削弱,能量减少。”

“紫外线就可以转化成红外线,经过低空电离层的反射返回到两个电离层之间的大气层。”

“而红外线的热量又能与这层大气层中的甲烷,二氧化碳产生共振,最后这些气体中的大部分将被挽留在这一层大气层。”

“这就人为地减弱了大气逃逸的速度,这两个电离层是一个巨大的闭合腔体。”

楚歌为众人大体还原出了射频共振腔的工作原理,然后内心开始感慨。

这个技术明显不是人类所能企及的,就算现在也做不到,“那群人”的科技技术都可以改造星球大气了。

这不就是系统大哥跟他提起过的那个SSS级殖民星球改造计划吗?

楚歌之所以要对这个“人造”电离层这么有兴趣,他是想搞清楚这玩意的运作原理。

改造星球目前没必要,但是如果根据它推测出旅行者一号那块星云团的防御机制,那这将是极大的收获。

重新构建一套离子防御盾也不是不可能。

这离子盾大的可以构建类似星云团那种的,作为行星防御手段。

小的可以在战舰上构建,那就是武器级的星舰防御盾,两个方向对楚歌来说都极其需要。

众人正说着,郑舰长走到王司令跟前,“王司令,实验中心呼叫。”

“好!”王司令跟着郑舰长过去,楚歌跟吴舰长则继续盯着眼前的全息模型。

十分钟后,王司令走了过来。

“星云团的分析数据出来了,可以跟这里的低空电离层进行数据比对了。”

“系统比对时间约为2小时,我已经让他们去处理了,结果出来了,第一时间上报飞控中心。“

“好,那我们就等2小时再看吧。”

楚歌小声回道,其实他心里已经有答案了,二者相似的概率极大。

只是这里的电离层应该是阉割版的,它没有那么强的防御能量,应该缺失了星云团里面很关键的一环。

“王司令,这里可能是靠近那些湖泊的原因,周围都是那些粘液状的托林。”

“赤道那里的陆地颜色跟地表形态,我感觉更像戈壁滩或者沙漠,有没有兴趣过去看看?”

楚歌在这飞控中心待够了,这些数据还在构建,需要时间,还不如趁着这段时间去周围转转。

“楚将军这是又坐不住了吧?这回咱俩是真的不能一起出去了,虽然我也很想陪着你。”

“出来之前,军方倒也没说要对你的行动进行限制,但是这弦我地绷着呀。”

“想去可以,我得抽调护卫力量并且对那一区域重新进行地毯式勘察,确认安全后,您才能过去,而且活动范围不能超出勘察区域半米。”

王司令没阻挠楚歌,而是给他使了个小小的紧箍咒,免得他出去后放飞自我。

楚歌欣然答应,能出去就不错了还有什么抱怨的。

“我又不是出去看风景,我去实验中心,分一个小队的专家团队给我。”

“这满星球都是咱的人,都没事,到我这就得有事?我什么体质?天生遭雷劈的体质啊。。。”

后面那句楚歌没有说出来,是在心里说的,他担心他说出来后,王司令还真能以此为借口直接反悔了。。。

王司令转身安排前锋小队去了,约莫过了十分钟才走到楚歌身边。

“舰载机过去了3个大队在周围警戒,目前看没什么问题,一切安全。”

“实验中心那里也准备好了,佟教授陪着你,他是太空环境研究方面的专家,你们也许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宫队长自不必说,他带领30人的护卫负责贴身警卫工作,好了,万事小心,有什么问题直接呼叫飞控中心。。。”

王司令详细地安排好一切后,楚歌跟他重重地握了握手。

然后便匆匆赶往实验中心,楚歌一秒都没耽搁,他生怕王司令下一秒就改变主意了。

汇合宫队长后,一行人来到实验中心的G区。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平台,类似舰载机的机库,不同的是,这里全是各种科研车辆跟小型空中平台。

来到闸口,佟教授一行十几人早已在此等候。

“楚院士,飞控中心安排我等作为陪同跟您一起去赤道地区,装备,人员已经就位,随时可以出发,后边这些年轻人都是我那个小组的成员。”

“楚院士好。”佟教授身后的年轻人一起跟楚歌打招呼。

“你好,佟教授,大家好。”楚歌说完朝大家挥了挥手,然后走上前与佟教授握了握手。

佟教授看岁数50出头,很有精神,比黄老他们要年轻许多。

“那就出发吧。”

楚歌随后跟佟教授他们上了同一架科研飞艇,宫队长他们则上了另一架。

舱门关闭后,驾驶人员开始与平台操控人员通话,很快那高大的闸门就徐徐打开。

“楚将军,土卫六大气压力比地球略大,所以飞艇内的压力基本不用动。”

“外层的两道闸门主要是净化混合进来的外星大气。”

驾驶人员启动引擎,在飞出空天母舰之前跟楚歌他们解释道。

土卫六大气压约为地球大气压的1.45倍,人类在这个气压下也不需要特别的调压设备,这个压力差还在人体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两艘空中飞艇走走停停经过三道闸口后,终于飞了出去,在空中转了半圈跟护航舰载机汇合后,转头朝赤道方向飞去。。。

第310章 沙丘

楚歌坐在飞艇的后段座舱里,没有看向周围的橙色迷雾而是歪头看向驾驶舱。

这飞艇是军方吸收了舰载机的技术自行研发的载人飞行器,主要用于空天母舰科研人员与目的地的接驳任务。

楚歌之前在月球基地去星舰残骸的时候都是乘坐舰载机,没想到军方动作这么快,他刚想着能有一架这种运输机就方便多了,军方连实体机都赶出来了。

楚歌猜想估计舰载机立项的时候,它已经是图纸状态了。

科研飞艇跟普通的飞机不太一样,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驾驶杆,跟舰载机类似。

机械指令是全语音控制,标记好目的地后,飞行过程全程由飞行电脑控制,到达目的地上方后的减速,悬停,降落过程完全是流程化操作。

这就是舰载机的魔改版。

后半段机舱则是YJ-20乘员舱的优化版,座椅之间没那么紧凑,还挺宽敞的,这也许跟它的体型有关。

整架科研飞艇不是按照常规的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的,更像是迷你版的工程舰,涂装也像,亮黄色的。

楚歌正打量得飞起,飞艇已经飞临目的地上空。

“科研飞艇已经到达目的地,正在执行降落程序,请待会要出舱的乘员穿戴好防护服。“

机械的播报声响起,楚歌周围的人开始穿戴防护服,楚歌也收回心思拿起旁边的防护服开始往身上套。

等众人全部穿戴完毕后,科研飞艇也降落到一处还算平坦的地方。

楚歌随着佟教授他们站了起来,飞艇后边的尾舱盖随着警示绿灯的亮起慢慢放了下来。

2分钟后,楚歌踏上了泰坦星的地表。

这里不再是空天母舰周围那黑色的粘稠物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高矮起伏的沙丘。

颜色偏向橙黄色。

某种意义上,泰坦星的环境其实比火星还适合人类移居。

压力自不必说,人类在这甚至不需要专门的增压服。

第二个优点就是这里受到的太空辐射甚至比地球都低,这跟它距离太阳较远跟自身厚重的大气层有关。

远离太阳,所以受到太阳耀斑的强度更小。

相比之下,人类如果确实要在火星殖民,那楚歌估计殖民者将不得不大部分时间都躲在地表之下以保护自己免受辐射伤害。

最后,低重力(地球的14%)和厚大气层的结合意味着空中旅行将非常容易。

有翼飞机和飞艇在这里的运行将比在地球上更好。

首节 上一节 249/5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被校花诅咒后,我高考直接无敌!

下一篇:女尊世界的男明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