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手艺人:我为往圣继绝学

手艺人:我为往圣继绝学 第96节

两天后。

第二把八卦龙头一捆竹壶,再次烧制完成。

这一次,秦洛再次的详细检查过后,毫无任何瑕疵,完美!

他仔细的开壶过后,便当即准备泡一壶茶。

这一次,秦洛泡的是苦竹茶。

壶呈竹型,茶叶,自然以相配为佳。

上回蒋诗诗拿过来很多茶叶,其中就有一罐苦竹茶。…

这茶并不常见,主要也分地域。

主材料就是竹叶。

把新鲜的竹叶采摘下来,阴干之后,细细挑选,再以文火慢慢翻炒至生出清香便可。

今年倒是赶不及了,明年,倒是可以自制一些。

山上也有竹林。

这种苦竹茶,相传是源自于朱熹,就是历史上那位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朱子。

曾留下评价:苦竹,苦而后回甘,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

对理学什么的,秦洛不太感兴趣。

不过,这苦竹茶,却也当真不错。

没有苦丁茶那么苦,也没有寻常的茶叶那么香,只是其中带着一丝淡淡的竹香,刚刚好。

……

自从自己把第一把壶砸了之后,那位“白果之王”,就再没给自己发过消息。

连买壶的话都不提了。

对此,秦洛也有点哭笑不得。

估计他是生气了。

至少是有点生气。

不过也正常。

自己作为工匠,任性了一把,人家是消费者,没能让他满意,他难免多少有几分生气。

总归,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想法不同。

这就是坚持原则付出的代价。

不过自己就是这样一个的头铁的娃。

舍去现在的五十万,得到的却是一块金字招牌。

不理就不理吧。

不着急。

慢慢来。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

接下来的时间,秦洛继续安之若素的做着壶。

平均三天一把的频率。

除了西施壶,和八卦龙头一捆竹外,秦洛又分别做了几款名壶。

分别是:

鱼化龙壶。

这款壶,也是邵大亨首创。

邵大亨对于器型的创新,是真的很有想法。

鱼化龙壶,构思很奇妙,鱼、云、龙的装饰与壶身浑然一体,整个壶身都是海水波浪状,线条流利,简洁明快,鱼龙吐珠,神韵生动。

壶盖处安装的龙头,伸缩自如,优美灵活,配合上龙尾壶柄,奇趣顿生。

……

第四款,南瓜壶。

这属于拟物壶。

整个壶型,就像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南瓜,很有意趣。

爷爷很喜欢这把壶。

在做泥胚的时候,一眼就看上了。

当了一辈子农民,对于这种瓜果蔬菜,有着说不出的喜爱。

秦洛在壶身雕刻金文,写明事由,就把这把壶送给了爷爷。

然后老头便爱不释手的抱着,左手烟袋,右手紫砂,在各种老头老太太面前显摆。

……

第五款,则是凤葵壶。

借得田园清朗风,素心紫玉妙相容。

向日波涛成大气,梁红秉性足称雄。

这是写凤葵壶的诗。

凤葵壶,壶身造型取风卷葵花的形状,图案规则,做工精致。

这把壶,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性紫砂匠人设计的,名为杨凤年。

她的哥哥就也是紫砂壶大师,杨彭年,清朝的紫砂大师。

家学渊源。

这款壶,秦洛试制了三次,前两次都有瑕疵,砸了。

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平心而论,凤葵壶,还真是秀气,甚至可以称之为“甜美”。

不愧是女性设计师的手笔。

这把壶,倒是给了秦洛很多的灵感。

毕竟,自己在紫砂壶领域的两个任务,其一是仿制供春壶,其二,便是创造属于自己的壶型。

创造这种事情,完全依赖于“艺术家”的主观体验。

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大概率才能创作出什么样的壶。

自己的特色?

秦洛再一次闷头琢磨起来。

73、天地方圆

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秦洛想了好几天,只想到四个字——外圆,内方。

表面随和,内心方正。

方?

圆?

由此,秦洛引申想到,这两个特征,似乎,都可以用在制壶上。

只是……如何结合?

如何在规避前人款式的基础上,完美结合?

方壶,在紫砂壶中,向来以难做、稀有著称,有“一方顶十圆”的说法。

主要是制作工艺极其复杂。

对于造型的设计要求很高。

目前最称得上完美的方壶,便是八方壶。

八边形的壶底。

八个四四方方的面做壶身。

壶盖也设计成八卦样式。

这是唯一兼顾美观且密封性能好的方壶。

至于其它的……

首节 上一节 96/2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封杀十年我考编,上岸先斩娱乐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