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手艺人:我为往圣继绝学

手艺人:我为往圣继绝学 第82节

……

秦洛完全没看直播间屏幕,也对几乎要怼到自己的摄影机熟视无睹,双手迅速的塑造着形象。

先是一块稻田,他几乎是用全仿真的形式来塑造,即便连饱满到低垂的每一根稻穗,都无比清晰的捏出来。

稻田里的爷爷和大伯,是这一小块田的主要人物,几个帮忙的村里人,只给了背影。

人物位置错落有致。

不得不说,泥人的表现力,真的是太丰富了。

只要你能看到,只能手足够巧,几乎可以塑造出任何自己想要的画面。

而且还是立体的。

“这块地”捏完,用了秦洛五个多小时,小心翼翼的放入窑中烧制。

只是,这还远未够。

这些天,自己“采访”的村里的那些人物,其中有几十个,印象都很清晰,属于他们的篇幅,秦洛也早都计划好了。

于是……

开始“一块地”,又“一块地”的创作起来。

因为泥窑空间有限,只能分开烧制。

不过,这些之后,都是可以拼起来的。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比之前的水浒一百零八将,都要浩大。

更像是,全然的创造了一个真实而艺术的世界。

五天后……

秦洛尚未完工……

直播间的一个粉丝,偶然给出一个极其精妙的比喻——这像是泥人领域的“清明上河图”!

这条评论……

秦洛和王森一致认可。

王森都觉得,这句词,必须加上,可以作为这一集的宣传语。

……

第十八天。

秦洛彻底完工。

当捏完最后一块拼图时,他整个人精神都快绷不住了。

虽然是下午时分,但却已经顶不住,必须要回去睡觉了。

这些天,所有的精气神,全部都用在这幅作品上。

晚上连睡觉都不安稳,断断续续的醒来,梦中也偶尔会出现画面。

鬓角,甚至都出现一根白头发。

这可比996、007都辛苦多了。

别说秦洛自己……

王森和摄影师,其他工作人员,以及茶姐,都快顶不住了。

这样的创作,近乎疯狂,真的是燃烧了全部的精气神,用心血在铸就艺术作品。

不过,沉浸在这种“心流”的状态,真的是很爽。

酣畅淋漓!

……

睡了一个大觉后,足足睡了二十几个小时,秦洛醒来后,便开始拼接。

他已经又定制一个巨大的玻璃框。

下方用木板衬着,小心固定。

共二十七块拼图,一块块,都被秦洛小心翼翼的放置好。

这个时候,秦洛就放松多了。

乐呵着,和直播间的水友解释道:“这幅作品呢,哈哈,做完这个,我可能暂时有段时间,都不想捏泥人了……”

“数据:全长,536米,宽41厘米,家里都放不下,得放到厂里的展览大厅去。”

“整幅作品,共计81个人物,凑个整,包括山坡上的我自己,还有茶姐……”

“不知道这是不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泥人作品了啊。”

“如果真是最大,那算是我讨巧了……”

“之后大家如果有空,可以去一下央视的纪录片,王导他们把关于我的部分,都拍的差不多了,可能几个月后就会上线。”

“顺便感谢一下王导,真的是辛苦了。”

秦洛絮絮叨叨说着。

看着直播间高达十万加的人气,内心已然很平静了。

这幅作品的品质,系统给出的评价,是传世。

第二幅传世之作。

完美达成。

62、群众创造历史

这幅泥人作品,秦洛将它命名为,《丰收》。

放在制香工厂的展览大厅里,为此还特意升级了安防监控。

这东西,能卖多少钱?

秦洛暂时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心理价位。

但要说别人愿意出一百万收购,他也肯定不愿意卖。

一个是自己有钱了,不差这点。

第二嘛……真舍不得卖。

自己仅有的,做的两件传世的泥人珍品,一件“爷爷”,一件“丰收”,秦洛都舍不得卖。

他倒是没有收集癖。

但就是心爱之物,里头倾注着自己大量的心血,想时时欣赏,把玩,作为雅趣。

难怪……

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再买卖一些古董,或者艺术品时,都喜欢用“割爱”两个字。

真的是,还贴切,很形象。

这玩意儿,是可以当成传家宝的呀。

……

央视的拍摄团队已经离开,所有的画面都拍摄完了,剩下的就是剪辑,配音之类,然后播放。

秦洛倒是也不着急。

临走时,他们给了自己十万块的片酬。

这个价格,是一开始就约定好的。

秦洛也不知道“纪录片演员”的市场行情怎么样,没听说过。

但细想的话,其实更多的是合作关系。

央视毕竟大平台,多少人挤破头想钻,还钻不进去呢。

名利,名利……

有名,自然就有利。

现在自己,名气是真的不小了啊。

抖音平台的粉丝,都快两百万了。

在“手艺”这个细分领域,近乎“一哥”的存在。

已经有很多商家,主动找上门来,想要邀请自己带货。

尤其……

是美妆领域,和香水领域的商家。

这,让秦洛都有点哭笑不得。

虽然是粉丝群体精准定位,但,这些商家的行为,还都是让他感觉到……奇妙。

首节 上一节 82/2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封杀十年我考编,上岸先斩娱乐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