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官家

官家 第697节


既然如此,徐文浩便也不能在龟缩不出了。

党群副书记这个职务,其实很是敏感,也很是考验政治智慧。文件规定,县委书记管干部,党群副书记协助书记工作,县委组织部是具体的执行部门。党群副书记有那么点两头不靠的意思。如果碰到强势的县委书记,党群副书记便比较难做,往往会被弱化甚至架空。徐文浩现在更加头痛,不但书记很犟,县委组织部长更牛叉,他要是不好好表现一下自己的存在,只怕真的会边缘化了。

邓仲和找过他,徐文浩心里有数。一边是忌讳,一边是主动伸出橄榄枝,徐文浩也需要仔细权衡一下。

“文浩同志,请讲。”

慕新民尽可能在脸上挤出一点笑容。不过大家已经习惯了他那张古板的四方脸,对他硬挤出来的笑容反倒有些不适应了,只能尽量不去看他的脸。

徐文浩正色说道:“慕书记,各位同志,先谈谈邱德远同志的调整。我认为,邱德远同志在荆湾区的工作还是很得力的,这个同志在荆湾区工作时间长,情况熟悉。现在他们正在大力推广生猪养殖,建一座大型洗煤厂,这些工作对于荆湾区的发展积极重要,都才刚刚铺开,这个时候将邱德远同志调走,我认为不合适。而且让龙华同志去接任荆湾区的书记,更加不合适。龙华一直都在机关工作,基本上没有什么基层经验,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让龙华接替邱德远,不妥!”

邓仲和与刘伟鸿便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读到了一丝欣慰之意。

徐文浩这算是表明态度了。

任谁都知道,邱德远是邓仲和的亲信,上回人代会上,刘伟鸿推举事件,就是邱德远和夹山区的马吉昌在前边运作的。可谓是帮邓仲和冲锋陷阵的干将。徐文浩一上来,便反对调整邱德远,就是一种信号。

慕新民不悦地说道:“文浩同志,这回调整干部,有个基本前提,就是有些干部在一个地方工作时间太长了,这个不符合干部任用的常规。就说邱德远,区长三年,区委书记三年,加上副书记和副区长的任期,邱德远在荆湾区前前后后干了十来年。这个不行。长时间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工作,很容易形成惰性,也容易搞一言堂。这个对干部队伍的建设,对党内民主的发挥都是不利的。你也是老组工干部了,这个情况,应该是很清楚的。”

以邱德远打头,本就是慕新民刻意的安排,目的便是要打压一下邓仲和。邓仲和已经成为刘伟鸿的盟友,慕新民算是看明白了。而刚好,邱德远又在荆湾区任职时间太长,正是十分合适的目标。

照理说,荆湾区区委书记和县交通局局长,都是正科级,邱德远调任,也不算贬谪。不过真正的内行,都不会这么看的。主要还是因为林庆县地处偏僻,境内交通网络很不发达,交通局局长,实在不算多么的位高权重。而荆湾区,又是林庆县最为富裕的一个区,紧随城关镇之后,人口也比较多,区委书记的份量很重。如果是搁在后世,邱德远这个调任,就算不是提拔,也该算重用。

时代不同,认知也就不一样。

慕新民的话,隐然有指责徐文浩之意。你这个老组工干部,还需要我来教你怎么做吗?

徐文浩随即说道:“慕书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承认,邱德远在荆湾区工作的时间是比较长,但这个同志性格直爽,本质不错,在荆湾区这么多年,也没犯什么错误,大家对他的评价都很好。这就足以证明,邱德远并没有产生惰性,更没有搞一言堂。尤其现在荆湾区处于准备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时刻,临阵换将,历来是兵家大忌。我认为这个调整不妥。”

慕新民很郁闷。

名单上的第一个调整,就闹了个满拧。

周云舟轻轻咳嗽一声,微笑着接上了话:“徐书记,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大局出发。徐书记的顾虑,不能说没有道理,邱德远同志确实很不错。我们这里也没有谁否定他嘛,就是一个正常的调整。慕书记的意见,我是赞同的。一个干部,确实不适合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单位工作太长时间,时间太长了,是容易出问题,都形成惯性了嘛。这个文件也有规定的。正是因为邱德远本身过硬,所以才要请他做表率。他这样过硬的同志,都一样必须调整,其他同志就更加不能有意见了。再说,交通局也是非常重要的部门。我们林庆的交通状况落后,正需要一位工作能力强,作风硬朗的干部去主持交通局的工作,这样才能迅速打开局面,扭转这种落后的状况。这也是县委对邱德远同志的信任,呵呵……刘部长,我听说你带领组织部的同志,在搞一个干部考察评议制度,这个思路我是很赞成的。我听李刚同志说,你们搞的那个考察评议制度的草案里面,就有这么个意思,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单位任职时间太长的领导干部,要适时进行调整,是不是这样啊?”

周云舟是老组织部长,有关干部工作,谈起来头头是道,而且话锋一转,就揪住了刘伟鸿,想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是好手段。尤其是眼见慕新民吃瘪,及时站了出来顶住徐文浩,表现得很到位。周云舟以前在组织部长任上,就和徐文浩合作得并不愉快。这也可以理解,两人分管的其实是同一个领域,级别也一样,只是党内排名略有不同,相互争权在所难免。要让周云舟真心将徐文浩当作上级对待,可没那么容易。现在既反驳了徐文浩,又向慕新民表了忠心,算得一箭双雕。

刘伟鸿微微一笑,说道:“周书记,是这样的,我们拟定的干部考察评议制度,确实有这么个内容。不过,我也赞同徐书记的意见,由龙华担任荆湾区区委书记,不大合适。龙华同志几乎完全没有乡镇工作经验。”

邓仲和与徐文浩的双眉,均是微微一蹙,马上便舒展开来。

刘伟鸿嘴里说赞同徐文浩的意见,实际上,他只赞同了一半,而且侧重点不同。徐文浩的重点是不同意调整邱德远,而刘伟鸿的重点,则是放在了邱德远的继任者身上,他不赞同由龙华接邱德远的班。言下之意,对于调整邱德远,却是同意的。

刘伟鸿心里确实也是赞同调整邱德远。在这一点上,他其实支持慕新民和周云舟的意见。很多事实证明,同一个干部在同一个地方任职时间过长,着实容易出问题。轻则产生惰性,工作只按经验搞,没有进取开拓心理,重则搞一言堂,做土皇帝。对于任何不同意见都听不进去。

刘伟鸿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

作为县委组织部长,他首先就要从全县干部配置的大局上着想,而不是单纯的将这个当成权力之争和官场争斗的筹码。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刘伟鸿并不认为将邱德远调往县交通局是一种贬谪。身为重生者,刘伟鸿非常清楚,未来一二十年,道路交通的发展,是何等的迅猛。路桥产业和房地产一样,都成为支柱产业了。邓仲和前几个月在年终总结大会上,也公然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如果邓仲和真的实施这个政策,与此相对应的,交通局长这个职务就变得十分重要,其重要性,绝对在普通区委书记之上。而且一旦大举修路,就要涉及到大量的资金,理所当然要由县长的亲信过去把关才对,不然出了问题邓仲和还蒙在鼓里呢。现在将邱德远调过去,是个很不错的安排。

只是徐文浩的意见,明显与刘伟鸿相左,刘伟鸿便将言辞说得比较委婉。大局要考虑,原则要遵守,与徐文浩的关系,却也不能搞得太僵了,中间这个度的把握,非常要紧。一旦拿捏不准,就容易出问题。

第472章 配合默契

邓仲和便有意无意地瞥了刘伟鸿一眼,刘伟鸿轻轻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米贤华咳嗽了一声,说道:“刘部长,龙华同志工作能力是很强的。这个同志年富力强,又有文凭,虽然没有地方工作经验,问题也不是很大。刘部长以前在县委办工作,去了夹山区之后,工作不也一样能够开展吗?”

这话很有意思,等于直接在指着刘伟鸿的鼻子“申饬”了。就准你二十二岁担任区委书记,不许人家龙华四十岁的人做区委书记?你什么逻辑?

刘伟鸿淡淡一笑,对米贤华这夹枪带棒的言语,倒是并不太在意,只是心里头暗暗有些奇怪,龙华怎么就得罪米贤华了?这么急着要将龙华赶到乡下去?

须知县建委绝对是县直局委办里面的重量级单位,掌管着全县的城镇建设工作,实权很大,油水也多。龙华如果由县建委主任调往荆湾区担任区委书记,尽管谈不上贬职,起码也会很郁闷。

所以当刘伟鸿拿到名单的时候,心里便在纳闷,还以为是慕新民的意思,不大清楚龙华和上坪米家的瓜葛。现在看来,真正想要挪动龙华的人,反倒是米贤华。一个是上坪米家现任的“族长”,一个是米家的女婿,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矛盾来?

这中间可能有些故事。

自然,刘伟鸿不是神仙,暂时还搞不清楚具体情况,但有一点是明白的,那就是不能让米贤华得逞。慕新民重用米贤华,米贤华自己主动向慕新民靠拢是一个原因,慕新民想要借此掌控林庆县最大的宗族地方势力,也是一个原因,双方可谓一拍即合。现在,米贤华不经意间将一个“离间”上坪米家宗族势力的机会送到了刘伟鸿面前,自然要好好把握住。

刘伟鸿虽然将米克良米克林兄弟下了监狱,对龙华却没有什么意见。龙华这个人,还是很懂事的。刘伟鸿也不是想要将龙华争取到自己的阵营里来,现放着米凤娇在龙华身边,这种可能性真不大,那个女人对刘伟鸿可谓恨之入骨。但就此分化米贤华与龙华,却是可行的。

刘伟鸿微笑说道:“米主任,也不是这个意思。我从来也没有否定过龙华的能力,但业精于专。龙华长期搞建委工作,城镇建设才是他的强项。我们使用干部,是要因人而异,量才委任,而不是机械地执行一些文件的规定。何况徐书记刚刚也说了,荆湾区正在大搞建设,我建议,另外委派一位精通农村工作的同志,去担任荆湾区的区委书记。”

邓仲和随即说道:“刘部长这个意见很有道理,我比较赞同。邱德远调任县交通局长,我看可以。至于荆湾区区委书记,我建议由肖宗林同志担任。老肖是农经委的主任,以前干过乡党委书记,农村工作经验丰富,性格成熟稳重,由他去担任荆湾区区委书记,是比较合适的。”

米贤华便和周云舟对视了一眼,眼里都闪过一抹不悦的神情。

邓仲和又在公然拉山头,投桃报李了。

肖宗林是徐文浩的亲戚嘛。虽然说亲戚关系有点远,但两家走动得比较勤密。肖宗林从乡党委书记的位置上调任县农经委副主任,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调整级别。别看县农经委只是个正科级单位,因为主任是由副县长米贤华兼任的,所以会委任一位副主任实际主持工作,级别高配到正科级。米贤华调任县委办主任之后,不再兼任农经委主任,肖宗林便扶了正。

一般来说,这个正科级没多少实权干部看得上眼,清水衙门,没滋没味的,就是搞个调研,平日里清茶一杯,报纸一张,打发时间。由乡党委书记调到县农经委,级别上升了一级,实权完全没有,绝对谈不上是升迁,典型的明升暗降。

但这个规律,放在肖宗林身上不合适。他和党群副书记关系好,先在农经委呆两年,级别捞到了,资历也够了,适当的时候一外放,不做区委书记也当区长,挺好的一个曲线救国的路子。

现在邓仲和提出由肖宗林担任荆湾区区委书记,不但是送了徐文浩一个人情,而且荆湾区基本还在邓仲和的控制之下。瞧这个情形,邓仲和这是和徐文浩“联盟”了。
首节 上一节 697/19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入局:升迁秘事

下一篇:官场迷情(书生雄鹰)

推荐阅读