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260节

研发部总监的话刚落地,张小敬就冷笑一声:“应该,大致,可能,大概这样的词汇,绝对不能出现在检测当中,因为这是最严谨的一道关卡。”

“假设我们放松了检测标准,一旦投产的话,那就是上千万部带有隐患的手机,检测的目标就是让不确定的隐患现出原形。”

“刚才你说四十八小时的检测报告也不会出现变化,可能你说的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但我们集团承受不起那个错误的代价。”

“尤其是牵扯到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检测数据上,更不能出现这样的纰漏,芯片生产线一开动,这就是上亿资金的消耗。”

“而手机生产线开动,那可就是几十亿,上百亿的沉没成本,做科研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概率学上,所以我坚决反对这个结论。”

(得好的)张小敬的态度,一直都非常的坚定。

上次陈锋简化了检测流程,就已经让他很不满了。

现在终端研发部更过分,芯片送检后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敢出具这样不负责任的结论。

听到这里,陈锋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虽然他很想继续缩短时间,但这一次他选择支持张小敬。

检测工作是制造行业最后的护城河,绝对不能碰运气。

还是那句话,越是接近成功,越要倍加谨慎爪。

尤其是,这还关系到一场绝对不能输的赌约。

“张总,如果常规检测的话,多久的持续运行才能被判断为可靠?”

听到这个问道,张小敬不假思索地回答:“在模拟环境的检测环节,即便是运用现代手段进行侵蚀加速,也至少需要一周时间的运行数据。”.

第三三二章 欲速则不达,可靠性的极限检测

张小敬的执拗,让研发部总监气得满脸通红。

他气冲冲地说:“如果按照正规流程的话,在极端环境下的模拟是需要一直进行的,直到终端设备出现功能性损坏为止。”

“比如在高温高湿模拟环境下的检测,需要得出的数据是设备在出现损坏前的时间截止……”

研发部总监的话倒也不完全是气话,起码张小敬没有反驳,而是默认了下来。

正常的手机检测流程是这样的,需要把手机放在极端环境下一直到损坏为止。

从开始放入到损坏的这段时间,就是检测的基础数据。

而各项性能在此期间的运行差异,就是检测的波动数据。

合格的检测报道应该这样写: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产品持续运行了多少个小时才出现损坏的情况。

这才是产品可靠性上的极限测试。

因此,一款手机从定型到量产,通常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

在运用现代科技进行加速老化的模拟,检测时间可以缩短到一周。

但这也是最基本的时间下限,绝对不能再缩短了。

否则的话,产品本身的隐患,很有可能逃过检测。

“继续进行检测,就按照张总刚才说的那样,在加速老133化的基础上,进行一周的检测,我要的一份经得起考验的结论。”

“这是龙腾集团的翻身仗,不仅关系到集团的生死,同时也关系到我陈锋个人的存亡,检测工作必须做扎实。”

说话间,陈锋有些不满地扫了一眼研发总监。

这个下属,有点过于应和他的心理了。

现在的陈锋,肯定是想早一点拿到检测结果。

这样的话,就能早一点进行手机投产。

所以在听到检测结论出炉之后,才会那么迫不及待地赶了过来。

尽管陈锋心里很着急,但他还是非常尊重测验工作的客观规律。

之前他敢放心地简化测验流程,是因为对芯片设计和功能上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毕竟这款石墨烯芯片是系统出品,绝对不会出问题。

再加上时间过于紧迫,三个月的检测期实在是太长了。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还能咬牙坚持三个月。

但万一出了问题,再弥补工艺缺陷,然后在进行一次检测的话,那就是半年到一年的时间(aiba)。

所以,陈锋才会选择简化流程。

他必须在龙腾集团的极限时间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

以前的时候,他可从未这么做过。

“做完一周的可靠和稳定性检测后,研发部也不要放松,继续按照正常流程做好一切检测。”

陈锋最后又叮嘱了一句。

简化的那些流程,虽然他认为不会出现问题,但为了稳妥起见,陈锋还是决定在投产的同时,将跳过的检测项目都补充上。

“好的,陈董。”

研发总监也感受到了来自董事长的不满,赶紧点头答应。

同时,他也不忘为自己解释了一下。

“陈董,我之前的想法也是这样,一边投产,一边继续进行检测,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成本,但都怪我太心急了。”

听了这句话,陈锋紧绷的脸上表情不变。

“我允许工作上出现失误,但绝对不允许明知故犯,有些工作可以适当放宽标准,但绝对不包括检验工作。”

他敲打了两句后,语气缓和了下来。

“在集团困难时期,研发部积极开拓思维,接连推出了新产品,缓解了集团困境,是值得表扬的,希望你们再接再厉。”

批评之后,他又安抚了几句。

因为研发总监和一般的高管不同,有着一种知识分子的自命不凡。

如果只批评没有缓和的话,会让他带着情绪工作。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作为董事长,陈锋要做的就是在坚持原则一致的基础上,因人因事区别对待。

管理一群高智商的下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陈董,我会尽快完成检测的。”

果然,在陈锋的安抚下,研发总监的态度端正了许多。

“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这次工作一定要做细致,我等着为你们研发部庆功。”

陈锋笑了笑,用轻松地语气安排着接下来的工作。

“研发部和芯片厂一定要做好对接,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尽快达成目标,你和张总都是集团不可缺少的人才,相互之间不要有对立的情绪。”

安抚了几句话,陈锋带着秦瑶和林大强离开了研发部。

虽说这次的检测结论有缺陷,但也不是白跑一趟,更不是空欢喜一场。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起码各种硬件包括芯片,在功能性方面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

接下来唯一需要验证的是稳定的可靠性。

对于龙腾集团来说,这同样是往前跨出的关键一步。

回来的路上,三人虽然有点小失望,但也不至于沮丧。

“秦总,随着石墨烯芯片的成功,可以预想到的是,龙腾集团未来一年之内会迎来新一波的扩张,我们需要提前做好预案。”

陈锋的这句话,让秦瑶一下子愣住了。

现在龙腾集团的危机还没解决,就去想扩张的事情,是不是太早了点?

但又一琢磨,石墨烯芯片的成功概率越来越大,似乎提前做好准备也是理所应当。

“今后我们的研发部门肯定是扩增幅度最大的,在国内的一线城市里,都必须有龙腾的研发中心,高等院校集中的二线城市也要开设。”

“这么一来,研发部会有越来越多的下属分支机构,怎么将这些研发资源统合在一起,不至于造成浪费,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陈锋一边走,一边有感而发。

石墨烯芯片的成功,预示着龙腾集团赢下这次的半导体大战。

今后几年内,龙腾集团的发展势头只会越来越快。

炭基半导体是一条新赛道,新能源汽车,也是一条新赛道。

两条主流新赛道,龙腾集团都具备先发的技术优势,必须同时开展抢占市场的行动。

所以,陈锋敏锐的预感到,今后的工作会越来越繁重。

同时,集团的发展也将出现一段急速膨胀期。

他的目标是,将新赛道的领先优势最大化。

只有充分协调好内部的分工,龙腾集团才能吞下最多的市场红利.

第三三三章 孤立无援,何惧负重前行

回到办公室,秦瑶和林大强依旧没有离开。

首节 上一节 260/5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