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212节

第二七零章 故友再相逢,商谈收购

三人等了有二十分钟左右,来自深城的航班终于降落了。

出站口,人头攒动,一个个旅客提着行李箱走了出来。

“快看,张大哥。”

董明亮的眼神最好,一眼就看到了刚下飞机的张小敬。

在张小敬的旁边,还有一名年轻男子,气宇轩昂。

一眼看去,就能知道两人谁主谁辅。

因为,那名年轻人的气场太足了。

凌厉的眼神,坚毅的面容,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强势的霸道。

两人的身后跟着随行人员,拎着他们的行李。

“张大哥!”

董明亮率先喊了一嗓子,热情地地迎了过去。

于惊鸿和高彦庆也紧随其后,脸上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微笑。

张小敬和他们三人的关系虽然不是特别熟,但也有点交情。

当初兴华电子刚刚成立的时候,还给予过他们一定的帮助。

上次回国的时候08,张小敬也曾受邀到兴华电子访问参观。

“张大哥,好久不见,近来可好。”

在张小敬面前,兴华三剑客都非常的客气,言语中也透着尊敬。

由此可见,在老一辈的留学生当中,张小敬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毕竟当初他在德州仪器都做到了项目负责人的位置,声名显赫。

他的职务等级,被誉为留学生的天花板。

要知道,华夏的留学生在米国进入科研岗位的有很多,但能主持项目开发的几乎没有。

大部分留学米国的华夏人,一辈子都停留在基础研发的岗位,很难跨入管理层。

而张小敬则是一个特例,是很多留学生心中的榜样。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龙腾集团的董事长陈锋。”

“这位是兴华电子的总裁于惊鸿。”

“这位是兴华电子的副总裁高彦庆。”

“这位是兴华电子的研发总监董明亮。”

张小敬给双方做了一番相互介绍。

“久仰大名。”

“很荣幸认识您。”

大家相互寒暄着,说了几句客气话。

在聊天的同时,于惊鸿等人一直在观察着陈锋。

尽管早就知道龙腾集团的董事长是一个年轻人,但见了面之后,他们还是感觉有些惊讶。

看上去太年轻,也就二十出头,绝对不超过三十岁。

年纪轻轻就能掌控龙腾集团这样的超级企业,还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想想陈锋这一年多取得的成就,再看看自己二十年努力奋斗的结果。

于惊鸿三人不禁有种白活了一把年纪的沮丧感。

人比人,还真是气死人。

“陈董,张大哥,酒店都已经订好了,我们陪你们一起过去吧。”

说话间,于惊鸿在前面带路。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虽然兴华电子已经要走破产程序了,但接待几位客人的能力还是有的。

于是,一行人上车之后,直接开到了预订好的酒店门口。

路上,三人和张小敬只聊过去,一个劲的感叹以前的岁月。

他们都有在海外求学的经历,有很多的共同话题。

多年来的交往虽然不算密切,但都在半导体行业,所以联系一直没有间断。

张小敬在业内的专业水准很高,在留学群体中的影响力也很大。

三人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尊敬,并不只是表面上的客气。

当初创业兴华,三人遇到麻烦的时候,张小敬也在能力范围内屡次伸出援手。

这份交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冲淡,反而像一坛老酒历久弥香。

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他们之间最贴切的形容。

张小敬和于惊鸿等人聊的热闹,旁边的陈锋却没有感觉受到冷落。

他虽然话不多,但所有人都知道,今天他才是主角。

对于收购这件事,谁都没有主动提及。

直到他们入住了酒店,将行李都放下,

随行人员在简单地收拾了一下房间后,陈锋和张小敬以及兴华电子的三人都围坐在一起。

“于总,高总,董总,我这人喜欢开门见山,这次来申沪就是为了收购兴华电子的事情,不知道三位对此有什么想法。”

陈锋坐下以后,开始主导话题。

他的语气虽然平淡,却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势。

于惊鸿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没有立刻回应。

想法肯定是有的,但他们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就兴华电子目前的状况来说,说什么都让三人感觉有点心虚。

负债五百亿,年亏损上百亿,二十年的研发,也没能打破国外同行在高端领域的垄断。

这些话他们三个都不好意思说出口,自己脸上都火辣辣的。

“惊鸿,有什么就说什么吧,你们对我们龙腾的收购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愿不愿意留下来继续你们的研发工作?”

见三人都没有说话,张小敬提醒了几句。

在来兴华电子之前,他就告诉过陈锋,这家光刻机制造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就是于惊鸿三人,还有他们的研发团队。

这三人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虽然没有在技术上打破国外的垄断,却组建起了一支能力顶尖的研发团队。

103五百名研发人员,每一位都是于惊鸿等人千挑万选出来的。

兴华电子之所以没能取得预想中的成功,原因并不在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上,而是国外同行在专利上的垄断已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

所有与光刻机相关的专利,都被国外的企业设置了层层壁垒。

但即便如此,于惊鸿等人还是绕过了这些专利陷阱,研发出了几款不错的光刻机设备。

其中有些型号的光刻机设备,技术方面已经追上国外的同行。

可惜的是,这些技术先进的光刻机设备,只停留在研发室的图纸上。

因为缺乏关键的零部件,根本就无法在现实中生产出来。

这不是兴华电子的错,而是整个产业的落后,扯了他们的后腿。

当初为了购买高精度的光学器件,于惊鸿三人还曾经求助过张小敬。

而张小敬用自己在德州仪器的便利条件,也帮过他们寻找采购途径。

无奈的是,兴华电子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几乎都在各国的产品管控名单当中。

如果是高丽企业求购的话,很容易通过批准,完成采购。

但华夏企业的待遇就不一样了,处处碰壁。

这些高精尖的零部件,绝对不允许被出口到华夏.

第二七一章 加入龙腾是你们最好的出路

“陈董,我想知道您对兴华电子的将来有什么打算?”

于惊鸿思索了良久,没有直接回答陈锋,而是将皮球踢了回去。

二十年的创业历程,他的心里肯定有一肚子话要说。

兴华电子的现状,又让他什么都说不出口。

“于总,在来申沪之前,我已经派人专门了解过有关情况,现在兴华电子的到期贷款在400亿左右,还有100亿左右的未到期贷款。”

“这些贷款基本上都属于扶持高科技产业的低息长期到款,也就是说这五百亿的贷款,你们用了十年以来,却到现在都没有还上。”

首节 上一节 212/5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