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537节

一个新的能源时代来临了,那怕是不谙科技的观众,也能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对于陈锋的获奖,国内的科学家们给予了热烈的反应。

面对记者的访谈,他们都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如果是其他同行获奖的话,这些科学家的心里可能还会有点小忐忑。

因为获奖的科学家在今后的研发经费上,将具有绝对的优先权。

每年拨付的经费就那么多,别人多拿了,他们就要过苦日子。

但陈锋不一样,完全是自费研发,全球首富根本不差钱。

这次的获奖,影响不到任何科学家的根本利益。

所以他们自然也就乐得吹捧,起码结个善缘,以后寻找经费的时候,说不定还能让全球首富帮忙伸把手。

“不到三十岁的年龄,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代表了陈锋先生至少还有二十年的黄金研发时期,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

“核聚变发电技术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未来,对于陈先生的获奖,我本人早已有所预料,因为今年的诺贝尔奖舍他其谁?”

“事实上,如果单以研发成果来比较的话,陈锋先生应该在两年前就有足够的资格获奖,无论是炭基芯片还是VR通讯,以及脑机互联和高储能电池,这都是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

“如果陈锋先生是西方人的话,凭借着以前在半导体领域的成果也足以获得诺贝尔奖,虽然我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但我坚持认为评审团在这方面存在一定偏见。”

“至于说今年陈锋先生获奖,那是因为众望所归,当核聚变发电技术成功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预定了诺贝尔奖。”

“如果今年的诺贝尔奖没有颁发给陈锋先生,那才是科研界最大的丑闻,甚至诺贝尔奖的评审公正性也会受到广泛的质疑。”

“从本质来说,核聚变发电技术的伟大不需要诺贝尔奖的认可,但诺贝尔奖需要核聚变发电技术来印证该奖项在科研界的地位。”

“这么说吧,三五百年后,诺贝尔奖大概率成为一段尘封的历史,但可控核聚变技术不会,仍将占据人类能源利用的主流方式。”

“与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伟大成就相比,诺贝尔奖只是锦上添花的一个奖项而已,没什么值得特别关注的,这项技术的本身才是不朽的传奇。”

国内的科学家,对陈锋的成就,对核聚变发电技术的伟大突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事实上,这也是全球科研界的共识。

虽然诺贝尔奖是科研界最高的奖项,但核聚变发电技术是超越了这个时代的伟大奇迹。

无论得不得奖,作为这项技术的创始人,陈锋的名字都将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这个奖项就显得有些薄弱了。

而且一些科学家的仗义执言,也非常公正。

龙腾集团以前的研发成果中,也有不少属于诺奖级别的突破。

最典型的就是,脑机互联在手机上的成功应用。

这一成果在生物学的神经领域内绝对是伟大的突破,换做西方人的话,几乎百分之百能够凭此成就获得诺贝尔奖。

但让人诧异的是,当年的陈锋甚至没有得到提名的机会机。

此外还有一个对比更加明显的例子,在几年前,一位西方的科研工作者凭借着锂电池储电技术,成功拿下当年诺贝尔化学奖。

而龙腾集团研发出的高储能电池,无论是材料还是各种储电性能上,都远超锂电池技术。

同样,这项突破既没有让陈锋获奖,甚至连提名都没有。

所以国内的很多科研工作者才会在这个时候发声,为陈锋鸣不平。

这次之所以给他颁奖,实在是因为不把奖项发给他的话,全世界都不会答应。

核聚变发电技术,如此伟大的科研突破都不能得奖的话,就连奖项的评奖团都难以自圆其说。

因此评奖团向陈锋颁奖是大势所趋,不得不给.

第六七二章 超凡天赋,羡煞旁人

陈锋获奖的新闻,在网络上持续发酵。

“记得以前诺贝尔物理学奖每次都同时颁发给两三个人,这次就锋哥一人独享。”

“按照诺贝尔奖的惯例,一次最多授予三个人,近年来,由于奖项上的竞争激烈,三人或两人获奖的比例逐年增加。”

“锋哥这次是单独获得诺贝尔奖,也就是说在去年的物理学领域内,锋哥属于一骑绝尘,找不到竞争对手的那种领先优势。”

“昨天我看到了一篇采访,锋哥的实力早就可以拿诺贝尔奖了,只不过因为身份的原因,所以一直连提名都没能获得。”

“不会吧,诺贝尔奖不是一直都是以公平公正著称吗?而且评奖环节特别的严格,我觉得陈锋获奖是好事,大家不要太偏颇了。”

“得奖是好事,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公正的,大家不要太阴谋论了,这次能把奖项颁发给陈锋,就足以说明诺贝尔奖没问题。”

“公不公平要看你怎么理解337了,是不是阴谋论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锋哥研发出核聚变发电技术,诺贝尔奖敢不给他吗?”

“呵呵,这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核聚变发电技术根本用不着诺贝尔奖加持,但如果评奖团不给的话,那才是惊天大丑闻。”

“人在国外,刚刚看到一篇报道,据说评奖团一开始是希望陈锋和威尔分享这一奖项,去年的时候甚至有过预案,后来威尔研发团队出事,不得不改变计划了。”

“哈哈,你说的那个威尔是作死的那个家伙吗?当初信誓旦旦地要超越锋哥,没几个月人就直接没了,原谅我当时不厚道的笑了。”

网友们讨论的非常热闹,还有的人在为陈锋打抱不平。

认为他最近这些年的研发突破(aiba),应该不止一次获奖了。

国内热烈讨论的同时,国外的网友们也没闲着,都在社交软件上表达了祝贺与崇拜。

相比较而言,那些社交媒体上的帖子,更崇拜陈锋在个人能力上的超脱不凡。

“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男人,不到三十岁就成为了全球首富,同时还获得了诺贝尔奖,研发出了核聚变发电技术。”

“我觉得单以核聚变发电技术来说,陈锋先生就足以跻身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列,因为这项技术的意义太重要了,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更可怕的是陈锋现在还那么的年轻,如果以后继续研发出新成果的话,他极有可能超越爱因斯坦和牛顿先生,成就最伟大,且没有之一。”

“楼上的说法太乐观了,别忘了他不仅是一个科学家,同时还是全球首富,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今后的大部分精力还是会放在商业活动上。”

“强烈呼吁陈锋先生专注于科学,不要再继续经商了,反正现在都已经是全球首富,没必要为了金钱浪费科研上的天赋。”

“呵呵,他首先是一个企业家,其次才是科学家,楼上说颠倒了,我希望他能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龙腾集团很久没有给我大的惊喜了。”

“科学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做企业只能得到一时的富有,我认为科研的意义更加重大,他不应该浪费这么高的天赋。”

“难道你们就没有察觉到非常恐怖的一件事吗?陈锋在成为全球首富的同时,还成为了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楼上说的太对了,我也是越想越觉得他的科研天赋有多么的恐怖,在经营企业的闲暇时间,偶尔做一下科研就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不如大家一起猜想一下,如果陈锋先生集中全部精神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他会取得怎样的成就?会不会已经超越了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科学家?”

“我的判断是肯定的,要知道陈锋先生的主要精力还是在企业上,商业活动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关于这点是人尽皆知的。”

“他的科研天赋太可怕了,研发对他来说就像是业余爱好,但仅仅是业余的爱好也让他跻身成为了最伟大的行列。”

“科研和商业是相辅相成的,我觉得大家不必分的那么清楚,如果没有商业经济上的支持,陈锋或许也达不到现在的成就。”

国外网友们针对陈锋的经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大部分人觉得,如果他专心致志地做科研,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进步。

而且大家越是分析,越能感受到陈锋的强大天赋。

不到三十岁,靠着业余的爱好,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此惊人的成就,简直羡煞了一众科研工作者.

第六七三章 来自诺贝尔奖组委会的邀请

办公室里,陈锋还在忙碌着新产品的研制工作。

外界的纷纷扰扰,对他似乎没有太大的影响。

地位到了这个层次,一个诺贝尔奖的加成已经略等于无了。

早在获奖之前,他就已经誉满全球,成为了顶级科学家。

至于获奖对他而言,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荣耀而已。

“老公,诺贝尔奖组委会打来电话了,邀请你参加十二月份的颁奖典礼,我暂时还没有回复,你是怎么打算的?”

郑富真坐在对面,一副期待的表情。

对于这场科学界的盛会,她很想陪着陈锋一起去参加。

诺贝尔颁奖典礼非常隆重,欧洲王室成员都会盛装~出席。

每次颁奖会上的宾客都要超过上千人,包括诺贝尔奖基金会的代表,全球各地的科学家,以及各国的驻外使-节团。

颁奖后的晚宴,堪称全球顶级规格,到场的嘉宾-都是各界名流。

对于这样的聚会,郑富真虽然从小跟在父亲身边,也没有机会参加。

所以她很想陪着老公一起出席,见识一下科学盛会的现场。

此外,郑富真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随着越来越多地和陈锋一起出席公共场合,她的正牌夫人身份就越发的巩固。

诺贝尔奖典礼会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播放,这可是公开身份的绝佳机会。

“十二月份我们要举行新品发布会,时间上有冲突。”

陈锋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一行程安排。

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就要到十二月了。

龙腾集团新产品的研发和定型,也到了最关键的阶段。

首节 上一节 537/5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