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400节

“钟总,你的那位老学长只是在电话里提的建议吗?就没有给你发一份详细的规划方案?”

听到陈锋的这句话,钟朝阳连连摇头。

“陈董,王学长是给我发了一份规划方案,但他根本就不懂企业运营,完全是站在科研工作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整个方案不切实际,我觉得对咱们并不合适。”

“在他制定的规划方案中,竟然要一口气同时建立五座核聚变发电站,这么大的投资对我们来说负担太重,而且过于激进了。”

“按照我的思路,咱们建成第一座核电站还是处于摸索阶段,像电力输送问题,能源转化率问题,还有核聚变燃料的提纯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后期的运营中一步步完善。”

“等到这些技术上的问题全部解决之后,我们再开始建造第二座,第三座核电站,这样的话,咱们朱雀集团可以走的更稳妥一些。”号.

第五零二章 现在还不是融资的时机

“同时兴建五座核聚变发电站,这个计划比我还要大胆,有点意思。”

陈锋自言自语着,脸上浮现出一抹微笑。

他可不像钟朝阳那么死板,一眼就看穿了问题所在。

这是要下大力气扶持核聚变发电项目,对朱雀集团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技术方面,如今已经接近成熟。

同时兴建五座核电站,也应该不成问题。

只要把资金问题解决了,就能加速商业化的运行。

核聚变发电只有实现商业化,才会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

目前来看,上面这是准备正式押注核聚变发电了。

“钟总,你让下面的人统计一下,一座核聚变发电站目前的建设成本是多少,然后再统计一下,发电成本目前是多少,今后能降低到多少?”

“我需要一份详细的预案,从工程造价到电力成本,还有技术提升空间,以及成本压缩空间,还有和火电,风电以及光伏发电相比的优势和不足。”

“要想进入商业化运行,相关的商业开发规划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做科研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商227业民用,而不只是为了科学象牙塔里的自娱自乐。”

陈锋敏锐地察觉到了风向的变化,立刻就有了决断。

这才是一名合格的决策者应有的态度,面对机会敢于把握。

同时,这也是钟朝阳最近一段时间倍感压力的源头。

他是一名执行者,面对选择的时候往往会感觉亚历山大。

“陈董,难道你真的准备同时修建多座核聚变发电站?这样的话,后期如果进行技术升级会很麻烦,而且还增加了我们的资金负担。”

见陈锋有些意动,钟朝阳赶忙在一旁劝说。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同时修建五座核聚变发电站,且不说整体造价带来的资金压力。

单单是技术方面的提升和改进,在后期就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每次的技术升级,都要五座核电站同时进行,耗费的资金太大了。

如果稳扎稳打的话,第一座核电站建成后,通过三到五年的运转,慢慢完善各项技术,再开始修建新的核电站,才是正道。

试验室内的技术成功和实际应用中(aiba)的成功,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一项新的研发技术从成功问世,到最终的完善应用,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有时候很短暂。

但有时候,也可能很漫长。

实际应用中的很多问题,是试验时考虑不到的。

“技术改进和更迭也可以与时俱进,钟总,做企业不能不考虑商业利益,但有些时候却又不能只考虑商业方面的利益。”

“对于朱雀集团来说,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投资的力度,配合相关的经济规划,这不仅是我们需要的,也是这个时代需要的。”

陈锋能理解同时修建五座核电站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基于商业方面的考虑,而是有着更为长远的规划。

如果加大投资力度,可以让核聚变发电加速实现商业化,那么他不会拒绝。

而且,陈锋已经掌握了成熟的核聚变发电技术,有足够的把握将成本降到最低。

因此,他敢冒这个风险。

“好吧陈董,我马上安排下去,三天之内肯定出一份详细的预案。”

见老板同意,钟朝阳也没什么可说的。

他对陈锋的做事风格有所了解,这是一个敢于下重注的大亨。

如果连这点胆量都没有的话,当初也不会拿出全部身家押在核聚变发电项目上。

这个项目一旦失败,他可能连龙腾集团都保不住。

由此可见,陈锋在创业时的胆大包天。

“三天不行,我明天就要,这种事情宜早不宜迟,不管是我们,还是相关的经济部门,都在争分夺秒,不能有丝毫的耽搁。”

“低成本的电力,清洁的能源一旦在国内普及,我们的工农业成本将直线下降,竞争力会呈几何倍数飙升,这才是关键。”

“几万亿的投资对一家企业来说是了不得的大事,生死攸关,但对于我们这么大体量的国家来说,还是有这个试错空间的。”

陈锋的决断,让钟朝阳深感钦佩。

但他又想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陈董,我们是否接受融资呢?即便是核电站建起来了,也要电力公司的输送电网。”

“而且,在电力输送这一块,咱们国家称第二的话,全世界没人敢称第一,核电站产生了电力之后,必须考虑到销售网络和运输网络。”

这句话,倒是给陈锋提了个醒。

电力的远程输送,属于基础建设。

这种运输网络遍及全国的每一个村落,堪称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工程。

朱雀集团最好的办法就是和电力公司达成合作,否则的话,很难将电力销售出去。

“我感觉他们应该很快就来找我们,所以那份预案做的一定要快,而且要详细,这关系我们朱雀集团今后的战略发展部署。”

“至于融资的话,现在给出的价位还不到我的目标,当核聚变发电站真正开始发电的时候,我们再谈融资入股。”

陈锋对于朱雀集团的发展,有着非常清晰地认知。

这是一家清洁能源企业,肯定要进行融资。

融资的首要目标,倒不是解决资金的问题,而是为了电力的普及和输送。

只不过,现在还不是融资的好时候。

因为,目前核聚变发电技术究竟能否达到商业民用的等级,还无法肯定。

风险越大,估值越低。

等到核电站开始正式发电,控制住电力成本,这时候才是融资的最好时机。

没有了风险,朱雀集团的估值自然会飙升。

到时候,陈锋就可以从容地将利益最大化。

这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最起码的素质。

“好的,我立刻去安排一下。”

说完,钟朝阳告辞离开。

他是一个专业的科研人员,对于企业的战略规划,还有融资过程中的各种算计并不擅长。

除了技术上的问题之外,他很少过问朱雀集团的其他事情。

事实上,在核聚变发电项目成功之后,钟朝阳有过不止一次的念头,想要就此功成身退。

到了他这个年龄,既不缺钱,也不缺名望,没必要再这么拼了。

如果不是因为集团处于关键时刻,钟朝阳早就打辞职报告了。

核聚变发电项目的完成,已经了却了他毕生的理想和心愿。

他这辈子,圆满无憾了.

第五零三章 强强联合?不,我要赢家通吃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陈锋的预料。

就在第二天,电力企业的总经理简宏明亲自来到了朱雀集团的总部。

这次前来拜访,也是抱着合作的目的。

国内的电网输送,放眼全球都当属第一。

几十年来形成的庞大基础设施,就是电力集团最大的资本。

其中的特高压输送,更是独步世界。

见面后,简宏明很客气地说道:“陈董,恭喜恭喜。”

恭喜的同时,他还拿出了一个礼盒。

“听闻陈董有弄璋之喜,来的时候备了一份小礼物~。”

听到这话,陈锋很坦然地接了过来:“那我就不客气了,多谢简总的好意-。”

他有儿子的消息,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而且,他自己也没有想着隐瞒这件事。

首节 上一节 400/5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