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手艺人:我为往圣继绝学

手艺人:我为往圣继绝学 第203节

所以,最保险的,还是自己亲自“押送”。

顺便,看一看这一路上的风景。

在天上,只能看到云彩。

地上一路走过去,虽然路途遥远,难免劳顿,但想必也有一番滋味。

对此,茶姐自然没有任何意见,她也是个坐不住的性子,对于大好河山,有着太多向往。

……

杨建军的公司,倒是有专门的“文物车”。

这种车子,是专门定制的,可以最大限度上保护各种“脆弱”的文物和宝物,在长途运输中,不至于破损和毁坏。

学名叫做——温控气垫车。

很罕见,且价格昂贵。

车厢内可以制造恒温恒湿环境,最大限度保证自然条件不会剧烈变化。

除此以外,车底,车厢之中,都还有各种气囊,会根据车辆的颠簸程度大小,来消弭各种不定力,以及防止车身震动而对重点保护的东西产生损毁。

还是挺高科技的。

驾驶体验也不错。

在运输之前,秦洛还特意咨询过保险公司,额外花了几百万,买了一份保险。

保价两个亿。

这都是有极其成熟的流程了。

虽然花一笔保险费用,但是安全感大增。

有时候,想着这些,秦洛自己都有点感慨。

哪怕以现代的科技条件,来长距离运送这东西,都要大费周章。

真不知道,古代的人,要想把一件宝玉,从西域送到中原,该花费多大力气?

自己接下来要走的这条路,就是曾经的丝绸之路。

从乌市出发,向东南行进,再走八百多公里,便出疆。

坐在车上,看着外面的茫茫戈壁,大片大片的旷野,路上车也不多,过去好远才能碰到一部。

有那么几个瞬间,秦洛莫名想到,林冲深夜大雪山神庙。

对于“孤净”的体验,是古典审美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典型例子,除了林冲这一节,还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倒是几分别样的心境。

出了星星峡,便进入甘省,一片荒芜人烟的国家级地质公园,略一思索,秦洛索性转道敦煌。

来都来了。

这条路线,曾经孕育过最繁盛的文明,在大唐的时候,来自全世界的商队,带着各种各样的文明产物,走过这条路,进入长安,将长安汇聚成世界的中心。

现在,自己开过这条路,沿着历史的痕迹,想要拾取一点失落的灵感。

江南有清灵,有锦绣。

而这里,有厚重,也有广阔。

开了十个小时以上的车,秦洛到达敦煌。

目的地,自然是举世闻名的……莫高窟。

买了门票,走进景区,观看着这些已经斑驳的雕像和残缺的痕迹,秦洛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大概一百年前,晚清时代,一个王道士发现了这里的藏经洞。

诸多经卷,雕塑,壁画,得以重见天日。

然而,在那样的时代,这样的发现,却并非一件好事。

反是一场劫难。

国外的不少“探险家”,纷纷闻风而来,以各种形式,将大部分文物掠夺。

同时,也有国内的画家,为了更清晰真切的观摩壁画,学习技法,对有些洞窟的壁画,揭去外层,只保留内层,形成无法修复的损毁。

最典型的,就是张大千。

或许,用现在的道德史观,去衡量曾经的历史人物,显得有些苛刻,但秦洛还是为之感到默然。

这座石窟的命运,被永久的改变了。

当然,世界上没有能永不损坏的建筑,也没有从未失落的文明。

不过,当真让人唏嘘。

于是秦洛感受到一种“沧桑”的心境。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

万物皆有寿。

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永恒。

所有的璀璨都会黯淡。

所有的精致,都会风化。

在一座饱经沧桑的石窟前,秦洛站了很久,直到太阳下山,才怅然离去。

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

虽然不至于流泪,但个中心境,莫过于此。

佛?

你竟连自身,都无法庇佑吗?

……

回去的路上。

似乎察觉到秦洛的心情,茶姐以美食抚慰。

本地鲜嫩不膻的白切羊肉,配合上清新爽口的沙葱,堪称绝佳的享受。

而酸甜可口的杏皮水,冰镇过后,风味更佳,也让人心情为之一爽。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直到入夜。

看着满天繁星,听着远处偶尔传来的驼铃声,秦洛躺在酒店的一把摇摇椅上,思绪愈发缥缈而悠远。

这些看到的一切,感受到的一切,都成为养分,滋养着自己的灵魂和艺术。

没有要特定创作什么东西,只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孕育。

有人说,如果在巴黎生活过一段时间,一辈子都会留着巴黎的痕迹。

秦洛觉得,这样的城市,可不止巴黎一处。

壮美山河,入眼都是景,都在心底形成画卷。

离开敦煌,又看过七彩丹霞,然后沿着几座曾经的边塞重镇,顺着黄河的流向,一路返回。

从北到南。

从西到东。

辗转数千公里,终于度过长江,返回南方,回到海城,回到金章村。

秦洛身体,倒是完全还可以承受。

因为五禽戏的缘故,神清气爽,腰不酸,背也不痛。

只是有些“醉”。

被万里山河所醉。

149、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149章 夜半钟声到客船

心安处是家。

虽然,按照这个定义来说,秦洛在哪里都“心安”。

他本就是随遇而安之人。

不过,回到金章村,自己的房子里,还是有种发自内心的熨帖。

现在的金章村,隐隐让人有种日新月异的感觉。

这才不到半个月,村里又发生一些可喜的变化。

杜重洋“投资”兴建的博物馆,已经起了地基,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

首节 上一节 203/2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封杀十年我考编,上岸先斩娱乐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