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这个旁白不对劲

这个旁白不对劲 第15节

苏雨柔记得起初她也不知道王秋有这个手串,现在看来是王秋对这个手串很重视没有让她看到。

直到后来王秋和她发生关系后,王秋一点点的卸下了防备,才没有再把手串藏在袖子里。

苏雨柔暗暗下定决心,一会儿回办公室要再试探一下,看看王秋对这个手串到底有多重视。

送走郭远后,苏雨柔制定了作战计划,她深吸了一口气,脸上挂上了甜美动人的笑容,然后推开了王秋办公室的门。

“老板,人我送走了。”苏雨柔边说边坐到了王秋身边,主动贴了上去。

“这个小鬼表面上再跟我谈价钱,实际上一直在诱导我加价,真是够狡猾的。”王秋冷着脸说道。

“王总你生气了?”

“生气倒不至于,就是觉得这个郭远太滑溜了,好像能看穿人的心思一样,很难对付。”

“要不要我去找人”

“不用,按正常流程来吧!你盯得紧一点别让其他同行插手就行。”

“老板您放心,我明白。”

正事谈完了,接下来就该做一些不正经的事情了。

王秋搂住苏雨柔的腰问道:“雨柔今天里面是什么款式。”

“是老板你最喜欢的款式。”

此处省略一万字。

事后,苏雨柔在王秋办公室的套间里冲了个澡。

冲澡的时候,苏雨柔清楚的记得,王秋在干那种事的时候手串都没有摘下来,他连手表都摘了,手串却没有摘,这个手串果然有问题。

说不定她们想要的东西就在这个手串里。

另一边,郭远买了一只烤鸭来到了他二舅家。

郭远敲了敲门,没人应答,他在老地方摸到钥匙推门走了进去。

郭远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地外卖盒。

【伱二舅并不在家,今晚他和一位身材火辣的空姐有约了,不会回来,不过你二舅昨天用数学知识算出了两支股票,结果就在电脑的备忘录里,建议你选择后面的一支,电脑的密码是13579.。】

郭远闻言眼前一亮,他径直来到了曹斌的书房打开电脑,输入密码,进入桌面后点开了备忘录。

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各种股票信息,郭远直接拉到了最后,看到了一支名为强盛集团的股票。

【这支股票目前是71元一股,两天后开始涨,涨幅过程会略有波动,大概持续10天,峰值为82.3元。】

10天涨差不多10块,也算不错,这波下来也能赚个几万块钱。

郭远打开手机拍了张照片关闭了备忘录。

随后郭远点开F盘里名为备课资料的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

“切,没意思,二舅的收藏不过如此。”说完一脸失望的郭远退出了去,然后随手关闭了电脑。

虽说今晚曹斌不会回来,但郭远也没把烤鸭带走,蹭了人家股票,多少得留点东西。

郭远在微信和曹斌说了一声给他带了烤鸭,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郭远回到家打开电脑,搜了一下强盛集团的这支股票,数据和曹斌那边的记录都比较吻合。

这会儿已经下午6点多了,股票不能交易了,郭远计划明天起来再买股票,一共买76手,剩下的就是等这支股票涨价了。

买完股票,郭远点开了接单群,看看有没有比较容易做的代码能接一下。

接单群的单子绝大多数都是转包的,比如说郭远一点进来就看到的这一条给xx高中的官网做前端框架。

发布这种单子的绝对不可能是高中老师或者是教务处的老师,大概率是发单的人从这个高中接了单子然后发布到了群里。

甚至有可能发单的人也是从其他地方接的单子。

对于这类型的单,像郭远这种“老油条”是不会接的。

一方面这种单子往往是时间紧任务重,另一方面给的钱也不多,甚至有可能拖欠工资。

所以这种单子往往都是菜鸟和小白才会抢着接。

像郭远这种老油条接的大多是一手单,就算不是一手单,那也得是某个公司做不了的单子。

这个群里还是有不少各个公司的中小领导的,他们偶尔会发一些自己解决不了,或者是做起来太麻烦的单子。

说来也巧,郭远点进来群的时候,正好有人发布了两个单子,一个是高中官网的框架,另一个是帝都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发布的人脸识别单子。

现在国内人脸识别技术的很多专利都在阿里手里,不过阿里对这些专利看的并不紧。

确切的说是,阿里只防大公司,他们也只问大公司收取授权费,很多小公司用就用了,阿里也不在意。

小公司才有几个钱,说不定折腾下来拿到的钱,还不如告他们侵权养的律师贵呢!

所以人脸识别的很多技术专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公开的。

这个单子就是编辑一套完整的人脸识别程序,然后对接入他们公司正在开发的APP的数据库。

人脸识别的源代码直接去copy一份就行了,至于说对接数据库,对于精通后台的郭远来说,就是洒洒水。

所以郭远果断的接下了这个单子。

而发单的人见是郭远接下了单子也很开心,郭远这个群里的技术大拿,他接的单子目前还没有出过意外。

随后双方聊了一下单子的价钱和时间,最终以6500块,一周内搞定成交。

签完电子合同后,郭远就开始了工作。

———————

ps:以上都是作者的真实经历,刚毕业还没考上电网的时候,一边在家复习刷题,一边在接单群里接单,赚点零花钱,当时群里的大佬一单就是好几千块,甚至能上万,我们这种菜鸟做个外包的前端框架辛苦半个月才拿1000块钱,说出来都是泪啊!

第22章 计算机生物学

郭远和往常一样,点开自己的云盘开启“三勾玉写轮眼”copy了一份人脸识别的源代码。

郭远正准备根据客户要求对这份源代码进行编辑的时候脑海里突然响起了旁白的声音:

【人脸识别技术,被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步成型是在90年代,也就是基于可见光图像的传统人脸识别技术。

现阶段使用的人脸识别技术多是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技术,也就是后来在商业用途方面特别是手机app上的人脸识别。

2043年,华夏计算机生物学的专家团队对该技术进行了升级和改良,用AI结合生物识别技术创造出了第一台可以自主分辨人类和人类进行信息交互生物计算机,也就是强人工智能的雏形。

2051年,经过173代的迭代,该生物计算机完成了升级,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强人工智能。

该人工智能类似于漫威电影中的钢铁侠的助理贾维斯和星期五。

2150年,又经过了100年3万多代的迭代升级,强人工智能走进了千家万户,只需要一个手机的价格,每个人就都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私人助理。

相关代码如下】

“我艹!”听完旁白的这段话,郭远忍不住蹦出了一句经典国骂。

他连忙看向了脑海中浮现的代码,然后郭远就冷静下来了。

这些代码并不是直接给的强人工智能的代码,而是分成了三段代码。

第一段代码是计算机生物学通过改进人脸识别搞出来能和人类主动交互的生物计算机。

第二段代码是生物计算机经过173代迭代以后诞生的强人工智能的代码。

第三段代码才是强人工智能最终形态。

郭远立马把电脑断网,然后去买了三个特大号的u盘,打算分几天时间,把这三段代码敲出来,分别存进了u盘里。

之后郭远连上了网络,开始百度什么是计算机生物学。

计算机郭远了解,生物学郭远虽然不了解,但是也听说过。

计算机生物学郭远就不懂了。

郭远百度了一番后对计算机生物学有了一点概念。

所谓的计算生物学,说白了就是以计算机思维解决生物问题。

这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以开发和应用数据分析及理论的方法、数学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等辅助研究生物学问题。

计算生物学的最终目是用计算机的语言和数学的逻辑构建和描述并模拟出生物世界。

现阶段这个学科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过国内外很多科学家都认为,它可以加速追寻生物起源,生物进化的研究,还能推动生物医疗技术的发展。

搞清楚这些概念以后,郭远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计算机生物学能搞出来人工智能了。

传统生物的基础研究,更侧重如何发现,生物是主导,计算和算法之类的只能算辅助。

而计算生物学,则更专注于研究这个“方法”本身。

计算生物学从某种意义上和仿生计算机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仿生计算机学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生物计算机。

只不过这两者一个是用计算机“辅助”研究生物学,另一个是用生物学“辅助”研究计算机,正好颠倒了过来。

当然了,想把计算机和生物学紧密结合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毕竟这两者一个碳基,一个硅基,一个是机械,一个是生命。

想要将这两个差异巨大的学科进行融合,就跟一堆破铜烂铁成为变形金刚一样玄幻。

所以这个学科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

首节 上一节 15/3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特种兵:开局抽取满级神枪术

下一篇:全民兽化:从柳树开始进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