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我为往圣继绝学 第134节
看到村子里产生的变化,以及新涌现出的“商机”,很多人都纷纷上门拜访。
亲切是归亲切。
但这些人情往来,逐渐让秦洛感觉繁琐。
然而大伯甘之如饴。
他现在是村里最大的“头子”。
既然是村长,名义上掌握着最高权限。
也是大地主,村里的产业,能挣钱的地方,几乎都要靠自家。
大伯喜欢这些事儿,喜欢跟各种乡亲们打交道。
秦洛却不太适应。
于是索性带着爷爷去了海城。
在海城的房子已经买下。
一个环境清幽,市区内的小别墅,周围配套齐全,还有个公园,却距离马路有段距离,也不至于被干扰。
于是又得清净。
没钱的时候,选择安贫乐道的清净。
有钱的时候,选择可以选择的清净。
……
不过。
等到过大年的时候,这个地方,又藏不住了。
也不知道是谁泄露的。
反正是各种各样的人,职业技术学校那边的,电视台的,团委的,宣传口的,以及蒋诗诗那边,各种进货渠道的,还有不少远道而来慕名拜访的……
当真是,富在深山有远亲。
秦洛实在藏不住了,不胜其扰。
索性带着爷爷和茶姐,买了机票,直飞琼岛去了。
然后……
继续在海边,温暖的阳光下,日复一日的,打拳,烹饪,看书,写作,积蓄灵感。
差不多两个月下来……
一种清淡而出尘的气质,隐隐初现端倪。
而因为练习五禽戏的缘故,连身材都好了不少,皮肤和肌肉,愈发紧致,腹肌都隐隐成型。
之前的全部亏空,算是彻底补回来了。
在床笫之事上,渐渐发挥格外神勇。
总算是不虚了。
……
过了正月十五。
是夜。
月如银盘,星似玉子。
窗外,海风轻轻吹拂,浪涛阵阵。
秦洛独自一个人在房间中,意识再次浸入系统空间。
他感觉火候差不多了。
自己现在精气神都很是饱满,心情平静,可以开始学习瓷器了。
【006号任务:唐宋元明清,官汝钧哥定】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浩瀚的工程。
这五代以来,是瓷器发展的顶峰,且传承从未断绝,历朝历代都有代表性的瓷器,可以说,汇聚了上千年的文化脉络。
不过,《中国瓷器史》这本书,秦洛已经翻了不下十遍,做足了知识储备。
对于整个瓷器发展的历史,更是有着不亚于科班出身的了解。
书,不是白看的。
他也做好了下一番苦功,彻底啃下这块硬骨头的准备。…
滴水穿石。
绳锯木断。
做艺便是如此。
从来没有什么捷径。
……
瓷器起源很早,仅次于陶器和青铜器。
到汉朝,就已经涌现出诸多窑口,越窑,殴窑,南山窑,洪州窑,其中以越窑的青瓷最为出名。
等到唐朝开始,瓷器工艺算是发展到成熟。
呈现出“南青北白”的格局。
南方,依旧是以越窑青瓷为首,北方以刑窑白瓷为首。
此外,还有最为著名的“唐三彩”,以及秘色瓷,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唐三彩其实属于“陶器”,烧制温度要比瓷器略低,不过是彩陶,上釉色之后,可与瓷器媲美。
贞观年后,唐三彩被作为“陪葬器”,列入官方的明文规定,因此多出土于墓葬。
那时百姓日常家中,也是极少用的。
一是用不起。
二来,唐三彩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
主要胜在美观。
早年间这些东西刚出土时,因色泽艳丽,颇受一些土豪追捧,时时把玩,甚至床头案前,引以炫耀,成为笑话。
出土的冥器,当真是……呃。
……
等到了宋,瓷器发展,可以说是高歌猛进,盛极一时。
五大名窑,都诞生于这个年代。
宋朝,虽然武备松弛,但经济发展,是当真不差,极其有钱。
其中……
汝窑质感如玉,天青色独绝,堪称青瓷之最。
定窑,则是白瓷最为出名,色白质坚,庄重典雅,修饰精致。
钧窑,主要胜在“窑变可控”四个字,表面既有“蚯蚓走泥纹”,釉色又“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当时就已经极其名贵,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而在诸多缤纷色彩中,又以胭脂朱砂色最为一流。
哥窑,则胜在独特,冰裂纹,金丝铁线,釉层气泡如攒珠聚球,器型紫口铁足,只是失传已久,哥窑旧址具体在哪里,现在仍然是瓷器史上的悬案。
官窑,则主要胜在身份尊贵,选拔严格,百中选一,千中选十,只为宫廷专用。
……
元代,瓷器有两个突出特征。
第一,大,器型大,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以及统治者的审美。
第二,青花。
因为大,不好保存,目前传世极少,价格极其昂贵。
现藏于金陵博物馆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估价十亿以上。
十几年前,“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在国际拍卖市场,拍出23亿的天价,瓷器世界记录。
……
明,前期延续元青花的风格,等到中期,王朝盛世,又开始追求“斗彩”,色泽逐渐趋向艳丽。
尤其是“老朱家”的江山,更是推崇红色为尊。
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成为典型范例,曾是皇帝的御用酒杯。
流传至今的,仅有十只,私人收藏的四只,拍卖价格也是以亿为单位的。…
……
清,再次将瓷器的色彩,发扬到极致。
五彩,珐琅彩,粉彩,斗彩,素三彩……
上一篇:封杀十年我考编,上岸先斩娱乐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