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首富老爸:我开局被限制高消费!

首富老爸:我开局被限制高消费! 第126节

DUV光刻机是可以做到7nm制程工艺的。

台电最开始宣布掌握的7nm工艺,就是使用的DUV光刻机,制造的7nm芯片也被称为:第一代工艺的7nm芯片。

今年,台电应该会上第二代7nm工艺,采用的就是阿斯麦最新的EUV光刻机。

“现在组装的这台光刻机是7nm……可惜是DUV光刻机。”

“今年台电使用的是EUV光刻机,是第二代7nm工艺……咱们这虽然是第一代,但好歹也是7nm啊!”

“过段时间,去拜访冰城工业大学和长光所,解决极紫外光源的问题后,我们掌握5nm工艺,就和阿斯麦、台电处于同一起跑线了!”

DUV光刻机最高用到7nm,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难题。

台电当年就用, Duv光刻机做到了7nm。

只不过把DUV光刻机做到7nm,可以看做是投机取巧。

将7nm芯片的电路图拆成多份。

每一份图纸上是电路图的一部分,使用多重曝光技术分别进行光刻。

最终在晶圆上组成完成的7nm芯片电路图。

硬件方面是没有太多的技术难题。

“烛龙,咱们EUV光刻机大概还要多久?!”

“要看光源和几项关键技术……解决后,7nmEUV光刻机就没问题。”

听到烛龙这个回答,李浩本来想打个响指。

奈何手上全副武装,带上了胶手套。

“虽然是Duv的七纳米光刻机,那也是7nm工艺呀……”

“不是所有的手机都要用最好的芯片。”

“也就几个品牌的顶尖旗舰机型,会用最好的芯片……”

“看看能不能勾搭夏为公司,把他们中低端的芯片给我们代工玩一玩!”

“实在没人找我们代工,明年新车更新,就直接上7纳米的车载芯片。”

第116章 拆了打包带走!(2更)

李浩在实验室里,拿出一块真空包装的晶圆。

晶圆,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圆盘。

整个圆盘可以被分割成指甲盖大小,就是电子设备用到的芯片。

晶圆的大小,决定了每一块晶圆,能生产多少枚芯片。

所谓的8英寸晶圆厂、12英寸晶圆厂……就是指晶圆的尺寸。

芯片的生产是一个庞大的工序,从第1道工序到最后的芯片,有数百道工序,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李浩这个实验室,不可能有所有的设备,放不下芯片全套生产设备。

但他可以直接买一块加工好的晶圆,送到光刻机里面去进行光刻,再取出来,送到下一道工序去。

虽然很麻烦,但试试时光刻机的效果也不错。

其实……李浩也就是把这块晶圆取出来,再放到光刻机里面。

他能做的也就是这点了!

剩下的都交给烛龙和光刻机。

当晶圆被送进去之后。

烛龙开始控制晶圆,送到光刻机进行校准,然后释放出光对掩膜上的电路图进行光刻!

这台光刻机要加工7nm工艺的芯,需要使用到多重曝光技术。

将十纳米芯片的电路图拆分成多份,分别进行光刻。

最终,在晶圆上形成一张完整的电路图。

EUV光刻机直接就能加工7nm、5nm的芯片,不需要将电路图分成多份,分别进行光刻。

更加节省时间,成本更低,产能还更高。

同样是生产制7nm的芯片……EUV光刻机生产工序更少、生产更快、产能更高,成本当然更低。

一共就1块晶圆,李浩只是试试烛龙制造和组装的这台光刻机效果如何?

使用「研发中心」获得光刻机的技术。

看了这台7nm光刻机的工作效率,刚才的问题不用烛龙来回答李浩也知道了。

工作效率肯定不如EUV光刻机。

但是由烛龙来控制,这台对DUV光刻机的生产效率,和台电的DUV 光刻机相比,肯定是烛龙控制的光刻机效率更高。

“就这样吧!”

李浩丢下光刻机在这里慢慢弄,自己跑路了。

别看,只是光刻机这一道工序,就像做蛋糕一样,将电路一层一层的叠到晶圆上面,相当于是在指甲盖大小上面,盖一栋高楼大厦。

这个时间可不短。

等烛龙使用光刻机加工完成,李浩再回来将加工的晶圆取出来,再进行真空处理直接打包。

让人带着坐飞机送到滨城鸿芯那边去。

3天后。

鸿芯对整个加工好的晶圆进行了测试,确定这一批晶圆没有问题,然后进行封装,再送到李浩手中。

李浩使用这台7nm光刻机,让‘烛龙’加工的芯片,就是之前设计的车载芯片。

通过测试当然是没问题。

拿到鸿芯送过来的成品芯片,李浩安装到一块设备上进行检测。

要知道之前委托夏芯带工的车载芯片,使用的可是40nm制程。

现在李浩手里的芯片是7纳米!

这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芯片。

领先了大概4-5代。

再加上其中架构各方面的优化,这就不是一个产品了。

“整体提升十几倍……!”

看着测试出来的数据,是一点都不夸张。

难怪前一世的高通在,手机芯片里面卷不动。

大家换手机的时间变长了。

手机芯片出货量下降,就带着7nm手机芯片改成车规芯片,杀入车载芯片领域区内卷,寻找新的市场。

直接给车载芯片来了一场降维打击!

“看看今年能不能找手机厂商,帮他们代工7nm的芯片……”

“实在找不到代工订单,明年的车升级迭代,车载芯片就直接上7nm。”

这是李浩的一个打算。

他自己又不做手机,也没有去研究手机芯片。

国内做手机芯片的厂商,似乎也只有夏为公司。

最多也就只有帮夏为代工中低端单芯片,顶尖的那款麒麟990肯定还是会采用台电第二代七纳米工艺。

如果夏为公司去年的980、或者中低端的710/810芯片,也不让鸿芯代工。

就只能生产自己的车载芯片了。

就是成本太高了,其实不划算。

“烛龙,把这台光刻机拆了吧。”

检测完手里的车载芯片,李浩还是很满意的。

回过头,他就叫烛龙把7nm光刻机给拆了,然后打包送到鸿芯去。

这台7纳米的光刻机也是个大家伙,8米多长,3m来高……重达百多吨!

仅仅是这个实验室地面,以及光刻机的稳定系统。

烛龙改造实验室的时候,是花费时间最多的。

这就用一下就拆了!

也就只有李浩,才能做出这败家的事情!

不过鸿芯那边的晶圆厂已经修建好,并且投入使用了。

32nm光刻机已经能量产车载芯片了。

首节 上一节 126/1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四合院:悍匪入住,谁都别惹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