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黑科技:开局手搓可控核聚变

黑科技:开局手搓可控核聚变 第276节

很明显,现在大家都觉得下面有东西。

“郑舰长,别闹了,亚特兰蒂斯是地球上的,怎么会跑到木卫二呢?”王司令有点无语了。

“王司令,一切皆有可能,也许在我们这一代文明之前有更高级的文明存在呢?”

“月球基地星舰废墟的主人不是就很好地说明了什么吗?”

“假设亚特兰蒂斯文明也曾高度发达过,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能力移民到这里?”

郑舰长直接反驳道。

王司令顿时哑口无言,举着的手也放了下来,他仔细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这里大气成分中的氧气是怎么回事?”

楚歌换了个问题,海底肯定会安排探测器下去的,现在猜测纯属浪费时间。

“含量不多,跟地球大气成分中的氧气不同,这里的氧气不是生物形成的。”

“科学家推测的结论是太阳光的电荷粒子撞击冰层而产生水蒸气,然后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脱离,氧气便留在了大气层中。“

楚歌想了想,不是生物产生,那最大的可能就是王司令所说的那种了。

“我们之所以选择驻停在木卫二,是因为这里的环境比较友好。”

第342章 欧罗巴星球2

“比起别的卫星动不动就零下200度的恶劣环境,这里冰层的温度也才零下26℃左右。”

楚歌点了点头,这个来之前就已经明确了。

地球上不少研究外星生命的科学家都曾预测,木卫二冰盖下的海洋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高级生命体的地方,没有之一。

这里的高级生命体肯定不是指土卫六那里发现的“胖六”那种的。

“另外,木卫二还有微弱的磁场,无人机反馈回来的数据显示这颗星球中心有一颗金属核心,应该没有冷却。”

“海洋的深度范围为50-80千米深,专家推测海洋存在的根本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内核的热量维持的。”

“二是它跟主星木星也存在潮汐锁定的情况,这种引力潮带来的热量也足够维持液态水存在。”

“这是木卫二的高清照片。”

王司令说着调出一张照片,众人都往大屏幕上看去。

木卫二极具特色的表面影像显现在众人眼前。

“这些条纹还挺好看的。”楚歌评价道。

“无人机测算过,表面最长的条纹有近20千米,它们可能是一连串火山喷出物或者海洋喷泉产生的。”

“你们注意看,木卫二的表面非常光滑,表面厚厚的冰壳是它为什么是太阳系最亮的一颗卫星的主要原因。”

“没有山脉,没有大的火山口,也没有大的陨石坑。”

“我们判断木卫二的表层冰盖层应该很年轻,形成时间不会太长,应该只有几千万年到2亿年之间。”

王司令说着切换了下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木卫二整体分层结构的遥感成像图。

“木卫二由四个部分组成,冰壳,海洋,传导层,内核。”

“中间的传导层形成了木卫二的固体部分,组成与类地行星相似,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

王司令继续下一张图片,点出来后,他转头看向楚歌。

“接下来是我们的重点研究对象,南半球接近南极的喷泉口。”

“这个喷泉口上次喷发结束时间约在2小时之前,通过周围无人机的24小时监测。”

“喷泉喷发时间约7小时,很规律。”

“静默期为84小时,这跟它的公转周期对应上了,木卫二的轨道十分接近正圆。”

“偏心率仅为0.009,我们已经据此建立数据模型。”

“到时候就可以精确推算出它下一次的喷发时间,方便我们放置深海探测器。”

楚歌没有说话,他仔细得看向大屏幕里的画面。

“有动态影像吗?”楚歌问道。

“有,稍等。”

王司令说着低头开始操作,很快图片旁边出现一个分屏,上面是几架无人机拍摄的视频录像。

画面里,喷泉口上方是由液体跟某种气体混合成的水汽,水汽喷发形成的雾状喷射柱高高扬起于冰层,然后又呈抛物线落到木卫二表面。

场面很是壮观。

无人机的镜头根本无法将这高高扬起的喷射柱全部收入镜头,只是从表面向上一节节地拍摄。

最后显示这个喷射柱的高度为108千米。

“这个喷泉有点类似土卫二上的喷泉,但是土卫二的喷泉大部分都逃逸到太空中去了,而这里却又落回到木卫二表面。”

“嗯,很正常,木卫二重力是土卫二的十几倍。”楚歌边看边回答道。

“这就是传说中的冰火山呀,很壮观,有点气势磅礴的意思。”楚歌继续说道。

“是的,喷泉水汽已经取样研究过了,水,硫化氢为主要成分,气体则主要为氢气。”

“硫化氢?这跟地球海洋底部火山口周围的生态环境有点类似啊,那里的生态系统不依靠光合作用,而是靠着硫化氢维持整个生态链的生机。”

“而地球海底热液出口可是存在着许多耐高温的高级生命形态。”

楚歌说完微微笑了起来,这颗星球有点意思了,弄不好海洋深处还真有“大家伙”。

“喷射流的压力测算了吗?”

“测过了,这一处喷口的压力完全在探测器的承受范围之内,我们挑了一处冰壳比较薄的喷泉。”

王司令说着朝着楚歌笑了笑,木卫二表面这么多喷泉,当然要挑着最弱的下手啊。

要不然把探测器整报废了,岂不是要白来一趟?

“楚将军,我有个问题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土卫二上面的陨石坑这么少,是都沉到海底了?”

“但是这里的冰盖就跟地球北极是一样的,常年冰封,不可能融化的,总该留下点什么吧?”

王司令说着调出一张木卫二表面的高清照片,那分布着黄褐色条纹的光滑冰盖上只零散分布着一些小的撞击坑。

也没有类似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那样的大型远古撞击坑形成的盆地。

“你看这些撞击坑,直径只有0.1-1公里大小。”

“还有撞击坑的数目,我们把数据导入月球上的撞击坑尺寸/密度分布,结果比按照10亿年表面寿命估计的数值低3个数量级。”

“就,有点奇怪,难道月球的那套公式不适用木星的卫星?”

王司令皱着眉说完。

楚歌不在的时候,这些问题他一直憋在心里,堂堂舰队指挥官也不能一直去问那些科学家。

王司令担心被人诟病不务正业,但是现在他对这些天体物理知识是真的挺感兴趣的。

他尝试着自己去琢磨,可是始终琢磨不出点头绪。

现在楚歌来了,他自然可以把这问题抛给他了。

“3个数量级?这代表木卫二的冰壳比我们预估的年龄要低1000倍?”

楚歌问向王司令,王司令赶忙点头,确认这些数值都没有问题。

楚歌看着那些陨石坑的照片开始思考。

几分钟后,

“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木星附近的流星通过量可能跟地球-月球附近有差别,导致那个模型不适用于这里。”

“二,我们之前的数据有误,木卫二的年龄要比我们想象的低得多。”

两个可能的原因楚歌更偏向后面的那个,只是楚歌没有说出来。。。

第343章 深入冰盖之下

如果木卫二之前经历过几次类似地球冰河时期的远古历史变迁,那这一切问题便都有答案了。

地球历史上曾出现过至少8次冰河期。

比较有名的是寒武纪前和奥陶纪末的两个地质时期之前后出现的冰河期。

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的成冰纪大冰期最为凶猛。

成冰纪发生在8亿-6亿年前,是地球历史最严峻的一次冰期,那时候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

就是现在木卫二的样子,地球被冰层完全覆盖,根本不分陆地,海洋。

也是一个冰球。

如果木卫二跟地球一样,现在只是它的大冰河期,那就能解释为什么它看起来这么“年轻了”。

因为这些冰盖都是后期的地质冰河时期形成的。

也许跟地球未进入到大冰期的时候一样,这里也曾有过陆地,海洋甚至远古生物。。。

首节 上一节 276/5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被校花诅咒后,我高考直接无敌!

下一篇:女尊世界的男明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