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首富老爸:我开局被限制高消费!

首富老爸:我开局被限制高消费! 第152节

“据我了解,平均一个半月不到!”

谭雅是做过这方面的功课的:“原本一个加氢站的建设需要三个月,如果是加油站改造的话,仅需一个月。”

也就是说,华达集团将加氢站三个月的建设工期,硬生生压缩到了一个半月。

靠的是什么?

钞能力!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整合了整个氢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相关设备。

都统一整个建设标准,大批量的建设、模块化的施工,建设速度就会很快!

“咱们自己的工厂呢?杭城那边建的怎么样了?”

华达集团崛起了,汽车产能只够自己用,不帮华众汽车代工。

华众汽车的订单同样很多,如今积压在手里的订单,都排到半年后了。

这还是有华达集团代工的情况下!

如果华达集团不代工了,这个订单可能要排到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这迫切需要杭城汽车工厂,共建的二期、三期项目投入使用。

这方面的事情,李浩就是过问一下,他对谭雅还是很放心的。

谭雅说到:“华达集团这边是提前跟我们说过的……杭城汽车工厂的二期三期建设提速,目前已经收尾!”

“这次过来结算华达集团的代工合同,同时也去智科精工查看,汽车生产线准备得如何了!”

看来‘大’助理谭雅出现在滨城,并不是知道自家老板今天回来,刻意过来的 。

确实是来处理公司的事情。

华达集团。

董事长办公室。

“我觉得华众汽车卖车赚的钱,还不够华达集团代工赚的多。”

看着华众汽车像华大集团支付了9亿多的代工费。

折算下来,一辆车的代工费差不多四五千的样子。

就华众汽车的成本来计算,还要给李浩10%的专利费用。

华众汽车卖一辆车赚的钱,还不如华达集团代工费用高。

当然,华众汽车杭城生产工厂彻底投入使用。

就不用找别人代工,这笔钱就自己赚了。

即便如此,整体利润也不会比想象中的高。

毕竟要给浩鼎科技上‘李公子税’!

李华云看着自己儿子,也是一脸嫌弃:“说的好像华达集团卖一辆车赚的钱,就比你多似的?”

是的,华达集团的氢能源车,每卖出一辆,都要向‘浩鼎科技’上缴‘李公子税’。

不仅仅是华达集团。

华达集团上半年,斥资400亿左右,收购和入股福麟特装、雪人机械、安锦化工、中龙科技、太阳电气、神钢新材等等公司。

涉及氢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所有的设备每卖出一台,都要给华达集团交专利费。

整个氢能源汽车发展,最赚钱的公司不是华达集团,而是李浩那一家如同皮包公司的——浩鼎科技!

华达集团斥巨资,整合了氢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那也是赚点辛苦钱。

李浩是躺着收取专利费,可以说都是净利润。

李浩自己也没有去注意,但……浩鼎科技负责运营浩鼎实验室的专利,上半年专利费已经超过百亿了!

李浩在自家老爸的办公室里,毫无形象靠着沙发,就差把脚放在茶几上了。

“我这边确实挺赚钱的~没办法,谁让我掌握了核心技术呢?!”

躺着赚钱就是这么爽!

什么都不做就把钱赚走了!

华众汽车的电动车、各种电池销量;华达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各种设备!

每卖出一件,都相当于李浩赚了一笔钱。

简直美滋滋。

“我当初如果不同意担任华众汽车的董事长,现在更加舒服……”

李浩心里那个美啊。

李华云从去年年底到现在都忙的飞起。斑白的鬓发都没时间染,看着自家这个‘成器’的臭小子,有些羡慕!

“你赶紧给我滚远一点,别在我面前出现……”

“你作为华众汽车的董事长,做了很多事吗?”

“这家公司成立到现在,事情都是交给你的助理去处理的吧?”

李浩小手一摊,无奈地说道:“这没办法,我的助理也很能干~根本没有我展现实力的机会。”

“行了,我先走了,一会儿还要去鸿芯看看。”

发觉自家老爸表情越发阴沉,李浩怕继续刺激下去会挨揍,便不再打击他老人家,赶紧溜了。

第139章 视察鸿芯半导体(1更)

鸿芯半导体。

离开华达集团,李浩带着谭雅过来看看这里的情况。

目前,鸿芯半导体一期工程,基本全部投入使用。

月产能可达12万片。

这个产能太高了,根本用不完。

大部分主要用于生产车载芯片和手机处理器。

车载芯片主要是为华众汽车和华达集团供货。

除此之外,几个造车新势力,也在采购浩鼎实验室的车载芯片。

目前就华众汽车、华大集团、其他几个造车新势力,车载芯片方面的需求已经超过300万枚。

后续华众汽车工厂完成建设,产能提升上来;加上华达集团的加氢站完成布局,氢能源车销量提升……对车载芯片的需求会进一步扩大。

除此之外,手机处理器方面。

海狮半导体的麒麟980,夏为公司直接下了1000万枚芯片订单。

除此之外,8系列,7系列,6系列的中低端芯片,总计下了2000万枚订单。

夏为公司去年的手机出货量为:2.1亿台。

全球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三。

仅次于三星和苹果。

距离第二名的苹果,相差不到1000万台。

今年,夏为公司的手机销量,必将超过苹果成为世界第二。

算是实现当年于总吹的牛逼……不对,是于总当年的诺言兑现:超过苹果!

夏为公司除了最顶尖几款旗舰机型使用麒麟9系列芯片外。

旗下中低端的机型,采用8系列、7系列、6系列的麒麟芯片,销量也很好。

浩鼎实验室那边又送来了一台光刻机。

用于生产海狮半导体中低端的手机处理器。

有之前运输光刻机的经历,李浩对外宣称出售40纳米的光刻机。

再看到浩鼎实验室像鸿芯半导体运输光刻机,也不会觉得稀奇,只认为这是40纳米的光刻机。

卢平向李浩汇报夏为公司芯片订单,和生产交付的情况。

“夏为公司比较尊重我们想要保密的想法。中低端的芯片依旧是采用16nm和12nm工艺!”

“预计下个月开始交付芯片!”

芯片的生产数百上千个流程走下来,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将一块芯片生产出来。

这还是有‘烛龙’带来的优势。

鸿芯半导体晶圆厂的天花板上,和当初李浩的实验室一样,全部都是轨道。

放眼望去,数千个吊舱,无数的机械臂,将一块块刚刚金光闪闪的晶圆放进光刻机中。

它们将被复杂的蚀刻覆盖,形成数十亿、上百亿的晶体管。

整个光刻过程就像是一堆积木一样,一层一层的叠加。

首节 上一节 152/1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四合院:悍匪入住,谁都别惹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