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风流青云路

风流青云路 第551节

于老道:“星晖啊,我听说你现在在彭家湾镇当镇长是吗?”

苏星晖点头道:“对。”

于老的脸上露出了回忆的神情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你们上俊县打过仗啊!”

苏星晖倒没听说过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就连上俊县志上都没记载,他惊讶的问道:“您在上俊县打过仗?怎么县志里都没记载?”

于老道:“是啊,在上俊县打过仗,不过也没呆多久,算是路过你们那里吧,那还是三十年代,我的年纪比你还小,那时候我是连指导员,还是个无名之辈,你们县志没有记载,也很正常啊!要不是见到了你这个上俊人,我自己都不记得去过上俊县了。”

苏星晖道:“那我回去一定跟县领导汇报一下,让方志办的同志把您的这一段战斗经历加入到上俊县志里,您在上俊县战斗过,这是上俊县的荣幸啊!”

于老摆手道:“这个就不需要了,仅仅是路过,跟地方上的敌人短暂交火,也没什么战果和伤亡,不足一提。”

苏星晖知道于老的脾气,他也没有再坚持,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今天在于老面前,他表现得有些拘谨,以前就算是在顾山民这个省委书记面前,他都没有这么拘谨过。

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气场确实强大,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苏星晖自己觉得自己拘谨,可是他的表现在于老看来,已经是相当不得了了,以于老的身份,他无需刻意表现出自己的威势,已经是凛然生威了,就算是部级大员,在他面前,都无不战战兢兢。

可是苏星晖这么一个年轻人,面对他的时候这么坦然自若,这真的让于老有些刮目相看,他暗暗点头,这个年轻人有气度啊!

于老笑道:“对了,星晖,我听山民说,你在上俊县干得很不错,尤其是上俊县的农村经济,这几年发展得很好,在全省都是典型,现在全省的农村都在学习你们的经验。”

苏星晖道:“这是顾书记过奖了。”

于老摆手道:“年轻人,谦虚是可以,不过不要谦虚过头,你的工作确实干得很出色嘛,小志和小秋都说你干得很好,一个二十三岁的镇长,全国都找不到第二个啊!”

于锐志在爷爷奶奶面前一直规规矩矩的坐着,轻易不敢开口说话,这时候他终于找到了说话的机会:“是啊,爷爷,星晖真的有本事,干得很好,而且他一直都在基层工作,放弃了在江城工作的机会,就是想把农村的经济搞起来。”

于若秋也道:“爷爷,您可能不知道,以前上俊县的农村有多穷,星晖以前在猛虎岭工作,在他去之前,猛虎岭的老百姓穷得很,听他们说,他们有的穷人,一天只吃两顿饭,全家才有一条裤子,是星晖去了之后,让他们富裕了起来。”

于老皱着眉头道:“星晖,你给我说说,现在的农村真的有这么穷吗?小志和小秋说的我总有些不信,他们在农村看得少,你是直接在农村工作的,情况应该比他们更加了解。”

于老就是农民出身,当年之所以参加红军,就是因为太穷,家里的日子过不下去,不得不造当时的政府的反,他参加红军的初衷就是想让全天下的穷人都过上好日子啊。

现在解放已经几十年,改革开放也有十几年了,他在京城看着报纸上的经济数字,觉得老百姓的日子都好过了,可是听于若秋说,现在的穷人日子还这么不好过,他当然有一些震惊,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苏星晖知道,这不怪于老,他年纪大了,现在已经退居二线,虽然也经常接触一下地方来的干部,可是这些干部,谁敢跟他说真话?当然都是报喜不报忧了,他哪里听得到真话?

苏星晖知道,这是让于老听到真话的一个机会,不过他也有一些犹豫,要是把农村的真实情况都告诉了于老,只怕会让于老过于激动,他毕竟年纪大了,这对他的身体是没有好处的。

看到苏星晖有些迟疑,于老道:“下面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你尽管跟我说,不要怕说真话,年轻人嘛,就要敢说真话!”

苏星晖道:“于老,我可以跟您说,不过希望您听了下面的真实情况,不要太激动。”

苏星晖的话让老太太有些担心起来了,她对于老道:“老于啊,要不你就别听这些了,你的身体要紧啊,这些事情,也不是你能管得了的了。”

于老笑道:“老婆子啊,你就别担心了,我今天保证不会激动,星晖你尽管说。”

苏星晖沉吟片刻,如果把农村的真实情况告诉于老,那当然是有好处的,虽然于老已经退居二线,可是他现在还是中顾委的委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对中央的决策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的。

如今的三农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了,虽然湖东省的农村经济因为他的努力而得到了一些发展,三农问题也有了一些缓解,可是除了上俊县的几个乡镇之外,湖东省其它地方的农村经济还是不容乐观,农民的日子还是不好过。

湖东省算是好的了,由此可想而知,中西部的其它省份,农民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苏星晖决定,还是要把这些情况向于老说出来,希望他能够影响一下中央。

苏星晖道:“于老,现在农村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啊,若秋说的都是真的,而且,只有比若秋说的更加严重,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地步了,要不然,农民实在是太苦了啊!”

于老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道:“你说,说得详细一点。农民的日子怎么苦了?”

苏星晖道:“于老,农村在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确实有一段时间让农民的生产力得到了比较大的解放,解决了农民吃饭的问题,不过,也仅仅只是解决了吃饭问题而已,农民的收入太低了。”

第419章 如何解决农村问题?

于老道:“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很好的制度吗?”

苏星晖道:“制度确实是好制度,就算现在,也算是好制度,但是现在的形势不一样了,现在粮食产量倒是比原来提高了不少,有的地方甚至翻了番,不过农业生产资料涨价涨得厉害,粮食收购价格却没怎么涨,有的地方卖了粮食也得不到现钱,只能得到一张白条,因此,农民并没有得到什么实惠,一年一个农民的现金收入最多几十块钱。”

“倒是乡镇和村里的提留统筹任务一天比一天高,现在有的地方一个人一年的提留统筹任务要上缴一百多,一家人有个七八口人,一年就得交一千多块,这提留统筹还不能拿卖粮食的白条抵账,必须要交现金,没现金的话,乡镇和村干部就把家里的粮食收走,把猪赶走,鸡鸭鹅给抓走。”

于老听到这里,用手掌重重拍了一下桌子道:“真有这样的事情?这还得了?这跟当年我们要推翻的黄世仁有什么区别?”

老太太连忙说:“老于,你可别激动,说好了不激动的。”

苏星晖也道:“是啊,于老,您再激动,我可就不讲了。”

于老连忙讪笑道:“我不激动,不激动,星晖你再说。”

苏星晖道:“有些地方的农村干部倒是想搞些副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可是又没什么思路,搞一些特种养殖,要么上当受骗,要么养了之后找不到销路,卖不出去,反而让农民受到损失。”

于老皱眉道:“你说的都是真的?”

苏星晖道:“我说的千真万确,如果有假,我可以负任何责任。”

于老道:“下面乡镇和村里的提留统筹任务为什么这么高?难道不知道农民负担重吗?”

苏星晖道:“一来是因为经济不发达,农村没有其它收入,基本上所有财政支出都要指望这些提留统筹,比如乡镇干部、雇用人员和民办教师的工资奖金,学校校舍的维修费用,各种基础设施的修建费用,都要指望提留统筹,这怎么能让农民的负担不重呢?”
首节 上一节 551/23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方城郭

下一篇:官道奇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